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言的要點
(一)
初步學習文言,不要目標太高。最好先看比較近代的作品。清代離我們比較近,所以清代的文章風格、詞語習慣不少是今天還通行而且適用的。明代的文章就有些不很平正的,宋代的文章又嫌太古了些。至於唐以前的文章,實用的價值更少,初學的人在這上面費功夫,是不需要的。但若對近代文言作品能夠瞭解而不感困難,那時再推廣到比較時代遠一些的文章,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充自己的眼界,那是有益的。
一般的文章選本總是先古代而後近代。當然古代的文章傳誦得多,而近代的文章,往往不被人重視。不過從學習的角度來說,開始時最好多注意時代較近的。
(二)
學習文言,應當注意的事大約有三項,一是虛字的使用,二是整篇的結構,三是字眼、詞藻、典故等等。三項之中,最基本的還是虛字的使用,那就是怎樣從語氣表達曲折的意思。
我們用到文言的時候,無非是心中有一番要說的話,既不能三言兩語說清楚,也不宜於過分直率簡單,而必須有放有收,有反有正,恰如分寸,宛轉動人。這就完全靠虛字的使用恰當得神了。所謂虛字,包括以下幾種:一是詞與詞之間的聯繫,沒有這個就不能成句。二是句與句之間的聯繫,沒有這個就表達不出完整的意思。三是一層一層反覆闡明的聯繫,沒有這個就不能將話說得盡情盡理,動人之聽。
每一種虛字,在實際運用的時候,相互配合起來,就能傳出不同的神情,神情生動,就達到了作文章的目的。
因此,虛字的使用雖然有語法的規律管束著,但不能全靠死的語法規律來掌握、學習文言的,應當從整段整篇來體會,看看所表達的神情是如何,是激烈的還是和緩的,是嚴肅的還是輕鬆的,是愉快的還是悲傷的,等等。
實際上,如果能體會到這些,不覺得有什麼隔閡,那就說明進一步的學習沒有困難了。
(三)
關於文章的結構,雖然過去一般講古文的人十分注重,其實這倒是比較不難明白的事。所謂結構,也就是說,怎樣提出一個中心,怎樣推論,怎樣結束。然而決不能說每篇文章開頭一定要有個帽子,然後一步步推論下去,最後要回顧前面作一總結。這種公式化的概念,不但無益於學習,而且阻滯了靈機,浪費了光陰,大大降低學習的效果。
如果從形式上來談結構,好文章總是變化無窮,不為形式所拘束的。如果從意味上來談結構,那麼,只要懂得上面所說的虛字的使用,就已經明瞭文章得得轉折層次,文章有轉折有層次,不就是它的結構嗎?
附帶說一句,過去評點文章的人總是用朱筆將該分段落的地方作一小畫,表示以上是一段,以下另換一意,名為「勾股」。這是讀文章時值得採取的方法,注意一篇文章的轉折點,也就等於學習了它的結構。
(四)
字眼、詞藻、典故等等本來是次要的事項。但在今天說來,學習文言的人在這方面往往感覺不熟習,也不得不多加注意。
首先,既是文言,一般口頭語的語詞是不能用的。而且,文言與口語的語法兩樣,所以也不得不用文言中習用的語詞來配合。試設一例。比如說:我是他的表兄弟。文言不能生硬地改成:吾為彼之表兄弟。必須就上下文的關係而改作:吾與彼為中表,或:吾於彼,中表也。這些詞語用得合式不合式,往往是初學的人所遇到的一個難題。解決這個難題,只能倚靠多多接觸文言,慢慢養成習慣,恐怕沒有簡捷的方法。
這裡所提到的詞藻、典故,並不一定是說像駢文那樣豐富華靡的詞藻、典故。但在實用的文言中畢竟有些不可或少的要求。比如同樣的字不宜一用再用,必須變換一些。舉個淺近的例子。比如寫信的套語:欣悉尊體綏和,曷勝欣慰。重用一個欣字,不獨詞藻太貧乏,語法也有不妥。那欣慰改成快慰、忭慰,就好多了。詞藻的變換也不能全靠同義語。凡意義相近的詞彙,細辨起來,仍有輕重緩急的差別,使用得分寸恰合也是有必要的。至於常用的典故,用得恰當,可省去許多周折,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活潑,也是文言中顯著的特色。這些都有必要自己留心學習。
(五)
任何學問智識不能離開讀書。讀書若沒有適當的方法,也必至勞而少功。
古人對讀書方法有不少有用的啟示。但在今天說來,卻不一定都是適用的。因為我們今天的要求與古人不同。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不能執一不變。比如古人往往強調精讀熟讀,其實精讀熟讀是為已經有相當基礎的人說的,並不一定是入門的好方法。
