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反攻四:八路军封锁水源拿下南门炮楼,日军援兵大举出动

就在我军第二次攻打沙河桥据点,以重兵围攻加上挖掘堑壕攻击的同时,在献县城这边,我军和敌人的战斗也逐渐激烈了起来。

  当时我军的夜袭献县城的战斗非常成功,等到了6月16号天亮以后,除了伪第三大队部和日军东南门岗楼未攻克外,县城的其他地方全部解放。为了负隅顽抗,日军植田中队与伪军寇芳朴部合兵一处,扩大整修了东街路南据点,加固了城东南角岗楼,组成了四角形防御工事。


一、八路军战士从敌人枪眼里扔进手榴弹

当时的日伪军在献县城里拆毁了大量民房,用以构筑防御工事,借此负隅顽抗固守待援。而当时我军是把主力之一的第41地区队用来围点打援,而由31团和献县支队负责攻打敌人残存碉堡的任务。当时我军的主要办法,仍然是挖掘地道,准备直接挖到敌人的炮楼下面,然后把他们的炮楼炸上天。

而与此同时,敌我双方在地面上的战斗,那也是非常激烈的。关于6月17号献县城里的战斗,当时的八路军战地记者张帆(1919~2002,原名张英池,清苑东闾人,后来长期担任中新社副社长)经过采访,在他的文章《解放献县的英雄们》做了非常写实的描述:

  6月17日,我某部攻城,提出:“战场上立功,解救老百姓!”冀中军区第二名投弹手刘巨英投弹时,敌机枪射手伏在壕沟后的碉堡里叫喊:“八路,你投不进来”。刘巨英连投了两枚手榴弹,没有投进碉堡去。他转过碉堡另一侧,从枪眼里投进一枚手榴弹。战士宋小河也跟着投进两枚。这样,把敌人的机枪炸毁了。这一行动,对解决伪军联队部起了极大作用。

从这个描述来看,当时的八路军基层战士的技战术水平非常的高,居然能在几十米以外,就把手榴弹直接扔进几十厘米见方的射击孔!这轻步兵的技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这里提到的战士宋小河,不仅是一名神投手,还是一名神枪手,此战中有非常精彩的表现。

而这支围攻敌人联队部的队伍番号,虽然当时没有记载,但是从当时的任务分配来说,攻打联队部的应该是第31团无疑。而该团是冀中军区的野战机动团,他们在五月一号的冀中练兵团考核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当时的六练(不是错字,是第六练兵队)二连六班,平均投掷距离是50.4公尺,六练一连的神投手宋福禄,甚至创造了63公尺的最高纪录。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真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二、敌我双方围绕水源的战斗

敌人毕竟依托的是坚固的碉堡,而且兵精粮足、弹药更是足够半年使用,单靠精锐轻步兵抵近硬打的话,很可能牺牲较大,那毕竟是不划算的。因此当时我军是瞄准了敌人的另一个缺点——缺水来下手的。

  本来按理说,敌人的据点大院里边,都是有水井伙房等辅助设施的,不会发生缺水的危机。但是因为6月15号晚上我军的夜袭非常成功,大半个县城已经被我军占据,敌人只能固守几个炮楼,而水井都被我军控制。因此献县支队再次进城以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断敌人的水源,把敌人依赖的吃水井全部封锁住。

经过16号一天以后,到了17号的时候,干渴的日伪军就只能去喝水沟里积攒的臭水了。不过不久以后,水沟里的臭水就喝完了,这些顽固敌人就又去喝洗澡堂里的水。可是他们毕竟有400多人,这点子臭水也不够他们坚持两天的。

无奈之下,日伪军只能被迫去城墙根的水井打水,结果被我军集中火力封锁,根本就不能前进半步。这逼急了的敌人没有办法,就搞起了人质战术,押着据点里的民夫去挑水,四周还围着几头牲口作活动掩体。他们一心以为,我军是人民子弟兵,是对自己的老百姓是没法下手的,他们这样的卑鄙战术一定能成功。

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在战场上搞这一套,只能是说这日军真的想多了。当时他们的运水队被我军发现以后,我军没有草率从事,而是派出了两名特等射手张洪所、宋小河(前面提到的神投手),开始了战场上的人质解救行动!

要知道我军的特等射手,那可都是百里挑一的神枪手,用的都是最好的步枪,拥有着百步穿杨的本事。日军虽然借助牲口和人质的掩护行动,但是活动间毕竟有空隙,只见两名神枪手双枪齐发,几枪就把押运的敌人射死了四五个,把被劫为人质的民夫顺利解救出来。

