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代药赋
夏禹铸先生所著的《幼科秩镜》,其中有篇《推拿代药赋》,其内容乃是通过对小儿手穴的推拿来治病。他非常重视补泻的结合,强调勿补泻太过,造成不好影响。涂蔚生曰∶此赋为推拿治病之概略,颇关紧要。学人必须记忆纯熟,方可胸有成竹,不致误用。上三关在小儿左手(旧法推拿,提倡男左女右,新法推拿则是无论男女均取左手,以下均同,不再赘言),从拇指后的手腕前侧侧上推到肘部,一般两岁以上小儿推3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400次或200次。依药性来说,可散寒邪以发表,根止盗汗而固虚。退下六腑是指从小儿左臂肘关节后侧向下直推到腕部(推上三关是向上推,而退六腑则是向下推,方向切记不可错)。一般两岁以上小儿推3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400次或200次。从药性看,利六腑之涩结,清肺肝之大热。一般需高热达40度以上者方可采用,40度以下者不宜采用,若用有腹泻之厄。在左手手掌掌根上端用冷水旋推旋吹为水底捞月,可以用9次。依药性来说,可解心热,清肠热,故可用来退高热。在左手掌后总筋中线用冷水随吹到洪池(小臂前侧),可以用9次。从药性看,可泻大肠之火,用来退热与治小儿便秘。5、大指脾面旋推,味似人参白术;泻之则为灶土、石膏。小儿左手大拇指为脾土,顺时针方向旋推是补法,直推(向大指外)是泻法。一般两岁以上小儿可推300次,年长及年幼者可酌情推400次或200次。补法推之,可补五脏,安神定魄,除邪益智,止汗,除湿,可用来止泻。6、大肠侧推虎口,何殊诃子炮姜;反之则为大黄枳实。从左手食指侧推到虎口,中为补法,从虎口侧推到指尖是为泻法。一般两岁小儿推200次,年长或年幼者酌情推300次或100次。补法,生津润肺,疗滑泻,也可除肠胃之寒泻,故补法可用来止泻。泻法,消积除久滞之痰,也可下淤血,涤肠胃,通闭结,故泻法可用来治便秘。7、涌泉右转不揉,朴硝何异?一推一揉右转,参术无差。涌泉穴在小儿足底部,脚掌三分之二(后侧)与三分之一(前侧)交界之处,在涌泉穴向右转(即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揉,是为泻法,推一下,揉一下,再向右转动是为补法,一般可以81次。8、食指泻肺,功并桑皮桔梗;旋推止咳,效争五味冬花。在小儿左手无名指旋推为补法,直推为泻法。一般两岁小儿可推300次,年长或幼者酌情推400次或200次。补法,可补气强阴益精,润肺去痰,定久嗽之壅喘,可以用来止咳嗽与平喘。精宁穴与威灵穴在小儿左手手掌与手腕结合处,前后侧各有小隙,以拇指与中指拿紧即成,一般用来急救小儿休克。肺俞穴在脊柱肩胛骨环形之中点,离脊柱约五分处。从药性看,可去风痰,去惊风痰吐之苦,拿住肺俞穴,一般用来小儿休克急救。所谓黄蜂入洞,乃是屈小儿无名指而揉外劳宫(此穴在手背三、四指指后寸许处)。依药性而言,去风寒与止痛,可用之治外感头痛、头晕。可捧耳摇头左右摆动各9次。生地黄除心火与肺、胃解热;木香辛温,去邪避毒,强心少梦,可以用来降热与解毒。大敦穴在足大拇指与二指后不到五分处,鞋带穴在足内处踝前侧系鞋带之中点。为制惊之用,一般用来急救小儿休克。15、后溪推上,不减猪苓泽泻;小指补肾,焉差杜仲地黄。从小指指根向上推是为泻法,利水通灵而补阴不足,此种推法可通利小便。在小指指面直推为补肾法。滋阴益精气,强筋骨,用来治疗肾阴不足与遗尿,一般两岁小儿可以推300次,长年或幼者可以推400次或200次。从药性看,化湿开胃,醒脾止泻,辟秽和中。可以用来治呕吐、泄泻。此法,可除寒止痛去风,利小便。用来止腹痛与利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