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长江汉水一样流动的生活 是不会任意被抹掉的
方三勤请我为她的摄影集写序,我很纠结,但不能推辞,原因很简单:她所拍摄的汉口的老街老巷,尤其是汉正街、长堤街是我的出生地,是我的成长地,是我生命中永恒的血肉相连的记忆,是我的祖辈父辈还有我的孩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在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浪潮中,大部分都消失了。刚开始,我曾经带着自己的孩子,赶快去看这些老街老巷老房子,赶快向它们告别。
有时,碰巧赶上正在拆迁,现场让人倍感心痛无奈,只能在废墟里去捡一些残砖破瓦,搬回家中;有时发现了文物,例如山陕会馆的墙角地界碑是我发现的,后来无偿捐献给了汉正街博物馆。旧城改造原是要将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适应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但是,在拆迁浪潮中,有些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名单的建筑,映刻历史肌理的老街小巷也被大刀阔斧地拆了。我曾经呼吁、呐喊,在许多公共场合慷慨陈词,但是,个人的呐喊只能是孤独无助的呐喊。
汉正街博物馆保存的石碑。田联申摄
在这样的嘈杂喧闹中,方三勤悄悄地默默地出现了,一点也不显山露水,一点也不张扬高调。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爱,对保护老城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出于为即将消逝的老城老街老巷老行当的人文关怀,为历史、为未来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方三勤以一己之力,开始了她的摄影创作。为了更加方便的去拍摄,去记录,她甚至将工作调到了拆迁办公室,这样的认真执着,这样的人文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我曾经对方三勤说,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我曾经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是武汉这座城市迫切需要做但是很少有人做的事情,是历史与未来需要做的事情。现在,你做了,不但坚持做了下来,而且,还做得这么多,做得这么好,了却了我个人的一个心愿,也给历史与未来一个可视的念想。为此,我要向你致敬!
这篇序言,就是我的致敬。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有幸先睹为快,沉浸在方三勤的纪实摄影所创造的独特世界里。她的纪实摄影,以女性敏锐而有温度的视角,将镜头对准了人,对准了那些生活在这些老街老巷里的平凡的普通的原住民,对准了老街老巷所沉淀下来的浓郁的原汁原味的生活。
她的每一张片子,都是有故事的,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是生活的一个鲜活的瞬间,都是人生一个难忘的时刻,时光好像被一只上帝之手定格,成为一种见证,一种永恒。那些看似随性的照片,其实是摄影家价值观与审美观最坚实的基石。那些平凡的农民工,那些扁担,那些修车的,搽皮鞋的,捏糖人的,炕米粑的,那些裁缝,皮匠,剃头匠等等,都是活的老城,活的老街,活的老巷,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才是方三勤最关心的,最在意的。
于是,我们通过方三勤的镜头,几乎是零距离的接触到这个城市最深层的肌理,最真实的内核。我们那么真切地看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正在拆迁的废墟边,那么悠闲地打扑克,仿佛宠辱不惊,其实早已麻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怀抱着丈夫的遗像,躺在杂乱的旧居里,等待拆迁;一个孩子在喧嚣的集市上做作业,一个石墩就是他的书桌;还有更多的人,故土难离,依依不舍地向自己熟悉的老家最后一次告别。
方三勤的作品,就这样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如此现实,如此真切,甚至如此苦涩,那些坚硬的东西仿佛不可抗拒,但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那些在命运面前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的老百姓,那些长江汉水一样流动的生活,是不会任意被抹掉的。方三勤的这部摄影集,是一曲悲壮的历史挽歌,同时,也是这个城市历史的最好的见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高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手机拍摄极大普及的时代,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图像大爆炸的时代。在每天数以亿计的大众图像中,我们的日常生活被一丝不苟的或者一丝不挂地被记录,那些美味佳肴啊,那些明星琐事啊,那些豪车豪宅啊,统统被记录,被传播。但是,很少有人去想到为那些即将消逝的历史,包括自己的故乡,自己的老家,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根,用图像做一个记录,留给后人。
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不知道故乡是怎么一回事了。就像我们现在,只能通过照片,去看老北京的城墙,将来的孩子们,也只能通过那些珍贵的老照片,去寻根,去重新认识过去的武汉。那个时候,方三勤的照片,方三勤的摄影集,将是认识发现老武汉一个绕不过去的图文书本。我相信,我们的子孙后代会研究,会反思,会庆幸,更会感谢:幸好她拍摄了这些珍贵的图料!
是为序
董宏猷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方三勤作品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