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取舍思维”
投行人的心智模式之“取舍思维” (作者:沈春晖)
所谓心智模式是一种底层的“元认知”。投行人所必备的心智模式包括概率思维、取舍思维、富足思维和头部思维。本文讨论取舍思维。
从机会成本理解取舍思维
很多做投行的人是文科出生。文科生的思维,容易有两大缺陷。其一,不相信数据,不按概率行事;第二,容易相信有一个单向的最好选择,不理解背后的代价。后面一个缺陷容易导致他们喜欢下意识的批判外界事物,用单一标准看世界。在他们看来,事物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是这样的结果,肯定是那样的原因。
与之相反,也有另外一种心智成熟的人,懂得不能局限在某一个维度去看问题,也越来越理解,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评价标准更不是只有一个。
这种思维模式,我将之命名为取舍思维。英文里也有一个形神兼备的词可用作解释:Trade 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必须愿意牺牲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
这种思维模式的根子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观念。经济学本质上是研究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它涉及不断地权衡取舍。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所要付出的最大代价,是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其在本质上就是要人认识到,任何一个选择的背后都要付出代价。
《魔鬼经济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DDT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有利于农业,但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因为它杀灭了大量的昆虫,甚至是鸟类。环保主义者出版了一本叫《寂静的春天》的书,意思是再也听不见虫鸣鸟叫了。这么煽情的书当然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很多人对环境崩溃的恐慌。美国政府不得已,只好宣布全面禁用DDT。后来,这股风潮刮到了全世界,DDT被全面禁用。环保可能是有好处,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在全面禁用DDT年里,光非洲大陆因此而死亡的人就有2000万,因为DDT原本对疟疾是有抑制作用的。例如,仅在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中,就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也就是说,禁用DDT,对于医疗保健与卫生环境好的美国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对落后地区可能就是灾难了。2006年,非洲疟疾高发地区恢复使用DDT。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绝对好的、绝对坏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顾代价去追求的。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代价,然后用精密的计算去分析,用理性去权衡,最后找到一个均衡点。其实,我们熟悉的北京的雾霾治理也是一样。雾霾来自散煤燃烧,但在经济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完全牺牲河北农民的温暖来保证北京的蓝天。我们必须用取舍思维来看待污染问题。因为这往往不是一方污染另外一方的问题,而是双方或者多方在争用一种稀缺资源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取得一个平衡。
世界上很少有事情会是“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所谓“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情况下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正因为此,所以更多的时候是考虑“权衡”,而非简单判断“对错”。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个人理解,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小孩子只会谈论对错,大人更应该权衡利弊。
总体上讲,取舍思维就是要我们理解任何选择必有代价。不预设简单的立场,拒绝非黑即白的判断。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只有复杂能够应对复杂。这样,解决问题的思维就不再是简单的对错思维。所有大的事情、值得讨论的问题、重要的政策选择,其实都无绝对的对错,只能反复权衡利弊,细致分析对不同主体的影响。
我们在做投行业务,在分析复杂商业社会的经济现象,在给出解决方案时,就必须秉承这样的思维方式。
从追求完美到接受次优
大到面对宏观政策和制度安排,小到某一项具体业务,我们需要学会接受次优。这也许是一种不尽完美的状态,但是一种完成的状态,一种愿意正视不足,愿意接受批评,愿意不断改进的状态。
为什么呢。其一是因为取舍思维告诉我们凡是选择选择均有代价,没有不计成本的完美状态。
其二是因为从传统经济学到行为经济学,主流经济理论也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经济决策正在从追求完美走向接受次优。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提出的“非理性经济人”是真实的人,是现实中的我们,会犯错误,存在偏见,可能做出非理性选择。在“非理性经济人”假设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在一起,充分理解人的复杂性,敬畏人的多样性,直面人性的不足和缺陷。从根本上讲,一个良好的金融制度无论设计还是运行都需要包容人类的差异、接纳人性的所有美好与不足。
总之,人只能在资源本身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同时人类认识能力又是有局限和缺陷的,这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自我决策时,要学会接受次优。
