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这5家烘焙店,为什么生意这么好?

流量思维在烘焙市场行得通吗?

上海面包甜品店铺的流量从何而来?

店铺存活背后的思路到底是什么?

是品牌影响力?

还是用户人群的准确定位?

“从今往后,企业分两种,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造流量的也会很有钱,会干掉只会买流量的。

出路何在?

终极解法只有一个:不再基于位置买流量,而是基于用户造流量。”

——何兴华

在大众点评上可以找到的上海面包甜点店铺就有10461家,在寸金寸土的上海,这些店铺的存活思路便是我们去打造一个品牌,为一个门店盈利的前车之鉴。

正式分析之前,我想分享一个“滑坡理论”。

举例:因为最开始我的门店流量不行,所以我盲目尝试各式产品;因为我盲目尝试各种产品,所以没有出众的特色;因为没有特色,所以没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因为没有消费群体,所以我的店倒闭了。

结论:最开始流量不行,所以我的店倒闭了。

如何驳斥这种滑坡理论呢?很简单,只需要切断其中一环就可以了。比如最初门店流量不行的时候,就一定要盲目尝试各种产品吗?

流量是门店运营盈利的必要条件,但造就流量的路数你必须真正懂。

从上海的成功店铺案例刨析流量的五个来源。

01 / 地铁站里的“流量王”

//方便大众的能量驿站——银菓子

下班高峰期拥堵的上海地铁站,人来人往间总能见到几个进出面包店的背影。银菓子就是这些面包店的典型代表。

将店的位置摆在地铁各个换乘站的必经之路上,开放式的经营模式总能吸引来往的目光。店员一声声吆喝着“面包买3送1”。

单从它本身的产品来说并不出彩,把它扔到上海的闹市里绝对是无人问津的场面。

而它把自己的流量定位在上班族,对这类人而言对面包的需求就是实惠、便利。

02 自带光环的“网红店”

// 一家永远都在排队的店——广莲申

一般的老式糕点服务人群是中老年人,是一代人对老式糕点的怀念。但广莲申的产品是广式糕点与上海点心的融合,用更新颖的产品线笼络了更多流量。

通过对传统糕点的升级拓宽消费群,将主要目标客户群延伸至年轻群体,中式糕点的经典口味不再是规定成俗的老年群众的第一选择,做到各年龄段青睐。

// 轻奢的韩流来袭——B&C

Butterful & Creamorous黄油与面包是亚洲排名前十的,来自首尔江南的轻奢烘焙品牌。

本身的品牌名气让它自带光环,2021年入驻上海后就掀起一阵风波。无论是完整的现代化产品线、还是轻奢风的设计都将矛头瞄准了最有市场的年轻人。

03 根植于上海的“老记忆”

// 海派西点的代表——凯司令/红宝石

经典之所以能够存在离不开背后的文化因素,海派西点作为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上海人心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一代人口味的的执着。

产品不随时代更迭注定被淘汰,但并不适用于像红宝石、凯司令这样的老品牌。

他们锁定的消费人群是对海派西点有执念的人,不仅局限于上海地区,毕竟凯司令、红宝石一直在被代购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

04 死磕到底的“单品王”

// 站在魔都洽巴塔尖——mbd

mbd选择单一产品线的独木桥,做上海最好吃的洽巴塔。他家的洽巴塔从各个维度来说都很优秀,且擅长于创造个性鲜明风味浓烈的新式调味,个性十足的同时有强烈的风味冲击。

作为一家mini社区店,服务周围社区人群的同时,为特色洽巴塔慕名而来的人群也成为一个巨大的潜在用户。

将一个产品线做到极致时会迎来流量顶峰。

// 蛋糕走进新式国潮——裸蛋糕

将玫瑰荔枝、芋泥、栗子、芋泥、枣等这些中式元素融合进蛋糕里,从新式国潮的角度吸引消费。

单从价格来说,它并不便宜。一小块蛋糕售价即40~50元不等,所以它偏向于服务享受下午茶的小资人群。

而小资人群在上海这样现代化的超加速城市里,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产品自信,精确定位到大流量。

05 口碑爆表的“实力派”

// 安福路面包一霸——sunflour

在“高手云集”的安福路,sunflour作为网红路上十几年的流量王,是外国人的聚集地,是拥有无数回头客和固定用户的集合店。

sunflour不只是做法式面包,将咖啡和法式简餐融入面包店,打造一体式就餐服务。固定的消费群体说明它不是一家仅靠位置红利获益的网红店铺,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全能发展才有今天的流量。

#  找一个让用户进店的理由

从2019年开始,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就已经结束了。随之开启的红利时代便是人心红利,善于俘获人心的门店将在这波红利中获益。

人心红利与造就流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用户运营的重要性。对于烘焙门店来说,不确定的永远是环境,确定的是你的经营理念,坚持用正确的用户逻辑,才能赢得不确定的市场。

可以确定的是,流量没有消失,还在门店附近。而门店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让用户进店的理由。

全球烘焙指南官方群

进群与烘焙零距离接触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