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FALL优秀学员 | 在坎坷中前行,“学渣”的UPenn养成记
“学渣”的UPenn养成记
Yuan Le
武汉理工大学 建筑学
托福: 94
GRE: 310+
自我评价:妥妥的学渣一枚,我觉得我的生活重心一直都不在学习上,所以在设计和出国的道路上也是坎坎坷坷,但是依然感恩自己的遭遇和经历,感谢碰到的每个人。
OFFER(截至目前)
宾大
MSD-EBD
WUSTL
SCI-Arc
UVA
| 关于申请 |
申请历程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活泼跳跃的人,在很多方面都不是一个普世标准的好学生。在国内大学读了五年建筑,感觉这边的建筑教学充满了同质化和去棱角化,可能是我的本科学校并不是很出色的建筑名校,所以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培养一个将来在设计院素质过硬的画图员,而不是一位可能改变建筑行业的建筑师。当然我并没有觉得这种教育方向有任何问题,毕竟成为建筑大师的几率太低了,但是我觉得不太适合我,我想去国外了解国外的建筑教学或者建筑业是什么情况,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在与父母家人商量过后,他们也认可了我的选择,于是我开始计划出国留学。
大四上学期我来到了LAC,下学期开始就陆续开始准备作品集了。前几个月进度非常慢,这也是希望大家也能引以为戒的地方。整个准备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准备。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本科做设计时都是老师给了任务书等按部就班的来做,在这种准备出国留学的作品集时,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国外院校对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所以我拖了很长时间,甚至一度想GAP,在那段迷茫的时候,LAC的王霞老师和邓老师一直都支持我,给我很多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他们。
现在我已经拿到了UPenn、WUSTL和UVA的offer,目前来看我还是会选择宾大,当然最后的选择会综合全部的offer再和老师,家人商量之后作出决定。原因的话当然首先它是藤校,建筑系也是名列前茅,我自己在参数化设计或者参数化思维的能力不强,希望能去到宾大补充自己,再就是我对 Environmental Building 的专业前景比较看好,觉得是将来的建筑行业趋势,所以暂时倾向选择宾大。当然,我也听学长学姐说了宾大学习比较辛苦,希望我可以跟得上哈哈。
画图中去看了一部日本的动画电影,空气之子,把自己的桌面也换成了这个,感觉特别阳光,有元气。希望大家也能元气满满。
语言准备
我在语言考试上真的吃了太多亏了。我自己觉得可能是我有点自视过高,我的英语水平不错,所以一直都没有重视托福和GRE考试,尽管我很早时间就开始准备了,但是我托福和GRE考的次数真的是怀疑人生,最后的冲刺时间,我还在同时准备托福,GRE和作品集,因为同时要准备三个,那段时间真的是手忙脚乱又“生不如死”,最后也只拿到一个不怎么高的分数。
我相信很多同学英语水平都不错,肯定比我最后的分数要高,但如果你和我一样一直考不出来的话,我的技巧就是要缩短准备周期,提升短时间内的学习强度,最好是在大二大三的寒暑假,利用一个假期的时间刻苦学习把分数考出来。没有语言成绩的压力,在准备作品集的时候会更游刃有余。
| 关于作品 |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一个老旧厂房改造设计,从我大四的一个课程设计改变而来。
项目思路
这个项目和很多同学做过的项目的出发点很相似。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老旧的工厂会在新的城市空间产生差异。老旧的厂房建筑肯定是不符合现代生活的建筑需要和建筑审美,但是在这里成家立业的一代人的有关这个工厂的回忆和生活碎片却是最值得我们去保留和纪念的。
从这个点出发,去分析这里的人群分布,人们的情感和需求的变化,延伸到建筑从工厂到新建筑的一个转变。
项目亮点
这个项目我从对一对在这里工作然后退休,生活了三十年的夫妻的采访入手。分析了他们几十年以来,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变化,保留他们对工厂最珍贵的回忆,以新的需求作为工厂的改造目标,再保留工厂原有的一些建筑元素。让一个老的厂房建筑,在新的时代,对新旧不同的人群都有适应性。使得这个改造建筑不会那么突兀地,快速地融入到这里人们的生活中。
Q:你是如何看待建筑设计的?
A:我认为建筑设计就是一个讨论人和空间关系的过程,我自己是很在意这个方面。我认为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空间感受都是为了使用者的活动便利或者情感共鸣。脱离了人际关系的建筑空间是缺少色彩的。
Q:平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A:平时的时候我喜欢看电影,一些艺术电影也看,娱乐商业电影也看,差不多每周都会去电影院。我觉得很多时候,电影艺术和建筑设计有一个共鸣的地方,就是都是导演或者建筑师去安排一场观众或者使用者的旅行,只不过电影的更强烈一些,浓缩在两个小时内,而建筑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的一个绵延的变化,我喜欢在电影中感受情绪的变化,可能这也是我设计中在乎的方面吧。
对了,作品集和申请做完之后,经过爸妈同意,我买了一只布偶猫,也算奖励或者纪念这段时间吧。他叫啵啵,已经半岁了。
Q:在LAC学习这段时间有什么收获吗?
A: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吧。我觉得经历是最难得的。
一开始我是从一名同学那里知道的LAC,正好在大四的时候邓老师来我们学校宣讲,后来又和邓老师聊了很多。我觉得LAC的方式我比较喜欢,很多专业的老师可以选择,并且也有各种考核机制,而且师资力量真的很出色。
我的导师是王霞老师,是哥大的一位老师。为人和蔼可亲,而且会从我的观点中提取有用的点来深化,帮助我一步步的完成设计。但王霞老师也相当“严厉”,每次给她看图的时候我都心惊胆战的,不过老师每次给我的回复信息量都很大,并且是非常有用的建议,我从王老师教给我的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真心感谢王霞老师。
在我做作品集迷茫无助的那段时间,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方向,是他们陪我走完了这一段路。我现在拿到了一些Offer,可能心态会好一些。但是我当时真的是抱着有书读就好的心态去做的。在一个个痛苦的画图的夜晚,可能还在想着下周下下周的托福、GRE考试怎么办,真的是很苦的回忆。现在过来了就希望以后的自己可以更好的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更加努力刻苦吧。
Q:有什么想要分享的经验之谈?
A: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有几点吧。
Q:有没有想要感谢的人?
图文来源:Yuan Le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最新资讯
制图教室
建筑声学与Pachyderm模拟系列教程:
竞赛速递
海外分享
名师专访
软件小讲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