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梨花,在清明前后含泪绽放
白居易形容杨贵妃:
实际上,“梨花”这一绽放在春天的花儿,在古诗词中,却经常带有感伤色彩。
个中缘由呢,墨酱做了一些功课,分享给大家。
首先,开放的时节让梨花“清冷”。
梨花一般在寒食清明时节开放,而清明要回乡祭祖,寒食多冷雨,因而诗人借梨花抒发思乡之情。
钱起的《下第题长安客舍》:
漫天纷飞的梨花,恰逢寒食节,身在异乡的诗人便有了思乡的情绪。而梨花,无疑就是一种感情的催化剂。
岑参在《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寄呈李兵部》也有:
也是见到梨花表达春去而不能归家的伤感。
而梨花生命极短,一经风雨便容易飘零,给人一种薄命之感。加上梨花是白色的,古代讲究的人家是不会把梨树种在特别显眼的地方的,因为白花不太吉利。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有
悼亡诗词中有不少就是借梨花来伤美人的红颜薄命,如元稹的《离思五首·其五》:
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以春光比喻曾经的美好时光,用梨花凋谢来指代爱人英年早逝,不写悼亡而悼亡之伤自现。梨花意象所具有的伤悼意义,对纳兰容若的显然产生了影响。
白居易用“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杨贵妃哭泣的样子其实没毛病,正史记载杨贵妃在马嵬驿香消玉殒,而《长恨歌》里的杨贵妃后来化成仙子,才有了“梨花带雨”式的哭泣。并且,即便成为了仙子,杨贵妃依然是孤立无援的。使用梨花这一意象,正是杨贵妃悲惨命运的映照。
其次,睹花本就容易伤春。
日本学者青山宏有一段分析说:“为什么有伤春、惜春之情,这是因为春天原来是一个快乐和美丽的季节,人们希望它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但是春天的消逝是那样的无情,而且最明显地表示春天消逝的就是落花。”
讲真,敏感的诗人见到春天的任何一种花都能愁绪满怀,不独对梨花如此。李后主不都说了么,
而梨花的花期又很短。在清明寒食前后盛放,再过一段时间,到了暮春,梨花凋零,长出果实,就让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浮生若梦。
李颀的《遇刘五》:
看到今年新开的梨花,遇到故人,想起曾经的快乐时光,于是生出许多伤感。只恨太匆匆,时间过得真快。
苏轼有一首《东栏梨花》:
很明显,诗人因为见到梨花而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但后两句也能看出诗人对人生有很通透的思想,便能从失意中得到解脱,而且可见其坦荡的为人。这很苏东坡。
最后,“梨”的谐音,赋予梨花怀人的愁。
“梨”与“离”谐音双关,因而梨花往往会与别后相思有关,特别是分别了很久很久的那种相思。
唐代戴叔伦的《春愁》中有
罗邺的《春闺》:
纳兰性德《清平乐·风鬟雨鬓》中有:
以上,大抵是梨花作为感伤之花的情形。
不过作为一种花,梨花也因其洁白美丽被诗人赞赏。
所以岑参把梨花比作雪花,
梨花本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在诗人笔下不仅摇曳多姿,而且寄托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