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琦善
中国传统史书,往往注重人物评价。对于许多持“二元论”的人来说,皇帝自然有明君与昏君,臣子自然就是忠臣与奸臣。具体到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时期,正好也有合适的一对,他们是林则徐和琦善,忠心耿耿的林则徐在禁烟中功亏一篑完全是由于当朝中还有一个大奸臣琦善从中作梗。
影视剧中的琦善
琦善到底奸不奸呢?这本是一时半会儿说不清的事。琦善出生于满洲贵族家庭,可谓根红苗正。他18岁正式授官,此后虽偶有波折(因治水失宜被革职,但很快开复),仕途基本上算是畅顺。他29岁时就独当一面,做上了河南巡抚。41岁时更是升任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琦善已经是一等侯爵、文渊阁大学士、直隶总督,官居正一品。可以说此时的他位极人臣,圣眷正隆。张鸣先生认为“他对于禁烟,实际上是激进派”,“在天津,他的禁烟成绩相当可观,曾查获鸦片13万两。”(《开国之惑》)这样的一个人会不会出卖本民族利益,进而出卖清政府呢?我们在这里不做探讨,大家可以参阅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里面有很详实的辨析。
赵丹饰演的林则徐
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考中进士,在长达二十年宦海生涯中也是一路平步青云,由浙江道员、江苏巡抚一直做到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锐志兴利除弊,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赏识。
作为汉人的林则徐在当时的满汉官员中口碑很好,确实有他过人的一面。说林则徐中国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倒也大致不错。他是当时的官员中第一个到澳门探访,并认真地收集澳门的新闻报纸,从中了解西方的情况的人。他第一个购置了一艘外国商船,从而了解西洋船只的状况,并进行了登船的作战演习,同时,他也为虎门炮台,购置了新式的西洋大炮。但林则徐毕竟是与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对抗,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与琦善的“作梗”没有多大关系。
林则徐毕竟是文人出身,囿于当时的环境与条件,他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改善广东的水师,不懂炮台之间的火力配置,也不知道在虎门炮台增强防护设施。所以,在大批的英军没有到来之前,林则徐管辖的水师在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小型战舰的交火中,就已经屡次吃亏了。
林则徐被免职之后,并没有立即离开广州。当奕山和杨芳的大军来到广东前线的时候,实际主持战事的老将杨芳对林则徐很尊重,几乎言听计从。虎门失守关天培殉难之时,林则徐依然在广州。此后,林则徐也没有立即被发配新疆,他还被派到浙江前线,辅佐当时的靖逆将军奕经对英作战。在广东和浙江,林则徐殚精竭虑谋划了火攻。可惜,林则徐不是诸葛亮,英国人也不是曹操,一排排装满火药和引火之物的木排,被英国人轻易化解掉,连一个洋人也没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