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旧文档--永远的怀念
永远的怀念
奶奶离世的那天已经快到羊年了,如此一算,整整12年过去了。
清明快到了,真想她啊。
奶奶走的时候,我看起来还是一个年轻姑娘,所以在她老人家的眼里,孙女从来不曾老过。其实,今天的我走在路上,已经有人称呼奶奶了。我不反感人家叫我奶奶,因为奶奶这个称呼在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敬意。我的奶奶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女性楷模。
遇到难事时,我常常会想,如果奶奶还在,她会说什么呢?心里就会听到奶奶的声音,那永远是镇静的不变的声音。在奶奶的世界里没有慌张,没有纠结。奶奶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奶奶说:命里都定好了。
活过一百岁的奶奶看透了世事世态,不委屈,不抱怨,不逃避,不惧怕。不难想象,在灾难深重的一百多年里,哪一个人不是伤痕累累?尤其是女性,怎么可能不饱受磨难呢?我从读过的上百部传记里,了解这一百年的人生历程里,无一家没有经历死去活来,无一人的命运不是跌宕起伏。战乱、改朝换代、各种运动,灾难深重的民族啊,那是每一个活生生人的磨难组成的苦难。奶奶从古书中读懂了人生的道理,更从自己这一生的经历里验证了古老的智慧。奶奶说:命里有的自会有,不必抢,命里无的莫强求,自然来。我相信这话。
电视里正在教豆芽的做法,又突然想起奶奶做的各种坛子菜,那时候家里有一间专门放坛子的小黑屋子,地面上总有水,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坛子装满屋子。奶奶做的泡菜多好吃啊,有一次,姐姐十几个女同学跑来家里不肯走,把奶奶做的一大坛子泡菜吃完了才回家。奶奶还会做咸菜、腌菜、剁椒、腌萝卜皮、自制的辣酱、辣椒油、自制腐乳、腊八蒜、酸豇豆、腌黄瓜、各种酸菜、各种咸菜……太多了,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坛子菜,味道好得不得了!可惜家里没有人学过,多数已经断了传承。奶奶太能干了,那时候我们吃的菜全是她自己做的,包括自己发豆芽、做米酒、打年糕,奶奶还会发面,做包子、馒头、饺子、面饼和面疙瘩汤……
奶奶做的菜,是我这辈子最爱的美味,也奠定了我一生的口味----湖南菜,那是奶奶的味道。
奶奶生活非常有规律,一生热爱劳作,从不偷懒耍滑。她说:力气又用不完,省它做什么。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总是忙着各种家务,午睡一小会,她起身干活,在午后的阳光里,她用一碗面糊把一块块碎布粘贴在木板上,平整的一层层贴起来。晒干了,再层层缝在一起打成鞋底、鞋面,奶奶灰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银光,一针一线穿过厚厚的鞋底,用很大的力气拉线,拉到很高的地方,再把针在头顶上划一下,接下来又用力钉到鞋底上……
孩子们做了坏事,奶奶跺着小脚骂两声,假装追赶的样子,吓跑坏小孩就完了,并不会真的处罚孩子们。记忆里,奶奶从来没有真的打骂过孩子。
奶奶从来不说教,奶奶的教育其实是身体力行。其实奶奶是熟读经书的女子,《三字经》、《教儿经》、《女儿经》、《增广贤文》奶奶倒背如流。奶奶说什么事情的时候,脱口而出的都是经书上的话,但奶奶不以此要求别人,她只这样要求自己。还有奶奶讲的故事:轿公太子的故事、酸秀才的故事、田螺姑娘的故事、秀才娘子的故事……奶奶的故事里蕴藏着做人的道理,那是要用一辈子来体味的。
奶奶个子小小的,瘦极了,可无论走到哪里,自有一种尊严和风度叫人不能轻视。她特别爱干净,永远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她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衣物全是自己亲手做的,那才叫一丝不苟,女红的功夫也非常了得。奶奶是在有教养的人家长大,虽是从乡村出来,无论走到哪里,都特别有气度,不失大方修养。
奶奶也没有一般女子的委屈和唠叨,从来不说没有见识的话。她就是大大方方的做自己的事,接人待物从容不迫,无论来者何人,她也不会失了分寸和教养。不高看什么人,也不低看什么人。现在想来,她那种骨子里的平等尊重,不知由何而来的。
奶奶带大了两个儿子和十个孙辈的孩子,也不见她偏爱谁冷落谁,她没有一般女子那种大惊小怪或者情绪极端,她就是那种平平淡淡、稳稳当当、波澜不惊的样子。
想起奶奶,全是温暖,全是爱。那种爱,不是现代人这样挂在嘴上的,表演的,概念的。奶奶的爱,从来不说爱,但回味起来,除了爱,没有别的。
(201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