说到这里,小编天刑17请问一句:难道这样的战地人质解救行动,拍出来不好看吗?为啥从没有在屏幕上表现过呢?但凡看看史书,也不用成天开脑洞写手撕鬼子的神剧啊。

不说题外话了,让我们回到当年的战场。要知道这人不吃饭还能坚持十几天,这不喝水连五六天都不住。因此到了6月18日这一天,敌我双方的战斗还是围绕着水井展开。这被围困的敌人没水吃,就要到城墙根下的水井来打水。八路军派出了神枪手以火力封锁水井,以逸待劳等待敌人上钩。日军不甘示弱,也派出了最好的神射手和我军对射,敌我双方在水井两侧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这日军自己不出门,而是以火力掩护,逼迫着伪军去打水。结果敌人每打一次水,就要在井台上留下几具伪军的尸体。没办法,给人家做奴才,就得有必要时被抛弃的准备啊。


三、河城街据点

我军除了当时派31团和献县支队围攻县城,并且以41地区队围城打援以外,还派出了献县二中队,围困了离县城不到15里的河城街据点。当时的河城街非常小,我军的围困部队,居然和敌人据点只隔了一条街。

如此好的地形,那岂有不利用的道理?因此我军围城的二中队除了政治攻势,也开始向据点挖地道,准备挖到炮楼下面引爆,直接让敌人的炮楼跳舞。在挖了几天地道以后,我军二中队在20号的晚上,接到了军分区调整部署的指示。 

 原来当时整个战场的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20号当天,为了配合解放献县战斗,阻止大城的日伪军对献县的增援,我军出动了第24主力团配合当地县区武装及民兵,开始对大城县城进行围攻,牵制住了北边大城县的敌人。

而在献县县城里面,敌人虽然面临着断水的危机,但是他们困兽犹斗,一直在坚持抵抗。在20日下午的时候,献县支队长景明题亲自带队攻打,结果不幸在战斗中负伤。因此县城这边的围攻兵力严重不足,急需补充。而且当时的分区首长们认为河城街地处要冲,也是敌人增援县城的必经之路,只有一个中队的县大队围困也是远远不够的。

通盘考虑之下,当时分区领导把河城街的献县支队二中队调回县城,以加强城内的围攻力量。而由第四十一区队的两个连赶到了河城街,接替原二中队围困据点的任务。这样一来,我军准备已久的围点打援部队,就由原来的五个连,减少到了三个连。从事后看来,这个调整对于其后战局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四、攻占南门炮楼

首先的影响是在县城的这边,有了20号晚上这一个中队的生力军以后,我军士气大振,6月21日拂晓的时候,县支队趁着黎明前敌人最疲倦的时候,向着南城门岗楼发起攻击。

据当时的战地记者张帆记载:

  我军攻南门敌伪碉堡时,一敌人以为我无重武器,露出半截身子叫:“八路在哪里?”我军模范射手郭金之,在三四百公尺之外,五枪打倒三个敌人。敌人缩回身子,光露着头向外瞭望。敌宪兵队长拿着旗子喊着:“八路没铁炮的干活!,死了死了的有。”被我射手宋小河一枪打倒。至此,敌人再也不敢露头,后来把枪眼堵起来。

在敌人主动堵死枪眼,闭塞了自己的反击能力之后,我们的行动非常坚决,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发起冲锋直接冲进了平房据点,消灭了里面顽抗的伪军,并且直接俘虏了伪军两个班约20多人。而城门上岗楼里的一个班日伪军见势不妙,立刻沿着城墙逃跑了。他们一路跑回了东街据点,向他们的日本主子寻求庇护去了。

经过四天多的围攻,我军终于控制了南城门,除了逃走一个班外,消灭了伪军一个中队,攻克了岗楼。敌人互为犄角的四个据点,被我敲掉了一个。战局开始向我军倾斜了过来。就在这时,我们已经挖掘了五六天的地道,已经延伸到敌人的炮楼下面,眼看着再有几十米,就可以送入炸药,直接让岗楼坐上土飞机了。


五、敌人的援军突破阻击进入河城街

但是早晨的战局虽然对我军有利,也引起了敌人的警觉。他们见势不妙,再次疯狂打了求援电报,发出了“如果再不救援,就等着给我们收尸吧”的哀嚎。在他们的不断求援之下,日军指挥部终于认识到我军的主攻方向,确实是献县城。这日军可不是那见死不救司空见惯的国军,如果做得太明显,那可是要被惩办的。通盘考虑之下,日伪军从淮镇抽调了一支援兵。

于是,在6月21号中午我们得到了情报,敌人从淮镇出动了300多人的主力,分三路沿沧石路向西南方向前进,摆出一副救援交河的模样。不过他们到达凌上寺东以后,就开始走走停停行动缓慢。因为当时敌人的行动目的不明,我军无法判断他们是要南下解围交河城,还是要西进援救献县城。

我军的通讯工具不发达,战场情报需要侦察员迅速回传。可是就在我军侦察员回报的当口,日军突然调头向西,加速直奔献县城方向前进!

敌人这是要救援献县城,他们直接向着城东15里的河城街据点冲过来了!


参考资料:

《解放献县的英雄们》张帆

《河北日报》1945年7月4日

《献县抗日政权建设与政权斗争》柴景田

《沙河桥战斗》王寿仁

《冀中子弟兵的六月攻势》周子为

《鉴证沧州》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三十七区队(饶武献地区队)简况》 龚有源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大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