作為一個初學的人,最好是訓練自己快讀的能力。不拘什麼書,儘量用高速度閱讀,在短期間內發現其中最感興趣的部分,聽其滑過,是不妨的。凡是古書都不會絕無字句上的困難,初學的人更不用說了。假如每逢不懂的地方都要尋根究柢,非解決不放過,那就一輩子沒有幾部書好讀了。其實只要懂那可懂的,不懂的暫不理會,收穫就已經不少,讀書的作用也不過如此。用這樣的方法去讀書,才可以提高效率,擴大成果,書為我所用而不至我為書用。
一部書經過快讀以後,即使吸收其中一部分,當然印象不會很深,不能鞏固。這也是不足慮的。讀到其他的書,又遇到同類的部分,自然會加一層鞏固。經過相當時間,也許再重讀那第一部書,那就更加一層鞏固了。所謂精讀熟讀,就是這樣積累而成的。若誤認抱一部書死讀才是精讀,那未免過於呆滯了。
至於作為一個專門學者,那麼,他是不能求速的,有些書不僅要精熟而且要鑽研深透。這又當別論。但是作為一個專門學者,他也仍要廣泛閱覽,仍要從自己的興趣發展。如果首先不能發現自己的興趣,任何事都不會成功。
(六)
這裡可以介紹一個練習文言的方法,就是寫日記。
過去學作文總是學作論說,這是不合實際的。論說非有學問見解不能作,當然不是初學的人所具備的條件。何況這是在舊時代裡考場用得著的,今天又有什麼用處呢?在實踐的生活中那有用論說文的機會?光陰耗在這上面,是不值得的。
在今天的條件下,莫妙於借寫日記作練習,因為日記可多寫可少寫,可專寫一事,也可連寫若干事,可合也可分,可記事也可抒發感想和議論。絲毫沒有拘束,也不至艱於下筆。吸收了什麼新的東西,就可以隨時使用出來,日積月累,自然用之不竭了。
開始練習日記時不妨自己以意為之,及至下筆能夠不感困難,即是興趣提高的時候,這時可以看看前人的日記,作為借鏡。最好的日記範例是陸游的《入蜀記》,他每日說記的事豐富而有條理,文字兼有暢達、生動、美妙之長,語法習慣代表近代的一般文言,而又饒有典雅氣息,這些都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至於近百年來的名人日記,出現的不少人,由於他們的環境身分,各有不同的意圖,雖然都可以擴充智識,卻不適合初學的人閱讀之用。
所謂古文
「古文」兩個字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意義。我們現在所說的古文,則是指與現代語體文相對的一切文言文。事實上,在五四以前,幾乎一切正式行用的文章都是用文言寫的,從上古一直到五四前的一個時期,在漫長的年代中,儘管文體經過很大的變化,在今天看來,都算是有別於現代漢語的文體。所以都可以加上「古文」的名稱。
當然,用文言寫的不一定都是好文章。但是在舊時代裡,著名作家們所寫的,有不少精湛卓越、不可磨滅的作品,非但可供我們今天的師法、借鑑,而且事實上我們一直受到這些作品的影響,其中有些詞彙、成語、語法以及修辭技巧,都還在日常應用的語文中活生生地繼續使用著,並沒有完全遠離我們,所以值得欣賞、學習,汲取其優點。
作為一個文體來說,古文的名稱起於唐宋。因為當時流行的文體,大部分是追求華靡形式的,語法也不很嚴格。通過幾個先進作家的創導,直接採取了漢以前比較樸素的風格,加以變化,使其條理暢達,簡潔有力,這種文體,名為「古文」。雖然名為古文,實際卻含有革新的意義。由宋到明清,這種古文的影響逐步加深加廣,為文學界所普遍接受,雖然仍舊名為古文,實際已經是比較符合時代要求的文體了。不過當時也還有兩種文體不屬於這個範疇。一是駢體,在美文方面仍然通用,一是制藝,在科舉考試中是必須使用的。所以在那時代,古文別於那兩種而言。
這種從唐宋以後興起的所謂古文,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主要部分,因而必須有清晰的認識。
▍本文摘錄自 瞿蛻園、周紫宜 合著《文言淺說》一書,配圖來自網路,特此說明。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國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