【藏族木碗】|爱如情人;贵如牦牛!
吐蕃赞普喝茶治病的传说和史料中关于吐蕃赞普对茶叶如数家珍的故事,让我们把茶叶传入西藏的历史认知,一度定位在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
然而,2005年的一天,一辆重型卡车在阿里噶尔县门土乡古如江寺陷入一个巨大地坑,继而发现了一座象雄古墓。
在墓葬中,除了有青铜器、陶器、金面具、丝绸和木器出土以外,还发现了茶叶残留。
经过鉴定,并确认:茶叶在1800年前,就经过汉代丝绸之路由西域进入西藏阿里。
这说明藏民族饮茶的历史比我们之前认知的更加悠久,可见这个民族对饮茶的热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然,喝茶的茶具对于每一个藏族人,也随之变得异常重要。
其中,木碗尤显可贵和可爱。
“丢也丢不下,
带也带不走。
情人要是木碗该多好,
揣在怀里不分离!”
这样一首情歌,既表现了热恋中年轻人的纠结,又将藏族和木碗的深厚感情表达得地道而生动。
一般藏族人家,人各一碗,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妻均不共碗,外出也不忘用绸布包裹,揣在怀里。
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可谓形影不离。
即便人去世了,也要用自己的木碗乘上茶酒进行供奉。
在过去西藏社会,上至贵族和僧人,下至乞丐和说唱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爱的木碗。
一个木碗,根据材质和花纹不同,分不同的价值等级。
在经济价值上,最名贵的一个木碗可以换得十头牦牛,中档的也可以换来两三只绵羊。
当然,贵在与己常相伴随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藏族愿意用木碗来比喻自己心爱的情人!
在藏民族心目中,木碗的可贵之处和可爱之理,可见一斑!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资料来源:
《藏地风俗》|廖东凡
《汉藏史集》|达仓宗巴·班觉桑布 著 陈庆英 译
文字|达叔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欢迎您关注【小话 · TIBET】
点击文顶“小话TIBET”,就可以订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