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烂尾600年古城,凤阳人要用12.7亿来修

几个年轻人在南城门上游玩,南城门是后来修复的 。

由美国人拍摄的电影“The Year of Yao”《姚明的年代》,片尾竟然选用一段中国代表音乐《凤阳歌》!“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

凤阳为人所知的除了这段《凤阳歌》外,还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以及朱元璋和他的明中都皇城。

这座朱元璋建的烂尾600多年的古城,因保护的需要,眼下正计划投资12.7亿打造遗址公园。

贯穿600年的废都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

这是第三道城墙的遗迹。600年后依然能够感受到破落城墙的辉煌,可见当年中都皇城的气势。

1369年8月,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召集诸老臣,议论建都之地。他听了大臣们关于在长安、洛阳、汴梁、北平等地建都的意见后,认为“所言皆善,唯时不同耳”,自己提出“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朝臣很多是淮西人,都愿意衣锦还乡,“皆称善。”

南城门是前几年耗费大量经费修复起来的,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古城墙曾经多次坍塌。

1369年9月,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后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又因中都宫阙建在凤凰山之阳,故改作凤阳。

城墙底部的基石雕龙画凤,颇为精美。

明中都皇城的建设兴师动众,消耗巨大,建筑所用的木材,不仅“令天下名材至斯”,还派人到尚未归入图籍的附属国“求大木”。建筑墙体先用白玉石须弥座或条石作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城砖。而砌筑时则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甚至“用生铁溶灌”。所有的木构建筑“穷极侈丽”,画绣的彩绘鲜艳夺目,所有的石构建筑“华丽奇巧”,雕镌的图案精美绝伦。

古城遗址现场,可以看到雕刻精美的城墙基石。

短短6年时间,明中都差不多建成。明中都共有三道城墙,平面近方形。外城周长30多公里;二道城称禁垣,周长近8公里;内城称紫禁城,周长近4公里,近似方形,高有15米多,墙底宽有7米、顶宽6米多,总面积比北京故宫大12万平米。

中都皇城在抗战时期遭受日军炮火,损毁严重。

但最终朱元璋却建都南京,中都皇城半道失落充当陪都。中都虽遭遗弃,但却成了改建南京都城宫殿和营建北京都城的模板。半道中落的明中都,虽历经600多年沧桑,巍峨壮丽依旧,现存鼓楼台基、皇城午门台基、西华门台基、逾千米长的城墙和大量的遗迹。雕琢的精细痕迹依然可见一斑,有学者赞其为“东方巴比伦”。

中都皇城里的宫殿历经600多年后全部消失,而成为田地和百姓住家。

凤阳明中都皇城过去很长时间是一个被遗忘的废都,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也是直到1975年王剑英先生的专著出版后才真正发现其宝贵价值。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民曾三进四出

44岁的叶勇敢是古城里留守的居民之一,在古城里依然有十几亩地,而房屋已经拆迁。

深秋正午的太阳依然热辣辣的,有些烤人。叶勇敢蹲在院子里翻晒玉米,身后的住的则是他们用拆迁的材料搭建的简易房。

妻子在一旁刷碗,已经是中午12时,她依然没有做午饭。“这里还有十几亩地,安置房在新城区,距离这里有三四公里,没有办法,只能在这里凑合了。”叶勇敢在中都古城里土生土长,生活了半辈子,这里的城墙,这里的田地,再熟悉不过了。

“2012年因为古城要保护,建遗址公园,拆迁开始了。几年过去了,房子拆了,但地没有征,留守是没有办法。”

“在我的记忆中,我全家在这里就有五代了,这回是真的出去了。”80岁的叶学民独自一人蹲在自己的菜地里打理蔬菜。自拆迁开始后,叶学民就没有离开过古城,他原本打算将自己的老骨头“留”在古城里。

古城墙给每个生活在古城里的孩子们都留下美好的记忆 。

对叶学民老人来说,这座古城给了他太多的回忆,儿时爬城墙,还有日军的炮火,以及几度搬迁。

68岁的叶学富住在简陋的窝棚里,孙子们住在新城里,假日里过来看望留守的爷爷 。

在叶学富的记忆中,古城一直没有安定过,古城里的居民搬出搬进已经很多次,抗战时期因为日军轰炸,古城居民也曾整体搬迁。解放后古城一度计划做监狱,所有居民迁出,但后来计划放弃,居民又回来了。之后来又有一次动迁,加上这次,已经有“三进四出。”

中都古城的西门。

在古城,像叶学民这样的搬迁户还有500余户,他们中很多在搬迁后选择了原地盖简易房留守,不仅仅是因为有一片田地,还有对中都皇城的不舍。

12.7亿建遗址公园

南段城墙的缺口恢复工程进展缓慢,中都古城修复断断续续经历了十几年。

中都古城保护与开发一直没有停止过。早在2002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就对修复“明中都遗址公园”进行了审批。并曾于1999年和2008年两次,分别邀请专家编制相关保护规划。直到2011年12月,凤阳县投入2亿元,将古城民居进行整体搬迁,希望从建筑学角度和视觉效果上,对古城进行更深层的保护。

假日里,一家三口在古城上游览,现在修复的城墙和当年无法相比。

据凤阳县旅游部门介绍,该县将投资12.7亿,围绕明中都遗址,打造一个面积近400公顷,以明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遗址公园。

当地百姓世代居住在皇城里。

多年前,在古城居民搬迁问题上,学术界也产生过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在实地考察后曾提出申遗不必大动迁。刘庆柱认为中都古城内这十几年来皇城民房没怎么动,保护控制得很好、没有大的扩张,老百姓最多把一层楼变成了两层楼,院子扩大了一点,总户数没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考虑不必大动迁或不必全部动迁。除了一些要道上确实有碍观瞻少数几户可以搬迁,剩下来的将来房子外表改造一下,改造成乡土式样的,确实也不错。

古城的西门经过维修后,依然保持者当年的风貌。

当年的显赫皇宫里现在住着几户农民也挺有意思,可以表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苍凉意境。将来游客多了,看完皇城废墟后,也可以到这些农家里坐坐,喝点茶、聊聊天、休息一下,品味一下世事沧桑。

古城内孩子们放学后喜欢爬山城墙玩耍。

南城门是古城内居民进入现在凤阳现场的重要通道。

村民在城墙下种菜。

南城门城墙的厚度有数十米,颇为壮观。

2012年4月,安徽省文物管理局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的一部分。目前,6省的8座城墙:南京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临海台州府城墙、寿县城墙、兴城城墙、凤阳明中都城墙,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具备冲刺世遗的资格。

站在中都皇城上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钟鼓楼,现在的凤阳县城位置也是当年中都城的一部分。

2015年,随着河北正定、宣化,以及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福建长汀加入,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呈现“8+5”的捆绑模式。不过,最后冲刺,据说要等到201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