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相差16岁的女人
这一年,一个21岁的女孩正在为自己即将举行的婚礼忙碌着。
婚礼之前,她来到英国议会大厅表达她对大清国的看法,她认为英国应当与大清国开战。说完之后,她回家继续筹备自己的婚礼。
几周之后,她头戴白纱,穿着用中国锦缎制成的白色礼服举行了婚礼,一身纯白惊艳全场,引领了延续到今天的的白色婚纱潮流。
在她婚后蜜月之中,英国下议院以九票之差通过了对华战争的提案。这一年是1840年,这个新婚不久的女孩叫维多利亚,在结婚之前,她刚当上英国女王。面对这场战争,她的“对家”是大清国58岁的道光皇帝与55岁的钦差大臣林则徐。
1840年的英国是啥样的呢?
1840年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林立,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了最早的“世界工厂”。当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钢铁都是英国生产的,英国的进出口贸易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以上,1840年的英国首都伦敦也是世界金融和贸易中心。
1840年的大清国是啥样的呢?
1840年的大清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出门主要靠腿,干活主要靠手,收成主要靠天。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早先送给大清国的蒸汽机和榴弹炮一直锁在皇家库房里落满了灰尘。
两个如此差别的国度,找不到相互理解的方式,双方唯一能找到的共同点就是打一架。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实在找不到共同点的时候,就只剩下动手了。
当不具备出洋作战功能,也没有海战经验,只能近海巡逻的清军水师对阵英国大型风帆战舰与武装蒸汽机轮船的时候,双方在装备上的代差是十分明显的。不仅是双方的火炮射程相差一倍,英军步兵的燧发枪和击发枪射程也是清军“鸟铳”射程的一倍。
很多人提起这场战争时,重点都会放在双方武器的不对等。其实,即使双方的武器装备一样,这场战争的结果也不会改变。
战争初期,开往中国的英军海陆总兵力有7000多人,战争期间英国不断增兵最高达到过20000人,清军投入战争的兵力大约在100000人左右;清军作战兵力是英军的5倍,但是在大多数战场上英军都能以多打少,交战中,清军人数很少有超过英军的时候。由此看来,是清军的机制出了致命的问题,换什么样的武器也是白搭。
20年之后,42岁的维多利亚和26岁的慈禧在同一年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和大清的咸丰皇帝都是1861年病死的,维多利亚和慈禧在这一年都成了寡妇。
丧夫之后维多利亚陷入忧郁,她离开伦敦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偶尔公开露面也是一副寡妇打扮。
在英女王隐居期间,英国议会也更加地充分发挥了其治国的作用,英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英国人开始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伦敦街头的夜晚点亮白炽灯,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以及英国对儿童进行免费教育等都是维多利亚在位期间实现的。这些发展的成绩主要归功于英国的科技进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维多利亚恪守君主立宪的本分,正是由于她什么也不做,因此成就了一个时代。
慈禧失去丈夫之后,迅速发动政变,走上了独揽大权执掌王朝的生涯,大清也踏上一个接一个的断崖。
慈禧与维多利亚,两人虽然身处同一个时期,但是彼此的环境让她们两人无法用同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她们的见识和认知也反映了东西方两个国度的差距。
1896年,李鸿章访问英国,他见到了维多利亚。
李鸿章站在英国女王面前时,是一个不卑不亢的绅士;很难猜测当时73岁的李鸿章有何感想,不知在他的心里是如何比较慈禧与维多利亚呢。
其实,这两个相差16岁的女人,她们之间最大不同就是身处的环境不同,即便在同一个世界,也是鸡同鸭讲,搁在今天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