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池灏|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全国雕塑艺术家的心。由于疫情也影响了2020年度全国高校的教学计划,艺术教学也由现场教学改为云端授课。四月起雕塑头条将用若干期介绍各大美院、艺术院校雕塑系老师们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可介绍云端教学成果。本期介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池灏
艺术家介绍
CHI HAO
——————————————
池 灏
199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学士
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
1991年在山东艺术学院工作至今
现为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雕塑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山东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与时间静处——我的创作简述
文/ 池灏
作为雕塑艺术的从业者,我一直做着顺应专业要求的工作,立足传承和契合,自然而然的表达。雕塑在视觉上是独立的完整的,一个有着自己规则和准则的艺术形式。不同于拓展雕塑概念外延的探索,我对在界定内的形式、表现、色彩和语言兴趣更多。雕塑自由的物态存在方式与强限定制作过程要求,尽在方寸之间做道场,通过平衡推敲尽显张力。也正是这种冗长单一的工作操作形式,让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进自己作品不同以往表现方式的状态中。
“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的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因为艺术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1]艺术家所看见的生活,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现实生活。因为艺术家能感受到事物外表下内在的所属,看到的是与他心灵相通的内部,自然界里所存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所有的艺术规律研究都是一个精神运作的结果。人的精神在自然界活动的时候,所看到和选取的都是精神显示的意义和内涵。选取和使用的过程指向了艺术家的意图,是他们内心的反映。艺术家用独特视角观察世界的结果最终是以作品的形式呈现的。在我的系列作品中,通过对生活的观看方式,在作品上展示一种平静地自我投射。追求稳定、均衡、和谐的布局,少用冲突、运动、戏剧性的元素,搭建心理平实建筑。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国内雕塑教育呆在象牙塔里还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时候,很幸运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雕塑如影随形的伴随成长。后来在专业学院的学习经历使我对泥塑表现有强烈的依赖感,虽然制作过程繁琐而耗费体力,但泥塑的便于修改易于表达一直是我主要的制作支撑,是达成艺术家手工直接参与复杂的媒介把握真实情感的最佳方式。用制作具象物质作品的方式传达对抽象物质生活的理解,使我在过程中得到满足。耗费耐心的手工参与在满足了视觉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精神要求。美国雕塑家威廉.塔克先生在《雕塑的语言》说“意图和执行之间存在一条鸿沟”[2]需要更多的毅力和娴熟的技术实现。
快乐旋转
110×50×50cm 铸铜 2009年
作品《假日》原本由右边的女孩与男朋友的摄影互动组成,尺寸比现实人物略大,女孩的衣纹细节处理在传统雕塑语言中运用了部分真实材料的加入,当时想增强和丰富传统手法的表现力度,在谨慎的添加中找寻某种契合点以便不打扰本体的语言表述。在保持架上雕塑特点同时,合适的尺寸使之与现成物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展示。后来男性摄影者的存在使得形式太过直白而修改添加成一个女孩,替换掉了男性人物,语言变得纯粹了许多,使得观者由旁观变成了对视,多了一层身份转换。这件作品完成了我在作品尺寸与室内展厅空间比例的一次尝试,也奠定了丰富语言表达方面的实践基础。之后又完成了三件尺寸在230-180之间的作品。
假日
180×150×150cm 铸铜 2011年
女性在我的作品中出现的居多,女性形象带来更多的内敛呈现,所有模特原型的气息都是我需要的,不单单是寻求体态的独特美,更是我想表达一种情感。我的模特大部分是亲人、同事的孩子、朋友,所有人都真实存在,我了解她们,能表现出她们的性格和情感。一般不会照着真人创作,更多的是特征吸引。我不想每个人的气质一样,但如果仔细看过我的作品,所有模特的表情是很平静温和的。她们像是观者生活中随时会遇到的人、遇到的场景或每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重复,存在于某个路过的成长点,时空的转换,被物化的纪录在这里,时间无形,只呈现发生。作品《飞鸟》源于一个偶发状态,无关情节、无关事件。小姑娘是朋友的女儿,身体信息自带一种吸引我的不同,这个独自玩耍的瞬间,只是在一个合适的空间发生了一个恰当的心理情景。
我的作品一直使用色彩装饰。以雕塑为载体,在雕塑上绘画。依据形状特点选择色彩继续创作,色彩受形状和手法的制约,也会弥补造型上的不足,涂上色彩后的作品在视觉和心理上变成一种新的东西。颜色像一种工具,我使用色彩的要求是:增强作品的一种温度和具象特有亲和感,但也会刻意拉开一种心理距离。早期作品的色彩使用会强调寓意,突出视觉冲击。随着年龄的改变,颜色的使用日趋平和。借鉴传统壁画被时间包裹的感受,降低色彩纯度,使之处于该有的存在。