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现象、碎片化的信息、往往极端但却容易被喝彩的评论时,我们可以安住自己的心,管理好自己的念头,避免轻易被感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被诱导,甚至轻易被利用。
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获得的可能是片面、误导、或者别人想让你知道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下判断,不能简单的认同或者否定。我们可以延迟判断,忍住第一反应,期待第二反应。随着信息会更全面的浮现,我们就可以按照取舍思维,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用系统思维方式思考
取舍思维也是一种系统思维的思考方式。与系统思维相对的,是“线性思维”。所谓线性思维,就是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既然这有这么一个结果,就一定有一个原因,只要解决了原因就能解决问题。线性思维相当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但实际上,要素,只是系统中看得见的东西;关系,才是系统中看不见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看到要素,还要看到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这些关系背后的规律,这就是“全局之眼”。所谓系统思维,就是要学习用关联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培养全局性看问题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关联地(二维)、整体地(三维)、动态地(四维)看待事物的能力,他就真正拥有了全局之眼,就能够更好的分析与解决系统问题。
如果没有系统思维方式,那么人的脑海中就只有简单、单向的因果论:你只要做好A,就能得到B。同时,也有人甚至把相关关系理解成因果关系。A先出现B后出现,则认为A是B的原因。还有一些人,因果论进一步退化为经验论:别人就是这么做成功的,我也要这么做。最差劲的一种人,则连思考都放弃了,把经验论继续退化为”乱拳论”:我什么都不信,只信自己通过尝试、犯错得来的教训,乱拳打死师傅。乱拳论,会让人失败在不必要的地方;经验论,会让小马不敢过河,不敢轻易尝试;因果论,会让人忽视世界的复杂性。越是高速变化的世界,经验失效,万物归本,越是要明白世界复杂,忌简单思维,越是要训练系统性思维,拥有全局之眼。
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运作”,都不会在你眼前发生。简单化的陈述,特别是通过夸大、扭曲、忽略关键事实,以煽起你的恐惧、愤怒和厌恶情緒的一定要警惕。我们必须放下非黑即白的行为习惯,理性的拥抱整个世界。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投行业务中,我们必须抛弃两个不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个不好的思维习惯是阴谋论。阴谋论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思维方式。正如哲学家卡尔 · 波普尔说的:“认为世界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应该有人为此负责。这是什么?这就是阴谋论。”阴谋论其实是在根本上不能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不理解随机的含义。《爆烈》里反复论述了世界的不对称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确实,我们眼前这个世界,往往只有必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
第二个不好的思维习惯是只做批评者。批评容易,寻求共识很难,做建设者更难。中国有句话叫“不破不立”。对个人认为,对于做事的人来说,也许更正确的次序是“不立不破”。如果你没有一个建设性的更优选择,就不要随便批判现有的方案。现状总是会有问题,但是现状往往也是各种问题的最优解。所以,先接受约束条件,先做事情,“立”起点什么,新的东西做出来了,“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作为建设者,一定要寻找共识。寻找共识不是放弃原则,因为没有不复杂的事。寻找共识的路上永远会有不同看法在对峙,但不要卡在对峙上。
不相信阴谋论和“先立再破”的思维习惯在我们的投行业务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没有这两点,很难成为一个理性成熟的投行专业人士。
【重点提示】
机会成本是做出一种选择所要付出的最大代价,是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取舍思维就是要我们理解任何选择必有代价。
有了取舍思维,就能让我们不预设简单的立场,拒绝非黑即白的判断,不轻信阴谋论,做寻求共识者和建设者。解决问题是不再是简单的对错思维,必须反复权衡利弊,细致分析对不同主体的影响。
我们看待世界和方案决策时,要学会接受次优,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进一步阅读】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魔鬼经济学2: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魔鬼经济学4:用“有色眼镜”看清世界》,列维特,都伯纳,汤珑等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6月。
《爆烈: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原则》,伊藤穰一,杰夫·豪,张培等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保罗·海恩等,史晨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9月。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塞勒,王晋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
关于投行人所必备的心智模式(概率思维、取舍思维、富足思维和头部思维)的完整内容可以参见沈春晖所著《投行十讲》。
作者沈春晖,红塔证券分管投资银行业务的副总裁,我国首批注册的保荐代表人,“春晖投行在线”网站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