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第二季开播当晚点击量破6000万,爆款背后的文化自信与内容创新
文丨秋葵
编辑丨美圻
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解读:
12月10日,《吐槽大会》第二季正式回归,开播当晚播放量就破6000万,2小时就攀升综艺话题榜第一。
时隔一年,还是熟悉的配方,内容却更具新意。在保留第一季“吐槽”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表达方式更优化,笑点更密集、观点更犀利。在引领全民“吐槽”这种解压方式的同时,也在用“吐真”内核传递正向价值观。
一袭黄色蝴蝶连衣裙,不停说着“不叫我公主我不出场”的伊能静,一出场就遭到众人Diss。昔日性感又不失优雅的女神,这次却画风突变。
“为什么你可以怼我,我不可以怼你,这是什么道理?”和嘉宾怼得不亦乐乎的伊能静,周身都散发着霸气的女王气质,这种直率的性格不仅让她最真实的一面展露无疑,也让人看到了她的机智和幽默。
12月10日腾讯视频上线开播的《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就用伊能静Hold住全场,继续把明星拉下神坛。
在这个娱乐大时代,不吐槽别人和不被别人吐槽的人,几乎不存在。腾讯视频《吐槽大会》第一季的火爆不仅带火了喜剧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更捧红了李诞和池子两位综艺新秀。如今,《吐槽大会》第二季在延续第一季幽默犀利的同时,也在解放思想,继续制造着语言狂欢。
把网络时代特有的“吐槽文化”写成段子,根据发言嘉宾的个人风格进行深度创作,抓住主咖及嘉宾的几个吐槽点,由嘉宾、主咖轮流互怼揭短,平均19秒抖一个包袱,《吐槽大会》第二季再掀脱口秀网综热潮。这种火爆又不失深刻,犀利又不失优雅的“互怼”和“自嘲”,开创了一种流行的全民解压方式,传递着包容、多元和正向的价值观。
平均19秒抖一个包袱
当“老少女”伊能静遇到“著名母亲”胡可,当曾经的“综艺一哥”吴宗宪遇上内陆老牌主持戴军,公主病、缺少代表作、和周杰伦的决裂以及万年不变的《阿莲》……每个嘉宾最具代表性的“槽点”都被挑出来了,毫无保留呈现在观众面前。连久经沙场的综艺大哥吴宗宪,一上台都大叫:“这个节目太恐怖啦。”
刚刚上线的《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明星嘉宾就在节目中呈现出了十分精彩的吐槽对决,每位嘉宾层出不穷的段子和妙语连珠的吐槽,不负19秒一个笑点的盛名。这些平常或优雅或严肃或知性的艺人,在喜剧脱口秀的舞台上面对口才与风度的双重考验,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昨晚开播的首期内容看,依旧是以风趣的吐槽为切入点,每一期节目邀请一位话题名人,让他们接受吐槽和自嘲,并从他人对自己的点评中反思自我。全程毫无尿点,内容连贯流畅,笑点频频,每个段子都极具新意。
“其实都没有什么恶意,也没有什么流行,就是大家笑得出来,开心就好。”张绍刚,这位被李晨戏称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怼过张绍刚”的主持人,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被怼成了流行趋势。对于第二季,张绍刚爆料,为了保持19秒一个笑点的神话,团队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努力。
这种对于笑点神话的执着和苛刻,在第一期节目里有了明显体现,伊能静“装嫩”、“整容”、“夫妻不恩爱”等各种辛辣问题,蔡国庆、戴军万年不变的代表曲,吴宗宪看走眼过早卖掉了公司和周杰伦,都被嘉宾信手拈来,段子与幽默感提升了不少,嘉宾们吐槽起来更顺畅也更贴近人物,频频戳中大家笑点。
事实上,除了段子和笑点的升级,第二季中,除固有的明星嘉宾外,主咖和副咖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主咖圈层的扩展,不再局限于传统演艺明星,会拓展到体育界、音乐界、网红界等更为广阔的社会各界。接下来,应该还会有国足队员加入吐槽大军,带来的化学反应会更强烈。
优雅的吐槽,巧妙的调侃
渐入佳境的《吐槽大会》给了观众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明星的机会。以往,明星都是高高在上接受大众的崇拜,而它却将明星推上“吐槽台”,接受嘉宾和网友的吐槽和调侃。这种颠覆式的价值表现,让看惯了“互捧”明星访谈类节目的观众,简直看见了一片新天地。