我所做的作品不能算是独立意义的场景雕塑,它们需要展出空间的参与会有一个氛围还原。题材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把源于生活的瞬间直观的反映在作品里,让艺术回归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春暖花开》和《陌上花开》表达了这份关注。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原因,经常会在公共场所的逗留。广场、车站、餐厅、行人,沉浸在里面,能敏锐地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的状态、感动和细节。由每个家庭构筑成了充满生命的社会场景,鲜活生命的气息包裹着每一个人,经常会有动人心性的画面,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时间出现了形状,而生命构建了这个形状。通过作品,艺术忠实于生命特征,通过艺术向人们揭示人所存在的意义。在生活的题材里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越来越平静,生命规律的瞬间更能成为永恒。
罗丹把自己艺术和艺术的追随者比喻为“好像化石动物那样邈远古老;试想一头太古的巨兽或者是一头恐龙在巴黎街道上散步吧——这就是我们在现代人心目中所能产生的印象。”[3]艺术所要表现的是精神的无限性超过了感性的形式,显示精神的光辉。其实不一样的作品在反复不停的比较阐述时,互为作用,又何尝不是对艺术作品提出了最本质的诘问,为艺术提供更多发展可能。让艺术成为艺术,与时间静处,使作品更具责任。
春暖花开
180×80×60cm 铸铜 2013年
[1][法]罗丹(Auguste Rodin)口述、葛塞尔(Paul Gsell)记:《罗丹艺术论》,沈琪译、吴作人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5月, P10
[2][美]威廉.塔克:《雕塑的语言》,徐升译、张一琳琳校,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年1月 P69
[3][法]罗丹(Auguste Rodin)口述、葛塞尔(Paul Gsell)记:《罗丹艺术论》,沈琪译、吴作人校,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5月 P69
惊蛰
110×60×40.4cm 铸铝 2009年
夏至
110×60×40.4cm 铸铝 2009年
秋分
110×60×40.4cm 铸铝 2009年
大寒
110×60×40.4cm 铸铝 2009年
舞之蹈之
150×80×40cm 铸铜、不锈钢 2017年
扁鹊
120×40×40cm 铸铜 2017年
邹衍吹律
120×40×30cm 铸铜 2008年
The Bridge(艺术家Tim合作)
130×180×40cm 铸铜与桉树 2016年
猴
50×18×18cm 铸铜、木 2016年
向日葵系列之一
30×30×30 陶 2010年
城市森林
120×50×40cm 陶 2001年
谈
20×20×15cm 陶 2001年
正午
120×70cm 铸铜 2009年
解
120×140×60cm 铸铜 2002年
一代梅痴——于希宁
180×50×60cm 铸铜 2012年
王尽美与邓恩铭
230×280×120cm 铸铜 2013年
红嫂
60×140×50cm 铸铜 2015年
主要参展:
2019年《陌上花开》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8年《春暖花开》参加“能量——改革开放40年山东美术发展成果展”
2017年《春暖花开》获泰山文艺奖 二等奖
2016年《春暖花开》参加文化部主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桥》(与南澳艺术家合作)参加纪念山东省与南澳结好30周年作品巡展暨SALA南澳视觉艺术节作品展并被南澳州政府永久收藏;《远方》 参加“历史与传承”意大利佛罗伦萨中意雕塑家邀请展(意大利中意当代艺术协会和意大利佛罗伦萨慈悲博物馆主办)
2015年《春暖花开》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2014年《春暖花开》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春暖花开》获艺术齐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山东作品展 优秀创作奖
2013年《假日》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假日》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山东预选展金奖,并被山东美术馆收藏;《王尽美与邓恩铭》入选山东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王尽美与邓恩铭》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并被山东美术馆收藏
2012年《快乐旋转》山东美术作品展 银奖
2010年《乱花渐欲迷人眼》获庆祝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山东百名女画家作品展一等奖
2009年《惊蛰》获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沈柔坚艺术奖;《快乐旋转》获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 优秀作品奖;《希望之星》获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 三等奖
2006年《支撑》参加第二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
2004年《解》参加建设部、文化部联合组织的“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
2002年《解》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
1999年集体创作《抗洪英雄领》获建国50周年省美展一等奖 并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