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随笔】解密武汉黄鹤楼诗的两大谣言

张文宏:所有零号病人的报道,都是在骗人

援鄂医疗队暂缓离鄂

湖北“零增长”背后

为什么不敢说眞話?

两人偷情导致全城被封!网友:绿一个人,封一座城…

解密黄鹤楼诗的两大谣言

【原创:为之】

“抗疫”战以来,造谣、信谣、传谣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看来谣言这东西是伴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共生共灭,此消彼长的。特别是当今网络的助力更使谣言弥漫于社会各空间,想躲都躲不开。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即一个谣言,如果不被人信,不被人传,那这个谣言也太小儿科了。而有一种被精心打造的谣言,不但信谣者众,而且传谣者广,甚至可能成为穿越千年的不朽经典。

诸位如果不信,请看笔者试举一例。

今天“抗疫”战的焦点在武汉,武汉的地标性建筑是黄鹤楼,而黄鹤楼的命脉在唐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楼以诗存嘛!好!我们今天就从有关《黄鹤楼》诗的两大谣言谈起:

谣言一、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辟谣前,我们还是简要的介绍一下《黄鹤楼》诗。

黄鹤楼,因为唐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成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典故,恐怕不需要我赘述了。而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诗也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也不必诠释了。现在我还是先把这首诗附在这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为便于说明起见,先介绍几个有关名词。

在我们目前有关黄鹤楼诗的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首句都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这样,该诗的前四句就连续出现了三个“黄鹤”和一个“白云”,学界一般将之称为“黄鹤三叠”,此所谓“黄鹤三叠传天下”(也有称为“三鹤一云”的)。

而实际上该诗还有另外的版本,它的首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按照这个版本,它的的前四句则分别有两个“黄鹤”和两个“白云”,学界一般将之称为“双鹤双云”。

那么《黄鹤楼》诗的前四句到底是“黄鹤三叠”(“三鹤一云”),还是“双鹤双云”?笔者说不算数,有实证为据:

就目前所看到的所有唐代版本中,《黄鹤楼》诗的首句都是“昔人已乘白云去”,没有例外。及至五代、宋、金、元、明历朝诗学文献的大多选本,《黄鹤楼》诗的首句依然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而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近代考古发现的的证实。人们从敦煌石窟中收藏的唐代手抄本中发现它的原句也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而不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所有这些都实证了崔颢的原诗就是“双鹤双云”,而不是“三鹤一云”。

那么“三鹤一云”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主要源于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他全然无视仙人乘“白云”和乘“黄鹤”是两个不同的道家传说,想当然的认为“昔人”不应该“乘白云”,而只能是“乘黄鹤”才合理。就凭他一锤定音,在他编著的《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中将首句改为现在的样式“昔人已乘黄鹤去”。由于他位高才重,时人也只有附和的份了。但这以后的唐诗选本还是以“双鹤双云”为主“三鹤一云”为辅的,及至清代大学者沈德潜的《唐诗别裁》的照单悉收,特别是衡退居士的《唐诗三百首》等唐诗选本都完整承袭了“三鹤一云”说,致使“三鹤一云”版的《黄鹤楼》诗被固定下来。而“双鹤双云”版的《黄鹤楼》诗也就此从唐诗选本中销声匿迹。

这以后,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为“双鹤双云”说背书。

如以点评名著著名的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金圣叹,更是罔顾原句为“白云”的事实,极力点赞“三鹤一云”说:

“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

明明原来是“双鹤”,他能凭空捏造成“三鹤”并雄辨出首句非“黄鹤”不能尽意——全凭一张大嘴!

金圣叹之所以指鹿为马,除了他没有正视原著为“白云”的事实外,还因为他根本没有搞清为什么只能是“乘白云”而不能“乘黄鹤”。殊不知,“乘白云”、“乘黄鹤”分属两个不同的成仙传说,二者都源于道家思想。而《庄子》《天地篇》中句:“夫圣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极有可能成为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的用典的直接依据。

另外,于金圣叹质疑的

“且使昔人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浅显者。”

恰恰相反,“黄鹤楼”得名“最浅显”的成因并不是“昔人乘黄鹤”。“黄鹤楼”实际上是由其楼最初所处的“黄鹄矶”演变过来的。而由于古代鹤、鹄不分,所以“黄鹄楼”逐渐演变成现名“黄鹤楼”。

就连纪晓岚这样的大学者也因为没有搞清这种关系而非议“双鹤双云”,他是从诗的起承转合关系推理的:

“改首句'黄鹤’为'白云’,则三句'黄鹤’无根。”

其实崔颢《黄鹤楼》诗的前四句是出于用韵的需要采用了“逆叙”的手法。并不是说“昔人已乘白云去”才“此地空余黄鹤楼”。而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才“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同理,也正是因为“昔人已乘白云去”,所者才会有第四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里,或许有人会质疑:既然“昔人已乘白云去”,哪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呢?不知纪晓岚是否如此推理的。但如果你细究的话,就可以看出“昔人”“已乘”的只是某一片“白云”,而其所对应的是“千载空悠悠”的“白云”。显然,这种交叉衔接的手法使“双鹤双云”得以各自“有根”,无缝衔接。而如果第一句没有“白云”,则第四句的“白云”便无“根”,有乖转承之理。

