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莫建成先生《莲界清丽无暇图》 78x560cm4 2011年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品类,通常被认为是与“写意”相对立的。然而追溯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认识十分狭隘。

一般认为工笔画始于魏晋,隋唐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而通常认为的写意,大多是基于元代以后盛行的文人画而言的。我们追寻卷轴画的起源,往往就会想到战国帛画。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非衣》已具有高度成熟的绘画技巧。如果非要将它们按照工笔和写意来划分,它们也可被认为是早期的工笔画。

《龙凤人物图》 战国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古代绘画者多为工匠、艺人,跟后世文人作画不同。古代“工笔画”脱胎于建筑和工艺品,与建筑和工艺有着不解之缘。在西汉墓室墙壁上,以及出土的陪葬品中,我们能发现大量的壁画,绘于漆器、棺椁上的漆画,以及雕刻在墓室砖块上的图画。这些视觉图像,组成了唐宋以前的中国绘画史。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南朝画像砖

从这些中古时期的绘画来看,它们与后世人眼中的工笔画也有一定的区别。现在人们对工笔画的印象多是以宋画为标准,而且,总把工笔画和写意画作为一个对立面来看。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首先,“写意”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不同的意思与“工笔”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写意”的第一层意思是作为名词来解释,是一种创作技法,从这个层面上看,“写意”与“工笔”是截然不同;“写意”的第二层意思是做动词来理解,是一种艺术表现的观念,在这个层面上,“工笔”与“写意”是完全没有矛盾的。在传统绘画中,特别是在宋代之前,“写意”一直是作为第二种涵义出现,直到文人画出现,写意才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以至于这个词的概念经常容易被人混淆。从传统工笔画的经典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明确地看到,在传统工笔画中,工笔与写意是和谐统一的,是以“工笔”为手段,“写意”为目的,并且认为只有能“写意”的工笔画才是好的工笔画。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工笔画享受了两宋的辉煌后,经历了文人思潮的冲击,从此步履艰难。就一般卷轴画而言,工笔画被识为'匠气',画家因而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轻视,遭受冷落。但在民间绘画中:诸如年画、刺绣画屏、瓷器装饰上的工笔绘画,却依然有不少生机勃勃,生趣盎然的作品。整体而言,元明清三代,工笔画处于衰落阶段。

20世纪上半叶,刚刚结束了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中华民族又卷入民族危亡的滚滚历史风尘之中,新思潮拍岸而来,新文化运动的巨浪冲刷着儿千年的封建文化,也震撼着沉寂的画坛。陈独秀的《革王画的命》一文在《新青年》上发表,被视为摹古不化又脱离民众的清代绘画,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以宋画为体,融人西方写实主义手法,刷新了水墨画的面貌,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面貌。一批有识之士在徘徊中求索,为新工笔问世奠定了基础:任伯年、钱慧安、张大千、徐燕孙的工笔人物画,虽然囿于传统题材,但已抛弃了明清以来空虚、呆滞、萎靡之风,复活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精神。何香凝、刘奎龄、陈之佛、于非厂的走兽、花鸟继承了宋元工笔画的优秀传统,有的融入日本画运色和情调的处理,清新典雅,自成一格。

此后中国文艺界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文艺改造。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浩劫,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当代思潮。在当下多元文化影响,及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工笔画界也在努力寻求新的道路。潘絮兹先生就曾为振兴工笔画,摇旗呐喊。刘文西长期扎根于陕北黄土高原,创造出深沉浑厚的西北风味的工笔画。陈白一的工笔画以乡土、人情、风俗为特长,长期坚持深入生活,表现出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情韵。

陈白一 《人约黄昏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