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验,老先生一点就透!
1968年,何绍奇有幸在北京拜访了同乡前辈蒲辅周先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蒲辅周谈兴颇浓,他一边吸着叶子烟,一边与何绍奇论医。蒲辅周的这次谈话,影响了何绍奇一生。何绍奇就记忆所及,追写出当年谈话的内容,浑金朴玉,以公同好,是为记。
伤寒 温病
伤寒本寒而标热,故治用辛温,汗出热去;温病本热而标寒,故清热必兼透达。
外感病重在辨表里寒热,内伤病重在辨虚实阴阳。
张菊人先生改银翘散为银翘汤,说北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炉火不熄,如此则寒郁于外,热固于中,银翘散中辛温的荆芥、升提的桔梗皆非其宜,当去之,加黄芩、瓜蒌。蒲辅周说:“此固一说也,但不可视为定例。”
蒲辅周用银翘散治风温初起,无汗畏风者,怕透达之力不足,还要加葱白。葱白辛润,表解热透,汗而不伤,和麻、桂、羌、防不同。蒲辅周一般不用苦寒药,用白虎汤亦嫌早,常用鲜芦根、鲜竹叶,衄者再加白茅根,此名“三鲜汤”。
沈钧儒先生的公子,感冒发热,午后为甚,倦怠,纳少,口淡,尿少,自服银翘散,药后热不退,反增便溏。外感当分六淫,当辨何邪而区别治之。区区感冒也不是只分风寒、风热那么简单。此乃阳气不足之体,感受寒湿,湿为阴邪,治当芳香淡渗,间可用刚,凉药伤中阳,湿就更难化了。
蒲辅周用平陈汤合三仁汤,两剂,即汗出、尿畅、热退。湿温或温邪夹湿,最容易见到湿热郁遏,阳气不能通达。徒清热而热不去,湿留之故也。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常用芦根、通草、薏米、茯苓皮、滑石、竹叶。通阳不在温,是因为湿热混在一起,热在湿中,故与杂病不同,不能用温药如桂枝、肉桂、大茴香通阳,小便利,则湿去热孤。利小便的药味淡,所以蒲辅周把它概括为“淡以通阳”四个字。
表未解,未可攻里。即使表已解,热邪入里当清,苦寒药也不要过量。阳气不足之体,宁可再剂,不用重剂,否则,热中未已,寒中又起,粗工之用药也。不能看“炎”字两个“火”,就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辨证论治的真谛是什么?是“一人一方”,病同,其证也同,也未必用同样的方药,还要根据体质、时令、地域、强弱、男女而仔细斟酌,不要执死方治活人。
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才是发汗峻剂,大青龙汤的麻黄是麻黄汤的一倍。石膏用量也不宜过重。药罐子有多大?那么多量怎么煎?有人动辄就用今制“半斤、一斤”。再说,是药总有利弊,不能只看到石膏清热之力,而不怕它伤阳损胃。
热邪与燥屎相合,不得已而有承气之设,仲景先生于此谆谆告诫:一服利,止后服,得下余勿服。一次会诊,一小儿食滞,发热,已经用过许多抗生素无效,不食,腹胀,但鼻准光亮,一医主张用大承气汤。
蒲辅周说脾虚之质,鼻准光,必自利,不必用下,不妨消导。但他医坚持,正在讨论时,护士来报,患儿拉稀便了。
王清任一生苦苦探索医学真谛,其精神可敬。他的活血化瘀方,如血府逐瘀汤,果是气滞血瘀用之多效。但强调气血,便将七情六淫一概抹杀,就未必得当。其方有有效者,也有不效者,未如所言之神。例如说通窍活血汤可治十年、廿年紫脸印,多少服可见效,实际用之无效。
曾见有人久病恶寒,人着单,彼着夹,人着棉,彼衣裘,冬天生着火炉,犹自呼冷,此真阳虚也。可考虑用玉屏风散,加附、姜、枣,剂量不必太重,阳气复振,营卫和谐,或可见效。
有人三天两头感冒,前人称为数伤风,可用玉屏风散,营卫不调者合桂枝汤。辛温峻汗,表阳愈伤,病愈不解。苦寒则伤中阳,脾胃一倒,病变蜂起。
肾盂肾炎,临床颇常见,因其尿频、尿急,蒲辅周常用五苓散合二妙汤,加大茴香一个,琥珀五分,以解膀胱之困,肉桂只用三五分而不宜多。
本文摘自《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蒲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