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钢铁产业专题:欧洲钢铁工业重组经验及借鉴意义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

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不再独占钢铁生产大国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钢铁生产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全球钢铁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其发展战略做出了新的调整,如大型钢企实施跨国合并、关闭低效率产能、在环保和成本的压力下改变生产流程等。本专题将刊登涵盖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在宏观经济、政治环境、产能、产量、需求、成本、贸易措施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之前报道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宏观经济形势支撑秘鲁钢铁业前景良好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多重因素导致土耳其钢铁业面临挑战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韩国钢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借鉴意义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哥伦比亚钢铁产业前景看好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国外钢铁产业专题:墨西哥钢铁产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4月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并提出2018年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是其中的要点之一。一直以来,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行业内也出现了大量兼并重组的案例。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钢铁工业在不同时期的企业重组目的、重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以及重组后的效应。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

一直以来,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放眼全球,钢铁行业出现了大量兼并重组的案例,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美国、欧洲、日本钢铁工业都经历了兼并重组的过程,而根据发生时期的不同,兼并重组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

以欧洲钢铁工业为例,20世纪70年代,重组的主要原因是遭遇到经济危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而进入新世纪,钢铁企业的重组更多地是为了增强竞争力,确保长期盈利能力。其实危机时刻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欧洲钢铁工业重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助于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

1欧洲钢铁工业重组回顾

1.1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

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的轨迹(图1)。

1)黄金时代(1945-1974年):欧洲钢铁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严重摧毁,但从1946年到1973年享受了黄金时代,粗钢产量从不到3000万吨增长至1.8亿吨。这主要是由战后建设、制造业繁荣和其他主要用钢行业发展推动的。

2)产能过剩和重组(1974-1988年):欧洲钢铁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后的几次大规模重组,各国政府和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削减过剩产能并减员,从而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3)私有化和重组(1988-2008年):私有化和整合伴随钢铁工业开始走向现代化。英国的私有化始于英国钢铁公司(Brit ish St eel Corporation)的出售,随后是西欧其他钢铁企业。整合从国家层面转移到欧洲地区层面,最终走向全球层面。现在,欧洲有三家大型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和塔塔钢铁欧洲公司。目前,蒂森克虏伯已经和塔塔公司完成了整合塔塔钢铁欧洲地区产能的工作。

1.2欧洲钢铁工业的重组历史

欧洲钢铁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增长了30年,然而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钢材需求见顶,钢铁行业经历了漫长、艰难且代价高昂的重组过程。这一重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重点不同。第一阶段是在重组开始时,国家提供财政支援。第二阶段是削减产能和裁员,这一阶段是产能削减、工人下岗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最大的时期。此外,这一阶段为进一步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外部经济条件改善了,而自由化计划也就位了。最后阶段关注的是所有权的变化,由英国钢铁工业发起,然后是巩固和合理化。这是在重组期间欧洲钢铁工业的概况。随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钢铁行业的重组意味着采取具体措施来平衡钢铁需求和供应。危机结束后,钢铁行业再次进行了持续的重组。

2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发展背景

2.1制度安排

在黄金时代,钢铁被视为一种战略产品。随着《巴黎条约》和《罗马条约》的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于1951年4月18日成立,并于1952年7月23日生效,以管理煤炭和钢铁行业,实现和平、统一、繁荣的欧洲为目的。这个条约的有效期到2002年持续了50年,会员国包括联邦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到1954年,几乎所有的煤炭、焦炭、生铁和钢铁的贸易壁垒都已在ECSC的成员国中消除。

这是欧洲首次提出一个普遍具有约束力的关于煤炭和钢铁工业发展的超国家协议。ECSC规定了有关投资和财政援助、生产、价格、集中度和劳动力流动的准则。当宣布出现明显的危机时,如生产配额、最低价格和进口限制等紧急措施可能会在ECSC的钢铁工业中实施。

2.2粗钢产量和产能扩张

在战后重建、制造业繁荣和城市化的推动下,欧洲钢铁工业从1946年到1973年大规模扩张。一般来说,1974年欧盟15国的粗钢产量是1946年的七倍。在世界上的份额只有31%多一点。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是四个最大的生产国,其中前联邦德国粗钢产量从1946年的不到500万吨至1973年超过5000万吨。

相关数据显示,在ECSC最初的六个国家中,钢铁工业的投资从1952年的5.447亿ECU(欧元诞生之前所依托的欧洲货币单位)增加到1973年的26.200亿ECU。这六个国家的粗钢产量从1957年的6300万吨上升到1973年的1.45亿吨。可见这期间投资、产能和粗钢产量的扩大是欧洲前所未有的。

