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港督说:香港最大的业主是华人
本文选自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简明香港史》
主编:刘蜀永
作者:刘蜀永,香港史专家、香港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香港通志》副主编、岭南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全面、系统、权威的香港史中文著作,香港多次重印再版
带你认识香港历史的真实面貌,收录数十幅珍贵历史图片
涵盖史前至1997年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领域
十九世纪下半叶,香港商业贸易获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受世界经济形势和整个国际环境的制约,经济时有波动。
1860年代,英国由于割占九龙半岛南端,完全控制了港九间的维多利亚海港,进一步确立了转口港的地理优势;同时,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署后,中国沿海和长江沿岸增开了十多个通商口岸,为香港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因此,香港对内陆的贸易呈不断增长之势。
进入187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交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贸易周期缩短,资金周转加快,香港作为远东的海上交通枢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益见重要,转口贸易获得明显的进展。但1873—1875年间香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萧条,诺顿公司、琼记洋行等老洋行宣告破产,1874年汇丰银行甚至宣布付不出红利。
1880—1890年代,除1880年代少数几年因汇率涨落不定,投机盛行,经济一度不振外,其余年份发展趋势平稳。
以香港对华转口贸易为例,1880年中国内陆进口货值的37.1%和出口货值的21.3%由香港转运。1885年,上述比重分别上升为39.5%和24.4%;1890年,分别为56%和37.8%。香港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1898年,在香港结关的外贸船舶共1.1万艘,总吨位计1,325.2万吨,比1860年分别增长3.8倍与8.5倍。英国在香港转口贸易中仍占优势,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它表明香港转口贸易对英国的依赖性已经减少,其服务对象趋向国际化。
1899年的维多利亚港(图片来自于Wikimedia Commons)
这一时期的转口贸易,照习惯分为远洋、中国沿海、内河(珠江)及帆船贸易四类。进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中国农副产品(如丝、茶、大豆、植物油、烟草、皮革、羊毛等)、特产(如瓷器)及中国需要的工业品(如棉纺织品、石油、水泥、铅、铁等)。大部分进口货物用于转口。
鸦片仍是进出口货物的大宗,但工业制品所占的比重已增大,本地也有部分工业品如纸张、蔗糖、水泥、缆绳出口,这是与1840—1850年代的商品结构不同之处。
中国内陆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由于贸易不平衡,香港对内陆年年巨额出超。香港可供出口的本地产品甚少,因此,这种出超实际上是西方国家的对华贸易出超。但香港处于居间地位,从中获益匪浅。
华人经济迅速增长,到1870年代末1880年代初,在商业、转口贸易和房地产业方面已拥有不容忽视的实力,这是本期香港经济的重要特点。
据统计,1876年香港缴纳房地捐(俗称差饷)最多的20人中,西商占12人,华人仅8人;1881年年纳房地捐最多的20人中,华人增至17人,西商仅怡和洋行等3家。
1880年港督轩尼诗报告说:香港最大的业主是华人,香港外国银行发行的通货极大部分掌握在华人手中,港府税收的90%由华人负担。
港督轩尼诗(图片来自baike.com)
著名学者王韬也说,“昔之华商多仰西人之鼻息”,“近十年以来,华商之利日赢,而西商之利有所旁分矣”;“凡昔日西商所经营而擘画者,今华商渐起而预其间”。足见华商在香港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大。
面对激烈的竞争,从1870年代起一些号称“商业大王”的大洋行不得不考虑调整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开拓新的领域,把业务重点从产品交易逐渐转向航运、金融、工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到1880年代末,西商的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生产性投资及借贷资本的输出有较大增长,昔日的“商业大王”已转变成新的财阀。
这是十九世纪后期西商的一大特点。香港较大的企业,如造船、电力、煤气、水泥、制糖等,都掌握在为数不足一打的大洋行手中。
以怡和洋行为例,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之交,与它有资本关系的企业已增到二十余家,其活动范围不仅包括流通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不动产与制造业。此外,怡和洋行还积极从事对华政府贷款。1884年中法战争前中国的一些大型借款,几乎都是由它与汇丰银行等贷放的。
为加强对华铁路实业货款,1898年怡和洋行与汇丰银行合组了中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