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胯、开肩、开肋秘诀

内家拳将身体分为几个部分进行盘练:开肩,开胯,开背……逐个突破!(原理:撑筋拔骨,即拉伸骨缝,坤拔大筋,拉伸量越大,骨缝间隙越大,可保持人体关节的灵活性,使人体变得更挺拔,血液循环更好)。以拔胯,开胯为主,胯是人体中节的中节。胯跟脊柱合称为龙虎之劲,观察人的身体拧转,在没有通过专门训练之前,都是习惯于腰椎的拧转。再观动物,身上淋湿之后,将身体抖干一瞬间,是用屁股带动身体抖转的,我们称之为“虎抖毛”的劲力,令人羡慕!我们在练习心意拳第一步就是“抖胯”胯有了,很多劲力自然就有了!

开胯、肩、肋是内家拳锻炼的基础

拨胯的目的是盘开胯根至膝弯的大筋,借助肩胯的反拧对拔,将“大筋”瞬间扯开,从而产生自动的皮筋弹射劲力,达到胯自动“崩弹”的效果。速度产生“外架与内脏”间的扭差,故而带动了内脏的横向“拧颤”。

在肩,则要合肋,折肋才能压肩,所以肩也跟胯一样,既有平转,也有纵向的转,同是折肋的幅度够,则可以带动内脏的翻滚,形成“翻江倒海”般的整体翻浪劲。所以,你的一个起手,落手,动的不是手,而是你的肩,是你的肋,是你的内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劲。

当你的肩与胯,联合起来运动,就形成了翻浪劲,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传统拳给人的感觉总是不那么直接,老是在摆造型,其实这都只是假像,真正的传统实战拳法,打人是非常直接的,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

胯与脊,一个主“横”,一个主“顺”,合则为“螺旋”,称“龙虎之劲”。“脊”由多个脊椎组成,用于支撑身体的支架,由于人类直立行走,脊柱呈“S”形,在发劲时,需要把脊柱调整为“弧”形,才符合发劲的状态,所以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或者用一个字形容,就是“裹”,同时内脏跟脊椎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内脏如葡萄,脊柱如“藤”,内脏依附于脊柱之上,靠肌腱连接,因而内脏可上下窜动,形成“惯性力”,辅助人体的重心运动,同时从健康角度来讲,脊柱出问题,内脏也会受影响,脊柱强壮,内脏也会强壮!

而脊柱跟两臂两腿合称“五弓”,“五弓齐发”,才能称之为整体劲,加上内脏的起落,称之为人体弹簧一点不为过,拳谱曰“颤劲”,颤劲可使日月无光!胯应该怎么练?“撑胯圆裆”自然地盘稳固,四平八稳。然,搏击瞬息万变,单有“固”还不行,炮虽厉害,但对方是车,迂回曲折,而我必有追敌之术,方可有的放矢!于是乎,要胯“动”还是要胯“坚”决定了胯的使命。

“按肩以练步,圆裆以坚膝”,裆圆则步难动矣。“拨胯”则是以撑拉一侧胯关节,使其能够挣开骨缝,大筋崩弹而使胯能弹,两侧胯一张一驰,协同配合,则连绵不断,滔滔不绝,颤弹不已!

肋,为人体中节之中节,是一身运动之主干。风吹大树,一动无有不动,一动指的是树干,在人也就是指胯到肩一段;无有不动,指的是四肢梢节。也就表明了肋在身体发劲中的重要环节。

肋,如鱼之两腮,呼吸开合之部位。肋骨齐张,进气必足,肋骨齐闭,内脏必下。两肋通过盘练,可折迭,开合如弹簧。

如狗猫之类的动物,肋部天生比人发达,开合度之大,可以自咬尾巴,而我们人类经过长期的演变,早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所以说练拳是在返先天,一点不为过。

内家拳集鸡腿、龙腰、熊膀、虎抱头、雷声于一身。其中龙腰,有人觉得是腰部的活,其实不然,即使为龙,何以有腰呢,也可以说处处是腰,所以叫龙身更为适当。要在人体上充分体现龙身,就得让肋骨能够翻腾折迭,无所不能,不但要活,而且还要能够主动发力。

谈到龙身的发力,有人可能会讲是胯,其实除了胯部的拧转以外,还有肋的折合劲力。吃过猪排的人都知道,肋排的肌肉是长在肋弯内的,厚厚的一层,外面则是光光的骨头,用手摸一下你的肋,就明白了,此言非虚。所以呢,一个人可能看起来挺瘦,但未必就会非常轻,就是因为这类型的人,肌肉长在了骨头的内层,这样的人,简称精干有力。所以,练拳跟练健美是两回事,练拳的人要劲力,要灵活,要爆发力。

步法即身法,身动之核心在胯,在脊,以胯带步,压弹而进,此为追法!

