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盛开西红花 铺就农民致富路
西红花在我市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被誉为“中国西红花之乡”的三都镇,因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土壤结构,为西红花的生长造就了天然温床,成为了全国最大的西红花生产基地。近日,记者来到了建德市圣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这里的西红花已经悄然开放。
圣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三都镇圣江村,走进基地,阵阵幽香扑鼻而来,入目则是一片抹不掉的淡紫色。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西红花被整齐地摆放在一层层的木架子上,暗红色的花丝探出了脑袋,等待着工人们的采摘和挑选。基地负责人张建红告诉记者,今年的西红花从10月底便开始采摘,比以往提早了一周。
“基地的西红花是2015年开始种植的,现在大概有100多亩。今年产量基本上公司这边有100多公斤,其他农户收起来大概有500—600公斤左右。西红花可以采摘三期,时间跨度总共是10—15天左右。”张建红告诉记者。
正因为西红花的开花期短,所以,这些日子,基地里到处可以看见忙碌的身影,工人们都在花房里采摘。张建红告诉记者,西红花采摘对时间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在它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下才能够进行,不然对花丝的品相和质量都会有影响。
除了时间外,西红花采摘的手法和技巧也有标准和要求,一不留神可能就会伤到旁边的花朵。所以,只有等到花朵含苞待放,茎秆长出来之后,手指掐断茎秆,利索地将整朵花摘下,才不会损害第二朵花的生长。也正是因为西红花在采摘的过程中有这样的难度,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了,只能全部靠人工进行采摘。
同时,为了保证西红花的品相和质量,刚刚新鲜摘下来的花朵就要马上进行花丝的剥离,采晚了,花丝容易沾染花粉。另外,在取丝的时候,需要先轻轻地将花瓣剥开,然后取下三根红色的花丝,同时要求取下的花丝三根不相连,而且不带黄根。
除了花丝是名贵中药材外,西红花的花瓣其实也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在圣火农业的基地里,一瓶瓶透明的液体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边,张建红告诉记者,这就是西红花瓣萃取的鲜液。“西红花的根部,有丰富的多糖成分,用它做面膜有效果,其中还含有黄酮和藏红花素。所以,现在我们对花瓣也进行包装销售,从花瓣里面提取一些西红花的鲜液,也叫做纯露,这个纯露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做面膜。”张建红介绍说。
正因为建德三都的西红花品质好、用途广,所以花还没有采摘结束,已经有不少客商来预订。张建红说,今年的销售完全不用发愁。“花朵和极品的花丝,是西藏客户预订的,有50公斤左右。还有一百万朵的鲜花朵和鲜液也被预订了。我们现在品质好的,都销到旅游品市场,像西藏拉萨、云南、四川九寨沟、台湾、香港等地,一公斤价格是三万多元。品相稍差的,我们会销到药厂去做药,一公斤价格是一万多元。今年的收益要比往年好,因为今年的气候情况比较好,是西红花的大年。预计我们今年有近一千万元的收益。”张建红说。
除了花房里培育的西红花外,在基地的大棚里,还种植了一批特殊的西红花,张建红告诉记者,西红花的种植,一般都是将球茎搬到田里进行,待次年五月,再将西红花搬回室内培育,直到开花。去年,基地首次尝试了西红花室外避雨栽培法,今年是这批西红花第一次开花,不论是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比传统种植模式要高出不少。三都镇农办主任赵成丰介绍说,避雨栽培对西红花来说是一个新的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还保持了西红花应有的品质。“现在我们是在大户这里开始试验,等技术成熟以后,根据我们的三年行动方案,近两年打算再加推一批,给农户和有意向的合作社以及企业。”赵成丰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三都镇总共种植了3000余亩的西红花,产量达1.5吨,产值超过4500万元,几乎是家家户户花香四溢。
为了更好地推动西红花产业在三都的发展,镇里加大了扶持的力度,希望带动更多的农户一起致富。“我们三都有超过4000户的农户依靠西红花产业生产生活。我们向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申报了整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的规划,每年给西红花产业500万元的补助和扶持,一方面推出了西红花标准,加大土地流转,提升基础设施,形成标准地对外出租。另一方面提高设施栽培的力度,建设西红花温室恒温控制,提高西红花的品质,现在已经建了3000平方米,可供大户和散户放置西红花。还有康养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包括文化礼堂西红花会展中心,以及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农创客中心,为发展西红花康养产业提供条件。”赵成丰说道。
在西红花盛开的这些日子里,三都镇的村民们都在忙碌着,一株株淡紫色的花朵绽放在木架上,散发出独有的芳香,这是对智慧又勤劳的村民最好的回报。西红花事业是有美好前景的,它将为三都人民创造幸福的未来作出贡献。
(周冰 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