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腿浮肿20年,经方合方起沉疴
孟景春教授年幼时父母因病双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学医活人,18岁时师从民国中医学家丁甘仁弟子汤礼门先生学习中医,四年后即独立行医。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联合诊所,1955年被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选中入校学习,成为其第一批学生。1956年结业后因成绩优秀被留校担任《内经》教学工作。任教期间,除认真备课、授课外,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研习医理。80年代起从事养生康复学的研究。如今已年逾90高龄,孟教授每周还坚持3个半天的门诊。
两腿浮肿20年,经方合方起沉疴
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上午门诊,时间到了中午12:30时,所有就诊的患者已诊治完毕,正准备下班时,忽然在门外来了两人,一位是年届六旬的老人,另一位是30岁左右的男子。只见30岁左右的男子将手一摆说:“你们要下班了,求求你,我们是安徽来的,刚刚赶到,恳求你为老父看一下病。我们可是慕名来的。”再看那位老人也带着恳求的目光说:“谢谢您,念我们路远迢迢,我病已多年,到处求医,终无效果,有人介绍您的大名,特地前来的,现在已是下班时间了,麻烦为我们加一号罢!”听了他俩的解说,看了跟随我抄方的几位同学说:“我们就暂缓下班,为他诊治一下。”招呼他俩坐下,先询问他起病的时间和以往诊治的情况,他诉说了起病的经过,并拿出一大叠在各地医院的检查结果和治疗的中西药方。我再为他看舌苔诊脉。而后为他写了病历,开了处方。
李× ×,男,59岁,退休工人。
初诊:2011年4月14日。
主诉:两腿膝盖以下水肿近20年,其肿朝轻暮重,尤其至晚更为明显。脚冷,夜间小便略多(每晚2~3次),色清。平时易疲乏,纳谷欠佳,食后易于脘胀。面色萎黄,大便偏溏,日行1~2次。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缓。症属气虚,脾肾阳气式微,不能化湿。治拟益气温阳,健脾化湿。
处方:生黄芪30g 汉防己12g 生薏苡仁15g 益母草30g 焦白术10g 熟附子5g 茯苓皮12g 冬瓜皮30g 陈皮6g 鸡内金10g 炒谷芽20g 炒白芍10g (7剂)
并嘱平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肥腻;两腿宜保暖;不宜久站,最好平躺,两腿宜适当抬高,以利于下肢的血液回流。
二诊:2011年4月21日。
上方服用2剂后,左下肢浮肿已消,右下肢亦消大半。纳谷稍增,食后脘胀亦轻。方已中肯,原方加味继进。
原方加怀山药10g焦神曲15g。(14剂)
三诊:2011年5月5日。
两下肢浮肿已消,纳谷正常,大便亦调。
再以上方14剂量,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服10g,日服3次,以资巩固。
在三诊时,患者喜形于色,连声道谢,并送锦旗,上书“中医泰斗,今世华佗”。
同时还有感谢信,用大红纸书写着:
尊敬的孟景春教授及其学生们:
万分感谢你们为我解除了近20年来病魔的折磨和心里沉重的苦恼。
从1988年10月起,我的右腿开始浮肿,特别是在足踝部侧最为明显,起病后先后列省人民医院;北京中医院;济南世传老中医寺多家医院,花了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但疗效均不明显,心理压力极大,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拖了下来。
今年春节过后,忽然左腿也开始浮肿,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心急如焚的我,感到痛苦和绝望。正在危难之际,有朋友说,南京中医药大学有能医好你的医生,并讲那里是中医界藏龙卧虎之地,不妨前往一试。于是便去挂了号。当时挂了加号,走进诊室,见列一位鹤友董颜的老医生,我说明了求诊的意愿,特允许加号。并为我详细地诊治,开了处方,开了10多味中药。我拿了药,心想就十几味中草药就能治好我多年的顽疾?心里困惑,有些不乐,不想拿药。但是一想不能白来,试试罢。共7剂,才花了65元,于是提着不列10元的一副药,带着沮丧离开了。到家先服了一剂,感到两腿十分难受,酸软无力,并伴有刺痛,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奇迹出现了,左腿已几乎完全消肿,用手按也无印迹,右腿肿势亦减,经过两次诊治,走路已感轻快。感慨万千,难以表达。孟教授是神医,中医是国粹。在此表示寸心,并送锦旗一面。
扬子石油公司职工李××谨上
过了一周,在星期二的下午,没有门诊,几个随我抄方的学生,要我讲讲对李××的病因、病机和处方用药的意义。我听后没有直接解答他们的提问,我说:“得先问问你们,这个患者的下肢浮肿,如果请你们诊治,你们用什么方法?”
学生甲首先发言:“水肿的治法,按张仲景先师的治水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此人两下肢肿。属腰以下,利小便为主,可以用五苓散为主方。”
接着学生乙说:“以现在的医学观点,一般下肢水肿与心脏病有关,是否可以考虑从心脏病治疗。”学生丙说:“两腿浮肿,肯定与水湿停滞有关,可以用利湿消肿的五皮散。”我听了他们的一番议论,点点头说:
“你们所说,也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思路,还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我却没有采用这些方法,大家想一想是为什么?”我略停片刻说:“从他的主诉和多处多方治疗,肯定其中也有中医治疗,若中医治疗,你们所想的,我想这些方剂,可能都已用过了,所以我就不从这方面考虑了。
“首先从其病程来说已近20年之久,叶天士曾说过:‘久病多虚。’其病虚证可以确定无疑,但还需要知道其虚在何脏、何腑?从其腿肿的特点朝轻暮重来看,尤其至晚更为明显,更兼平时易疲乏,舌淡胖,边有齿印,其为气虚无疑。
“再次从其足冷,夜间小便多,且其色清,应为肾阳不足。肾阳虚不能化水为气,水湿属阴邪,且湿性趋下,故形成两腿浮肿。
“再从其纳谷欠佳,食后易胀满,面色萎黄,大便偏溏,其为脾阳不足,不能化湿,这也是形成水肿的因素之一。故而采取益气健脾,温补肾阳的原则,方用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防己黄芪汤以补气化湿,但该方中原有甘草之所以不用,以甘能助湿,故去之,而加健脾化湿的生薏苡仁;又因其肾阳不足,故用《伤寒论》中的真武汤。真武汤是温补肾阳的要方,以该方为主,健脾化湿为辅,对本证的脾肾阳虚症甚为合适,又以其消化不良,故加鸡内金、炒谷芽,又要加强利水化湿功能,故将真武汤中的茯苓改为茯苓皮,配以冬瓜皮、陈皮,取五皮散之意。
“方中特别宜注意的一味药就是益母草,一般都认为益母草为妇科中常用的一味调经活血药,用于水肿一般都不加注意,只有《新修本草》 载:‘捣汁服,主浮肿,下水。’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用于治疗水肿,其剂量不得少于30g,至于益母草利水之功,可能还与活血之功有关,古有云:‘水血同源。’其能活血,则亦有利水湿的流通和分利。”我说完后,又对同学说:“以上就是我对该病病机的分析和处方用药的意义所在,不知你们听清听懂没有?”同学们频频点头,都表示同意。最后我又补充一句话:“同学们还有一点必须记住的,凡是慢性病时间一长,其正气必虚,虽一时之症状消失,难免有复发之虞,故必须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扶正类药物,以增强其正气,才能杜绝其复发。这也是治疗慢性病的善后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