所以施蛰存先生在他的《唐诗百话》中对此四句的对应关系的划分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

“昔人已乘白云去——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本身的格律来否定“三鹤一云”说。按照七律要求,其首句的平仄应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昔人已乘黄鹤去

如果逢单字节可平可仄一般不论外,那么逢双字节的第六字“黄鹤”的“鹤”是仄声字,明显的破律了。当然如果诗意需要的话,这种破律也可以通过下句的相应位置的“黄”字补救(诗界一般将之称为“拗救”)。但我们应该看到第三句的“黄鹤一去不复返”是六连仄,又一次破律,还需要再次“拗救”。这是一般诗人在创作中都力求避免的。而崔颢作为格律诗较成熟的盛唐期诗人,我们可以从本诗中看出他极强的格律意识。所以我们很难理解崔颢作这篇较工整的格律诗时会反复出律,反复“拗救”。

所以,即便从这个角度说,也只有将首句恢复为“昔人已乘白云去”后,《黄鹤楼》诗才可称为一首较工整的七言格律诗。

总结、

一、“昔人已乘黄鹤去”是为谣言无疑。其真实原版为“昔人已乘白云去”。

二、造谣者: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他在其编著的《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中,擅自将“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

三、信谣者:是包括金圣叹、纪晓岚直至当代的众多学者。由于他们的极力推崇,使“黄鹤三叠”说成为当代《黄鹤楼》诗的定式。

四、传谣者:宋以后的历代唐诗选家,特别是流传较广的《唐诗别裁集》的作者沈德潜和发行量最大唐诗版本《唐诗三百首》的作者衡退居士。

谣言二、李白在黄鹤楼因为崔颢的《黄鹤楼》诗“废笔”、“敛手”了吗?

在有关崔颢《黄鹤楼》诗的诸多传说中,最有名的是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为崔颢的《黄鹤楼》诗绝倒,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后投笔而去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进一步演化为“哲匠敛手”、“太白废笔”(新建的“黄鹤楼公园”就有“搁笔亭”纪其“胜”)等明褒实贬李白的方式拔高崔颢,使黄鹤楼得以籍《黄鹤楼》诗的美名成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但是,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可惜只能与谣言为伍:

首先,这个故事没有任何实证依据。因为自从《黄鹤楼》诗被选入唐《国秀集》起,遍翻唐代有关文献和学术著作都没有李白在黄鹤楼上“敛手”相关史实的任何记录。

据传,李白在黄鹤楼“敛手”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好家伙,上联非癫即狂的可以,下联则毕恭毕敬的离奇。可惜,我们遍翻历代各版本的李白诗集,也找不到这首“搁笔”诗。

那么这个“搁笔”的故事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最初是由元代的辛文房在其所作的《唐才子传》中依据宋代民间故事演绎的。市井之谈,不足为凭。而将野史类的传说作为史料,则是极不严肃的。

另外,李白所作的黄鹤楼诗也打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脸。因为就目前所能印证的是,李白至少有四首直接写黄鹤楼的诗(这还不包括他在不少诗中提到过黄鹤楼):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江夏送友人》、《鹦鹉洲》等都是写黄鹤楼的名篇。而最为有名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特别是前一首,李白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丽句”(蘅塘退士语),使黄鹤楼之景和诗人之情融为一体,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其艺术成就并不亚于崔颢的《黄鹤楼》诗!

实际上,李白不存在在黄鹤楼“敛手”的可能。因为如果李白在黄鹤楼时见到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废笔”,那就无法解释他的这几首黄鹤楼诗。

那么,为什么这些凭空生出的失实故事能够进入学术平台呢?我以为除了上文所提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著名诗论家严羽的推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严羽在其所著的《沧浪诗话》中,罔顾崔颢原作前两联传承上的缺陷(已在前文论及),妄下定义:“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既然为第一,那么其他唐代诗人当然都不能和崔颢比肩了。幸亏唐代高于崔颢的一流诗人大多没有登临过或者没有写过黄鹤楼方面的诗,只好把板子打在正好与黄鹤楼有诗缘的李白头上了。所以,“哲匠敛手”、“太白废笔”一类传奇故事的诞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后作一个补充说明:关于崔颢的《黄鹤楼》诗,除了“唐诗七律第一”的说法外,另外还有李白在黄鹤楼“敛手”后在南京摹仿崔颢的“三叠黄鹤”而创作了《凤凰台》诗的故事。对此,本文作者都是不敢苟同的,但考虑到这不属于“辟谣”范畴,所以就不准备在这里评论了。希望以后能另文探讨。

总结二、

一、所谓李白黄鹤楼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纯属于史无据的谣言。

二、谣言源自元代的辛文房在其所作的《唐才子传》。

三、历代唐诗注疏学者的背书实际上起到了信谣传谣的作用。

综上所述,从对历史负责的角度出发,应该恢复崔颢“双鹤双云”原版的《黄鹤楼》诗。另外也应该还原李白在崔颢的《黄鹤楼》诗前“敛手”故事的民间传说性质。

(注):本文写作中吸收了当代学者罗漫先生的研究成果,《黄鹤楼诗案的千年偏误及其学术史的警省意义》。特此声明。

2020-3-23为之并识于广缘斋

作者简介:为之,作为一名“三无”作者,本人仅以旧作联自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