2.3遭遇石油危机

在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一场意料之外的石油危机导致了1973年钢铁需求的停滞,也导致欧洲钢铁工业进入转折点。因为石油危机导致了经济衰退,钢铁需求急剧下降,欧洲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钢铁工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对这些国家的进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在那个时候,许多专家,特别是来自行业的专家倾向于认为,这种危机是周期性的,市场状况在未来几年肯定会有所改善。基于这样的假设,更多的资源,比如资本和支持性政策投入到钢铁行业,导致炼钢产能反而增加。

3危机时期的应对措施

欧洲钢铁工业被迫对石油危机采取应对措施,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15年,从1974年到1988年。根据参与者和焦点的不同,可以将采取的措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1977年):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没有欧盟干预的国家内部支持;第二阶段(1977-1980年):这一时期主要以国家支持和欧洲分担干预为特征;第三阶段(1980-1988年):这一时期欧洲对危机进行更严格干预,是最长的时期。

3.1第一阶段(1974-1977年)

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持续,欧洲钢铁需求急剧下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铁行业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否则破产是不可避免的。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角度看,钢铁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在危机开始时,关闭工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可接受的。

为减少破产和工厂倒闭的风险,政府给予了财政支持,并将钢铁企业国有化。像欧洲钢铁协会Eurof er(1976)和经合组织(OECD)钢铁委员会(1978)这样的超国家机构是为了信息共享和探索可能的协调措施来应对这次钢铁危机而设立的。

从1974年到1977年,钢铁产能继续上升,而欧盟九国的粗钢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见图2)。

3.2第二阶段(1977-1980年)

在此期间,各成员国增加了对钢铁工业的投资,以使该行业在ECSC层面保持可行性发展,并于1977年推出一系列协调措施,以应对迅速恶化的钢铁市场。这些措施是由艾蒂安?戴维尼翁主导的,因此被称为戴维尼翁计划。首个戴维尼翁计划着重于三个方面:内部市场、外部市场和社会措施。在内部市场上,采取措施制定最低价格和生产配额,并禁止新增产能,同时采取措施控制进口价格和数量,并采取反倾销措施。虽然消除了过剩产能,但由于新技术,比如连铸的应用,欧盟和各成员国都努力通过重新培训被解雇工人、提前退休和转岗来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所有这些措施和决定都被指定用来控制供应和维持价格,并使钢铁企业得以生存。

然而,这些措施被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以最低价格体系为例,该体系于1977年首次推出,覆盖六种钢筋,随着市场的恶化,扩大到包括大多数带钢。至于生产配额制度,其在1977年是自愿性质的,但在1980年转为强制性。协调措施的基调和幅度的这些变化表明,共同体正在以一种更深入和更有力的方式参与其中。

关于这种分担计划也存在争议。反对生产配额和最低价格的是有竞争力的钢厂,声称这些措施剥夺了其竞争优势,理由是生产配额制度和最低价格制度会使生产向低效的钢厂转移,这就导致了高效率的生产者利润空间收窄甚至蒙受损失,从而无法为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投资。而且有分析人士认为,进口限制和最低价格体系也会给经济和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成本。

由于有许多反对意见,首个戴维尼翁计划执行不力,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有效。因而当危机更加严重时,不得不采取更多更严厉的措施。

3.3第三阶段(1980-1988年)

在此阶段之前,危机持续了六年。欧盟成员国政府或欧盟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未能如愿,这些措施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对危机的本质、钢铁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结构的逐渐变化理解得不够准确。随着危机的持续和恶化,公众和钢铁行业都认为钢铁需求不能回到1974年的水平,对当时的欧洲钢铁行业来说,更严格的再平衡措施是必要的。自1980年起,欧盟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援助的措施,即第二个戴维尼翁计划。1981年,欧盟委员会宣布这种危机为明显的危机。

一般来说,国家层面的援助分为五类,包括投资援助、对工厂关闭的援助、对持续运转的援助、紧急援助以及对研究和发展的援助。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关于“钢铁行业的工业变革和国家援助”的意见提出,对钢铁企业的援助只能在严格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然而,最初允许的援助种类几乎包括所有成员国已经向本国公司支付的援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种补贴守则只会使现有的做法合法化。只有逐渐的、对竞争最具破坏性的援助,如救援、经营和投资援助,才被完全禁止。

根据戴维尼翁在2016年4月18日经合组织研讨会上题为“欧洲钢铁行业重组”的演讲,欧洲生产商第二个戴维尼翁计划中获得国家层面的近380亿ECU资金支持,欧洲在五年内减少4000万吨钢铁产能,占比大约20%,其中230亿美ECU用于继续运营,120亿ECU用于改善目前的运营,20亿ECU用于工厂关闭,10亿ECU用于研发。

