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华夏文明基础的黄帝蚩尤之战
(编著:刘乐土)
战争地点:中国境内;
战争时间:约公元前26世纪;
推荐理由:黄帝蚩尤之间是中国最早有记录的战争,这场战争使黄帝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
【战争经过】
黄帝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所以取名叫轩辕。传说黄帝从小聪明异常,出生不到四十天就能说话,15岁时就具备了多方面的才干。他英勇无比,武艺超群,经常率部众平息部落之间的冲突,调节纷争,在各部落中离有很高的威信,得到了大家的拥戴。黄帝把自己部落中善于搏斗的人组织了起来,形成了最初的军队。在把军队建立起来后,黄帝首先向周围的小部落进攻,合并了周围的小部落后,黄帝的力量逐渐壮大,而且军队的战斗实力进一步加强,可以一举消灭大的部落。
黄帝有个探亲兄弟炎帝,他是个很不安分的人,经常出兵侵犯近邻部落。这些遭受炎帝侵犯的部落纷纷向黄帝请求帮助。这正好符合黄帝向东扩展的打算,他答应了这些部落的请求,率领军队对炎帝部落进行攻击,三战于坂原,彻底击垮了炎帝部落,两个部落从此合并。大败炎帝部落后,黄帝又经过大小征服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服”,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部落,黄帝部落的实力也迅速上升。
为了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黄帝部落渡过黄河到达今河北北部,炎帝部落沿渭河、黄河进至河北中部。同时发祥于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相信地区的蚩尤九黎部落正向西发展,为争夺生存地和奴役民族部落,与炎、黄两大部落发生冲突。
传说蚩尤有81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常常带领本部落侵略别的部落。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化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下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等,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背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支72支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遭遇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
战前,黄帝知道蚩尤部族使用铜质兵器,势力强大,大易抵御,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即由南方而来,对北方的气候地形不够熟悉。黄帝针对蚩尤部族这一弱点,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主动向北方退却,蚩尤部族随即跟踪追击。
当时华北平原森林蔽野,蚩尤部族进入华北平原后,环境生疏,气候不适,语言不通,敌情不明,加上食物、饮水缺乏等,行动逐渐困难,且越深入,环境越陌生,伤亡损耗又无法补充,故精神上感受到的威胁亦越大。进抵河北北部地区后,蚩尤部族因长途跋涉,极为疲劳,完全陷入消极被动,战斗意志大为衰退,反之,黄帝部族因得天时地利,则处于非常主动的地位。
黄帝平时驯养了熊、虎等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時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凶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使黄帝的兵士无法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同时,黄帝又派人到雷泽中捕来龙身人头、每拍一下肚子便会发出雷声的怪物——雷兽,把它杀死,然后从它身体内抽取一根最大的骨头,用来做鼓槌。用这样的鼓槌去敲打用夔皮做的军鼓,竟比打雷还响,500里外都能听到。黄帝命人军鼓搬到战场上,一连擂了九通,果然犹如雷声轰鸣,地动山摇,军威大振,蚩尤军队的士兵听了个个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黄帝族把握战机,在这样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气——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夔鼓,乘蚩尤族部众混乱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
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得到各部落之拥戴,一时声威大振,周围其他一些小的部族也纷纷归顺黄帝,尊奉黄帝为共主。黄帝则乘战胜蚩尤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肆征讨。当时黄帝曾“东至于海,登九山(今山东省)及份宗(泰山),西至腔顺,登鸡头(鸡头在今甘肃平凉县西),南至于江,登熊湘( 熊山即今湖南益阳县西熊耳山;湘山在岳阳县西南),北逐荤粥)【荤粥(xūn yù)是匈奴在上古的称呼】合符釜山(今河北省境内)”。可见黄帝当时之兵威,已远完超出原有之领域,达到夷族及黎苗族活动之范围。但是,在此时代,各部族无所以游牧为生,尚不能建立起固定之国界。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就是被同化。
涿鹿战争之后,慑于黄帝威严,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这样就使得中原及其周围地区趋于安定,因而各宗族尘埃的地域便相对固定下来了。活动地域的相对固定,使得氏族成员由以游猎为生逐步转向以稼穑[(jià sè)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为生。人们逐步懂得了劳动创造的意义,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的好处和快乐,从而使得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考古学证明,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进步,农业方面出现了一批新的翻耕工具和收割工具。作物和数增多了,黄河流域以粟、黍为主,并且出现了稻、麦、高粱;长江中下游以 妥为主,还发现了花生、芝麻等作物。家畜饲养业也发达了起来,不仅数量增多 ,而且在种类上更是六畜俱全了。除农业之外,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历史不长的制陶业已开始使用陶轮,迅速提高了生产力。玉器制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长江流域已会使用琢、磨、雕、刻、镂、抛光等技术,成批制作精美的玉石礼器和饰物。稍后,黄河流域的琢玉工艺也发展了起来。另外,此时已出现了纺织品,黎民百姓过去是兽皮蔽体,现已有了衣服。这些都标志着社会生活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建筑业也由此兴起,黎民百姓普遍修房屋以避风雨,黄帝及其他共主开始营造宫室。人民由穴居荒野到修建房屋定居,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又生了一次历史性变化,由此必然引起人们的家庭观念、亲缘关系、交往方式、生活习惯等发生改变。
涿鹿战争对华夏历史影响最深的还是在军事方面。后来的首领虽然无法从理论上学到黄帝的用兵办法,但从所闻所传中间接地领略到黄帝的兵法,并代代相传,这就是为华夏的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的大致情况是由神话传说所透露的,因此更具体的细节已无从考证了。但是神话毕竟是历史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事实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