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微创植骨术后的骨吸收

股骨头坏死病因繁纷复杂,病理变化多样,治疗各有千秋,但最终的目标是相同的:提高坏死区骨质密度,维持股骨头外形,以减轻疼痛,保持关节功能。

微创植骨手术对正常血运破坏小,不易发生神经合并损伤,对肌肉影响小术后功能恢复快,医生欢迎、患者容易接受。同其他植骨手术存在的类似之处在于,术后一旦发生骨吸收,就意味着股骨头增加塌陷、失败的风险。

如下述病例:

男,34岁,右侧股骨头坏死,既往有十余年抽烟、饮酒史。
箭头所示区域为骨密度减低区
术前CT检查,外侧有囊性变
核磁共振可见广泛骨髓水肿
核磁共振可见广泛骨髓水肿
-----
-----
病情分析:
1.34岁,股骨头无明显塌陷,保头为治疗原则;
2.从CT、MRI看,骨密度已经明显降低,首选植骨修复;
3.广泛骨髓水肿预示塌陷可能性高,术后需长期拄拐以降低风险;
4.外侧柱囊性变区域为塌陷高危区域,手术修复可降低塌陷风险,但微创修复难度大;

2016年10月术后:

股骨头内死骨清理彻底,植骨充分
手术切口小,铰刀带出骨质回收利用
术后2个月的X线片
术后5个月的X线片

术后5个月的X线片显示,陶瓷骨颗粒棱角“圆钝”,整体植骨区骨密度提高,陶瓷棒周围间隙模糊,说明股骨头骨修复良好。

术后16个月的X线片

术后16个月的X线片显示,股骨头外侧柱低密度区更为清晰,蛙位股骨头略不圆,推测骨修复仍未结束、活动量过多,股骨头内局部不稳定,并产生了微塌陷。

术后21个月的X线片
术后33个月的X线片

术后21个月、33个月的X线片显示前景不容乐观,形势进一步严峻:股骨头软骨下出现节裂影,植骨核心区域骨密度进一步下降。

骨吸收是让植骨医生最郁闷的事情!!!

应对措施:

加强药物治疗、限制负重保护、多骑自行车,辅助冲击波治疗,建议病人注意高钙食物摄取、多晒太阳等。

术后39个月的X线片

术后39个月X线片显示形势好转:股骨头软骨下骨节裂影消失,关节面更加规整,植骨核心区域骨密度减低区明显缩小,整体骨密度得到改善。

重要时间节点的X线对照:

小  结
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仍未明了,因而其修复机制仍在探索中;
出现大面积的密度降低,植骨为较为理想的选择;
任何保头治疗都要为远期可能的关节置换留点退路:尽可能保护周围软组织,减少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尽可能减少供骨区的破坏,避免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骨修复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拄拐时间、体重、烟酒不良嗜好、营养状况、阳光照射、接骨续筋药物、适度的负重锻炼等。需要结合自身身体特点,骨坏死状况,骨质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医患合作制定妥善的康复方案。
丢拐标准
连续至少6个月以上,具备以下情形:
患髋关节持续地疼痛缓解或无痛;
X线所见植骨区已模糊、病灶区骨密度持续升高或骨小梁线条清晰;
MRI所见骨髓水肿基本消失或动态观察区域稳定。
仍在完善,有待补充,请谨慎参考

附:微创陶瓷棒研究小组部分研究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参考阅读: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难治?

【股骨头坏死】大腿根儿为什么这样痛?

Trueta:成年男性股骨头的血管解剖

股骨头塌陷 ≠ 关节置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