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花千树,人盘逢时开
杨少侯
中国太极拳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杨氏太极拳因拳式简练、沉稳舒展、适合社会各阶层健身的要求,成为深受群众喜爱、普及量较大的武术项目。目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杨氏太极拳,多为杨氏第三代宗师杨澄甫改造定型的传统大架,其拳式有85、115等,但基本不离定型之骨架。除此之外,还有杨氏中架、小架之分。杨氏小架是杨露禅先师经多年研究,综合引导术、按摩术、经络术,取太极之精华编制而成,演练起来“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通体贯穿,丝毫无间,非常之活泼,非常之小巧”(吴图南语)。杨氏小架侧重于技击实用,在小范围内流传,现存社会的各种杨氏小架主要为杨少侯所传。
张简
在杨少侯的诸多传人中,北京人张简(1906—1980)深受杨少侯喜爱,得杨少侯真传小架,在其留存的学拳笔记中记载:“师承杨少侯,授业于徐岱山”。张简先生功夫高深,但为人低调,不善张扬,生前常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内练拳。20世纪70年代初张简先生感念丁宗正先生求学之诚心,才将此小架太极拳传于丁宗正先生,并告知:“授汝之太极拳为少侯所留传,此拳有天、地、人三盘,有道是'天盘为体,地盘为功,人盘为用',今授汝人盘,当珍惜!”
丁宗正
丁宗正先生(1930—2010),祖籍江苏淮安,幼时便随家人生活在山东省济南。高中毕业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卫生系。1951年转入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195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56年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从事体育教育直至退休。20世纪70年代初幸遇张简先生习得小架人盘太极拳后,遵照张简先生的遗愿,在教学之余刻苦钻研、悉心传授这套古朴老拳架。丁宗正先生从事体育教育多年,又有练习大架的基础,加之天资聪颖、学习刻苦、细心揣摩、潜心领悟,深得其中玄妙。在他年近八旬时,行拳走架,神形兼备,与人搭手,轻灵劲整,其神、其意、其形令人叫绝。丁宗正先生铭记师训,恪守传统,结合教学实践将此拳编写成讲义,在中央党校水利部分校和水电学院研究生部讲授此拳多年,将这濒临绝迹的古朴拳架传承下来。丁宗正先生为人忠厚,谦恭朴实,教授学生分文不取,为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晚年才开门收徒,且严格遵循师训,按照“十不传”的原则,谨慎收徒。机缘巧合,于宗正先生将小架人盘太极拳传授给济南的于学模先生。
于学模
于学模先生,1943年生人,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山东省老年体协太极拳专委会副主任,济南市武协等多家武术团体教练员、顾问、荣誉顾问,中国武协会员、考评员、段位指导员,中国武术七段。他自幼爱好武术,学过摔跤、练过八极,后来悉心练习螳螂拳。20世纪80年代初拜济南杨氏太极拳名师郝冠儒、郝明之父子为师,学习李雅轩所传传统老架115式太极拳,二十多年未曾间断。期间曾得到四川李雅轩弟子张义敬、陈龙骧、林墨根以及北京张永亮、孙德明、朱春煊、李和生、魏树人、韩秉维等名家指点。2000年幸遇丁宗正先生传授小架人盘太极拳后,经丁宗正先生耐心教授和个人刻苦练习,终有所获,先后荣获青岛国际太极拳邀请赛传统太极拳金牌、山东省武术比赛剑术一等奖、拳术二等奖、济南市第三届武林大会推手展演一等奖等,被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顾问或教练。先后在《全球功夫》《搏击》《武魂》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为抢救和传承濒临湮没的杨氏少侯小架太极拳,丁宗正先生去世后,他开门收徒义务授拳。目前在北京、上海,吉林、河北、广西、广州、湖南及省内多地市,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队伍,已成为当地太极拳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全国性和省市级武术赛事中,他和他的弟子将这一古朴拳架带入竞赛场时,引起广泛关注,并多次荣获拳械双金奖项。为保留和传承这一正脉传承、古朴典雅、濒临失传古老拳种,他及时整理制作了丁宗正先生的拳架光盘,补充整理了丁宗正先生的拳势书稿和口诀,并数次进京寻访张简先生后人,发掘幸存的部分拳谱及散手功法。
《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封面
丁宗正先生在世时就一直想将这套难得的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整理成册、公诸于世,无奈受疾病之扰,反复努力而未果。后来将其数年来整理尚不完整的拳式初稿交给于学模先生,并数次共同研究如何补充完善书稿。为完成丁宗正先生传承弘扬这一古朴拳架的生前嘱托,2020年12月,在丁宗正先生仙逝十周年之际,由于学模先生编著的《杨氏少侯小架人盘太极拳》一书,由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这套古朴典雅、濒临湮没的古老拳种的传承脉络、特点、体用双修的拳式拳理,以及作者本人的习拳经历和心得。书中不少拳式、口诀都是首次公布,同时从这套拳架中也能看到八卦太极拳、吴氏老架、吴图南所传小架、孙氏太极、形意拳、八卦掌等其它传统武术的痕迹。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门惠丰,上海体育大学教授邱丕湘,分别为之题词。当代诗人、作家、《武魂·武道》杂志副主编史文修,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鸳鸯门掌门人、武术八段姜周存,以及少侯小架传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侯瑜京,分别为之作序。此书的问世,抢救性保护了一个濒临湮没的古老珍贵拳种,对继承弘扬优秀太极拳文化和提高社会大众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