此两者在练习中不可同时存在,拨胯则不可同时撑两胯,撑圆裆则难动胯分毫,拳中必有取舍,才可进退自如!

拨胯的几点要求:

1.两膝外撑

2.拧肩到下颌

3.胯跟肩的反拧形成对挣

4.抖胯弹肩,贴肘发劲 (原理:拔伸腿部大筋,用大筋弹射胯,形成被动发力)

筋骨力与肌肉力如何区分呢?在练习中,同样一个动作,练一百下,用肌肉练,会感觉到累,用筋骨练,不但不会累,练好以后有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在实战运用中,筋骨力出手没有任何预动,肌肉力会有明显的蹬腿发力迹象!大家在练习中慢慢体会总结!

筋骨练习的方式有两种。如果把大筋比作琴弦,一种就是不断的紧弦,达到伸长筋骨的目的;第二种,是将琴弦崩紧,然后想办法弹动他,产生颤动,我们称之为颤劲!如果从练习的方法来区分,则一种是文练,一种是武练!

难得机会,说一说传统武术内家拳中的六大层次,都说医武不分家,说中医,就逃不开玄学,同样说内家拳也一样逃不开玄学。这六大层次,是前辈武人总结出来的,给后人的一个指引,用以对比证。

中医武术,对于真正爱好的人来说,如同信仰,你可以不信它,但请不要诋毁它,不要辱骂,就如同你不应该在一个穆斯林面前大谈吃猪肉,这是基本的礼貌和修养。

福鼎老白茶,小编力荐,没喝过一定要试试!

传统武术内家拳中的六大层次

一、易筋

易筋训练的目的是在锻炼中,使自身十条膘骨筋及周身肌纤维的弹性及韧性得到加强,使整体连通,形成无坚不批的整体劲力。其窍要是形整,意整,劲整,神圆!在蓄力状态中,即可封住对手上中下三盘,左中右三面的进攻(无论虚实)根本无须有意防守,无论对手击中自身间架的任何部位,都会被弹起,且来力越大,反弹力越大。这不在于练功时间的长短,关键是练功时是否有时时处处圆满完整的感受。凡进展缓慢者,皆因没掌握要领之故。得真传者,三至五月即可成功。

二、缩筋

缩筋大法,是为了使周身原己挑起的大筋,下陷贴骨,使周身肌肉用力不断匀化,不断缓解工作肌用力强度加强休息肌的用力强度,使屈肌伸肌都起主动作用,将周身零散的内力聚于总重心(丹田),此时人体的内力与外力达到了统一,人体的消耗降到最低,自身的功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此时,己步入武学高手的行列。能够高度自如的控制身体,周身筋肉内陷,己没有局部肌肉紧张用力,犹如敛气入骨,骨骼出锋,清逸潇洒,武人现文相,气质亦随之变化,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三、抟气

抟(tuan)【动】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积聚成团)气大法是内家拳学秘功,凡内家高手无不深藏此功,其目的是为聚敛真气,抟聚成团,并打通十二正经,使自身产生强大的抗击打能力,且力大无穷!并能寒暑不侵!

传统武术内家拳中的六大层次

四、易骨

易骨训练,是继易筋训练,缩筋训练,抟气训练之后,由肌肉表层深入骨骼的练法。易骨的实质为脱骨。此功在太极,八卦,形意,大成门内代秘传,是利用地心引力练功的秘法,古谱中。玉树挂宝衣。即是指此,利用整体骨架的有序组合,重新建立一种在关节螺旋运动中的整体骨架运动,从而形成用骨头打人的强劲重效爆发功能。

易骨大法达标的体现是

1.鼓气入骨,此阶段身体素质己产生质变,骨密质加厚,骨骼变得粗壮,而骨面肌肉松软下垂,骨小梁根据张力和压力的变化,变得更加整齐和规律,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其抗压,抗变等机械性能加强,真正如棉里裹铁。在练功中感受到周身骨骼发热发胀,意注之关节时而吱吱作响,不仅能感觉悟到,手亦可摸到。浑身似有一股内在的雄浑劲力在汹涌鼓荡,精神稍一振作,周身毛发即有伸长直竖之势。古谱中“毛发如戟生钩,气血鼓荡能闻”即指此也。