时代在变,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明星与粉丝的距离,五花八门的挑战类真人秀,让明星跳出了以往被重重保护的状态,展现出更生活化的一面。有些明星甚至变成了段子手,时不时自曝其短,幽上自己一默,人气反而更高。用《吐槽大会》嘉宾蔡国庆的话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转化”。
不过,《吐槽大会》给明星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更大的挑战,这是多数明星都没经历过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要直面别人的吐槽,还要说些自嘲的段子。自己怼自己,其实挺难的。”不过,真正来到节目中,这种幽默和坦诚让蔡国庆等嘉宾很快适应并开始享受了。
其实,这种吐槽就类似相声里逗哏对捧哏的一种善意调侃,明星被不伤大雅地冒犯,也能让观众在内心获得愉悦,而且,《吐槽大会》里的“冒犯”是巧妙的。第二季第一期节目中,因感性、直爽遭到部分网友质疑的伊能静毫不示弱,宣称“这就是我,我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张绍刚隔空对话老搭档撒贝宁,称自己“为了不被撒贝宁顶替,摔折了腿上位”。这些看似毒舌火辣,却不逾底线,反倒是对外界质疑的一种调侃和回应,一箭双雕。
无论是副咖蔡国庆、吴宗宪、胡可、戴军等人,还是主咖伊能静,双方的吐槽有所节制却不失幽默。被数落的明星嘉宾尽管有些窘态,但气氛相当欢乐,而且他们还有机会最后挨个回击,就像伊能静主动出击,“质疑”胡可与沙溢在镜头前“表演”恩爱,机智吐槽赢得全场爆笑,手法语言非常巧妙,丝毫不会气急败坏。
如何在“纯幽默式吐槽”跟“冒犯”之间把握好一个平衡,对主创和制作团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二季中的“槽点”明显更犀利巧妙,但都是在嘉宾的舒适范围之内。每期节目的前期创作其实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找到每位嘉宾身上的特性槽点、讨论舒适范围以及反复修改演讲稿。每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吐槽背后,其实是量体裁衣式的创作和打磨。
爆款背后的文化自信与创新
无论是创意、模式、嘉宾、段子还是技巧、搭配等等,《吐槽大会》确实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追随者众。一档网综不到两季就呈现爆款气质,《吐槽大会》成功的背后,还是得益于对流行文化的把握和创新。
《吐槽大会》第一季代表着Stand-up Comedy在国内的兴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吐槽大会》将这种在中国还比较新兴的文化,结合中国观众的文化和语言习惯进行本土化改造,传输给年轻人,并借由他们带向了更广阔的群体。
而《吐槽大会》之所以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与时下流行的“自黑”、“吐槽”和“幽默”的标签息息相关。比起说教模式和心灵鸡汤,《吐槽大会》这种“自嘲”模式更受年轻人喜爱。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节目正在把Stand-up Comedy这种新的喜剧思维和文化模式更深地根植在中国现代飞速发展的土壤中,让这种模式更适合中国年轻人口味并日趋成熟。
当下的中国年轻人,自信并且充满闯劲,但也背负着比父辈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吐槽大会》在话题上更倾向当下最火、热议度最高的话题,引领年轻观众热衷表达观点,勇于自嘲,解剖自己最真实最“丑”的一面,在坦然嬉笑中,其实也是对各种压力的一种良性释放。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吐槽大会》用年轻化的语态来包裹喜剧内核,这种文化创新既满足了喜剧综艺的刚需,又符合当下年轻人求新、求异的节目需求。其“吐真”的内核,继续向更多人传达节目的正向价值观。虽名为吐槽,气质却风趣而优雅,氛围轻松而别致,第二季再掀脱口秀网综热潮的同时,也在爆款网综节目内容及形式的探索,与观众建立新的价值连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原创声明:
1、文章为文娱价值官原创作品,转载开白请在后台发送“转载”查看转载规则;
2、文娱价值官读者俱乐部已经开通,请加微信:zhantailin4067,备注“加入社群”加入文娱价值官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