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本有了《老子》,为什么又出了一本《道德经》
在中国古代经典典籍中,没有哪本书比《老子》《道德经》更让人纠结的了!有的读者执拗地认为这是两本不一样的书,向他推荐《老子》,他坚定地说:“我不要《老子》,我要的是《道德经》!”
但是,《老子》就是《道德经》,《道德经》就是《老子》啊!
[明]文徵明《老子像》(局部),旅顺博物馆藏
叫《老子》是从作者角度,用主要撰著人的姓氏加“子”字来命名该书,就像墨子的书叫《墨子》、庄子的书叫《庄子》、孟子的书叫《孟子》,这是一种中国先秦古籍普遍使用的命名方式。
《墨子》
《庄子》
《孟子》
而《道德经》,则是从本书的内容角度来命名的。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见周王朝衰败之势不可挽回,就辞官离开中原西行。在他到达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为这样一位大学者的隐退而惋惜,就极力劝他著书,将自己的思想留存下来、流传下去,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这就是这部书被称为《道德经》的由来。
实际上,在这部书流传的早期,多称《老子》《老子经》,甚至是《老子道德经》;而到魏晋以后,注释者们多称其为《道德经》,这两种称呼现在则共同存在,没有区别。
既然本书内容为“道德”,那么什么是“道德”?不同于现在“道德”的概念,《道德经》中的“道德”是“道”与“德”两个概念。本书的“道”,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最高概念,是所有规律的总称。这个规律指万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除了指自然、社会规律外,还包括一些伦理道德、甚至一些与当代人所理解的规律相违背的东西。所谓“德”,就是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德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天的。万物一旦产生,就必定具备各自的本性和本能,比如人一生下来就会哭会呼吸,这就是人的最初本能。而这个本能,古人认为就是“道”赋予的。二是指后天的。“道”是客观存在,人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道”,但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道”,那么已经被人掌握的这一部分“道”就叫“德”。所以古人说:“德者,得也。……何以得德?由乎道也。”(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从大道那里得到的、属于个人所有的那一部分就是“德”。
简言之,“道”是整体,“德”是部分;“道”是客观的,“德”是个人的。因为“德”是从“道”那里得来的,因此二者的内容又是一致的,这就是《道德经》二十一章说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中主要阐述“道”的“道经”为上篇,主要阐述“德”的“德经”为下篇(马王堆帛书本是“德经”在前为上篇,“道经”在后为下篇)。
《道德经》是道家(包括道教)最重要的典籍,它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所以它也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
《道德经》把人放置于大自然这一无限的时空中去探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提出了许多为时人所忽略的重大问题。首先,在本体论方面,老子提出了 “道”与“德”的概念。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而“道”的观念是《道德经》首先提出的。其次,在方法论方面,《道德经》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认识到有与无、善与恶等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中才能出现,并由此提出“无为”方能“无不为”的政治主张。再次,《道德经》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引导人们贵柔守雌、和光同尘、知足抱朴,恢复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另外,《道德经》治国的核心理念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社会,还提出诸如反对苛政暴敛、保证百姓温饱、维护社会安定等一系列具体的政治措施。
除此之外,《道德经》中还有许多思想,从各方面深刻影响着的人们生活。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曾说:“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还说:“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扩展到全世界。例如英国哲学家克拉克认为现代经济自由市场的原理就是源自《道德经》的无为而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每个德国家庭都应该买一本《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而2011年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则在就职演说中援引《道德经》“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表示将用道家“不争”思想践行《联合国宪章》的时代精神,将这一智慧应用到工作中,与各国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求同存异,找到行动上的统一性。如今,在国外,《道德经》是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典籍,已被译为73种语言文字,是英语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和《薄伽梵歌》的书籍。
为了满足执着要求看《道德经》的读者的需求,我们约请有关学者做了这本“三全本”的《道德经》。
《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元典,常读常新。“三全本”《道德经》是当代学者对《道德经》的又一种新的解读。《道德经》用词简洁,不易理解,再加上老子由于逆向思维而产生的一些看似反常的观点,即使有注释和译文,也不太好懂,因此“三全本”《道德经》大多数章节特别增加了“解读”部分,详细分析讲解本章重要的或疑难的问题,表达译注者的新解感悟等等,为理解《道德经》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和途径。
本书的“解读”普遍采取举例说明的方式,通过一些贴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解释道理,使读者能更直观更准确地理解书中要义。比如第一章在讲解“道可道,非常道”时,就举了“拈花微笑”的例子来解释大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为了更明确地阐释《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特色,某些章节的“解读”还会将儒、释、道、法、墨等各家思想进行比较,如第五章的“解读”就通过辨析儒、道两家对提倡仁义的不同态度,说明老庄的一些言论看似在反对仁义,而实际上不仅不反对,而且还去除了带有功利性的“仁义”,以及借“仁义”之名的“假仁假义”“不仁不义”,提高了行仁行义的标准和层次。还有一些“解读”阐述了译注者对《道德经》的独到见解,而这些见解广泛掌握吸纳了古今各家观点,贴合原文,论证充分,可以说对《道德经》的解读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全本”目前已出114种,您可以在中华书局公众号后台输入“三全本”获取最新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