2.骨肉脱离,从生理学而言,骨与肉是不可能脱离的,但习者在练功中确有骨肉脱离之感,这是由于整体拉伸量的增大,肌纤维随之放长并且与骨架的螺旋滚动产生磨擦,形成肌肉对骨骼制约,牵制作用的减少,而最终形成骨肉近乎脱离的状态。随着功力的加深,周身各部肌肉日益松垂,如同挂在衣服架上。江南第一妙手解铁夫谓之“玉树挂宝衣”,此时己真正形成“肌肉若一,整体如铸,身如铅灌,毛发如戟,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挟浪,腰脊板似牛”此时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在刹间,通过某一接触点发出威力无比的整体劲力,武林人士梦寐以求的“脱身换影”即由此获得!且由于脱骨力的形成,骨骼不再受肌肉动力的牵引,将能进行各种动态模式,从而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和有利于贮藏营养。人体骨髓功能的改变,会使人体的生理机能获得极大的改善,这就获得了实战所需要的最根本的条件。

3,彻底解决,因练习各种拳法不当,而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如世界各国体坛名将,退役后皆有伤病在身,连拳王阿里也没能幸免)。且功至晚年威力不减。这是西洋拳法训练,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这也是中华武学精髓之一。

五、腾膜

腾膜训练,是内家拳学之精髓,从不轻易传人,更是从古至今武功修练的至上大法,可以说历代武学宗师没有一个不曾修练过此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因对本功的实践,而使其自身的拳学造诣达到同时代的顶峰!

通过本功的锻练,可震开修练者的奇经八脉,并使内脏器官得到锤炼,使周身气血鼓荡,筋膜腾起,周身俱能产生反弹力(比“易筋”周身间架弹力更胜一筹)受力越大,反弹力越大。意拳宗师王芗斋接点发力的功夫,皆获益于此。武林秘传-“沾衣十八跌”(令对手沾身即跌)亦由此获得!

传统武术内家拳中的六大层次

六、易髓

易髓训练,是传统武学的最高阶段,也是武学丹法(以武演道)入门必修之法。在腾膜训练时,两眉间会有白光闪现,这就是性光。大家都知道性光易得,命火难求。而命火(命门之火)的起动,正是易髓训练的不传之秘,通过以上功法训练,使之气血旺盛,阴平阳秘,五脏六腑气血通调之后,进一步向骨骼缝隙之中进军,清除潜伏流窜病邪。大家也都知道髓在机体内的重要性,髓盈则骨壮,髓竭则骨枯,脑为髓之海,髓充足则脑健壮,髓藏于骨内,少有活动之机会,易髓大法就是关节螺旋运动中的整体骨架运动,带动周身气血沿正确的轨迹运行,使全身关节无一处不旋转,无一处得不到洗刷之机会,并利用特殊的呼吸秘法,调动腹腔内的细胞开合运动产生能量,并源源不断地向大脑补充。利用特殊的手段导引能量从尾椎骨下的两个小孔进入骨髓,能量由弱到强,冲击着脏腑乃至全身,并鼓荡推动着,这些气机生理的变化作用,将导致人体回归到有序化排列,能量行走的路线和胚胎生长的顺序相同,这就把人们在后天生活中因七情六欲而打乱的生理秩序重新修正,恢复到最自然的秩序。随着功力的增加,多余的能量会自然补充已有的损耗,把形成的已有之病和未成的隐患全部赶出体外。元气的产生使人体组织,细胞的分裂,复制永远处于旺盛状态,所以能够从根本上强健人的身体,以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身体素质的脱胎换骨,必将导致武学境界的飞跃。

当年陈拳师父的原话是:“平圈化劲,立圈打人”。为了显得斯文一些,改为了“竖圈发劲”,但是含义就没有那么好了。不管是平圈还是竖(立)圈都是可以发劲的,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以免引起误解。

普通人与人交手只擅长前后的直力,左右的劲很难用的顺畅,即使是专业武术修炼者,不借助身法发横劲也不是那么容易。在交手中能发出干脆利落的横劲,对破坏对手的进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仅仅掌握横劲是不够的,因为横劲只能暂时破坏对手的进攻,对方会迅速变招,一直这样“横劲”下去的交手实在很尴尬,也很难做到。但是横劲是基础,是掌握自己胯圈范围的重要所在,所以在学习内家拳架子之前,首先学会流畅的转胯很有必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