4 1988年之后的重组

1988年之后的阶段,欧洲钢铁工业呈现私有化和合并重组两个主要特点。1986年,原六个ECSC国家的私营钢铁制造商粗钢产量占整体的48%,但随着英国在1988年将其英国钢铁公司私有化之后,这一比例逐渐上升。私有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作为单一实体的抛售;在私有化之前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将一部分公司出售给一些预先选定的公司,另一部分出售给公共或商业化的股份公司。表1列出了在欧盟地区完成的十个主要的私有化案例。该名单显示,私有化进程始于1988年,即钢铁需求高峰后的15年,持续了10年。

在钢铁公司私有化之后,欧洲钢铁工业的整合进入到国家层面。2000年前后,原于齐诺尔钢铁公司(Usinor)、阿赛洛(Arcel or)和康力斯(Corus)开始整合,此后经过进一步整合形成欧洲的三大钢铁公司——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和塔塔钢铁欧洲公司。

5评价和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洲钢铁工业进行了重组。当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结束,钢铁需求已经达到了顶峰。国家经济的重点从工业部门逐渐转向服务业,工业部门本身也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昂贵的、艰难的。但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及时、有效的重组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可以节省资源并向新培育产业重新分配必要的资源,否则国民经济将遭遇更昂贵、更艰难、更漫长的转型过程。

国家重新定位后的钢铁工业对人们如何评价重组计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结构性危机期间,重组必然导致供需平衡、产能削减和裁员。然而,产能削减和裁员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重塑钢铁行业竞争力的中间步骤,并帮助行业适应内部和外部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德国抓住了劳动分工的机会,将制造业产品和活动扩大到全球市场,这带动了他们的制造业,进而提升了他们的钢铁工业。德国钢铁工业随着下游工业的发展而向前发展,而其他国家的钢铁工业无论采取何种重组措施也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

重组的结果如何?第一个和第二个戴维尼翁计划是在欧洲钢铁工业遭遇破坏性市场的情况下,采取了协调一致的措施来重新平衡供需,涉及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如ECSC、成员国、钢铁企业、工会。这两个计划有不同的优先次序,第一个计划主要是自愿、性质温和,如设置最低价格、生产配额和进口限制;第二个计划基本上是基于对钢铁制造商生存能力的评估和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来更加强硬、严格地推动产能削减和裁员。但这两项计划都将重点放在供应方面,减少钢铁供应,并努力促进欧洲钢铁行业的精简。

欧盟及其成员国都制定了社会保障网络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包括提前退休、工作调动、工作时间减少、自愿离职的激励措施,或给予下岗工人福利。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突破的因素也会导致就业减少。大多数国家的连铸比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大约20%大幅提高到80年代中期的80%以上。这种向新技术的转变自然减少了钢铁工业的人力,工业的整体生产力显著提高。

全球钢铁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重组过程,钢铁工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显著提升。当前,全球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挑战。OECD于2018年8月发布的《世界钢铁工业产能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钢铁产能总量为22.512亿吨,中东北非、亚洲等一些地区仍在进行或计划进行产能扩建项目。与20世纪70年代的西欧钢铁工业相比,亚洲一些国家的钢铁工业在技术、需求、产能和增长率方面发展不平衡。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处于峰值平台区,实施了去产能、清除地条钢的政策,并在推进重组计划;印度和东盟的钢铁工业处于扩张阶段,不时有新增产能的信息。预计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工业也将面临类似的挑战。

欧洲钢铁行业重组经验能否为亚洲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呢?如上所述,重组是一个长期、艰难、昂贵但却不可避免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和工业特殊性的结果。随着重组的开始,退出壁垒(社会壁垒、金融壁垒、环境壁垒等)和制度安排阻止了重组的及时启动和完成。从历史上看,钢铁工业对地方经济和民族感情都是特别重要的,它是纳税人、大雇主、大债务人。钢铁工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材料,任何经济体都不能突然失去这样一个支柱产业。

政府通过提供一个能够进行重组的政策框架,可以在不同层面的重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欧洲钢铁工业而言,欧盟委员会、欧盟成员国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对钢铁行业进行重组的指导政策。例如,欧盟委员会于1980年2月1日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决议No 257/80/ECSC,决定对钢铁行业施行援助,内容是:为确保共同市场的有序运作,要根据需求预测对钢铁产能进行调整,通过扩张、现代化和合理化改造提升钢厂竞争力,这一过程要有序推进,并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进行。

政府可以在重组过程中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在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钢铁工业重组经验中,制定了规则,建立了监督委员会。根据1996年12月18日的欧盟委员会决议No 2496/96/ECSC,制定了对钢铁工业的国家援助规则,内容是:为了确保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在研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平等获得援助,要根据现有情况进行评估等。监督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定期报告。

政府还可以在减少出口障碍、对产能过剩及时反应和减轻关停产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法国为例,采取了四项措施来减轻裁员带来的影响,包括提前退休、调岗、短期工和自愿离职的鼓励措施。就提前退休而言,50岁及以上的员工不得不离开公司,但不同年龄段的员工享有不同的待遇。例如,50-55岁的工人可以获得75%的工资;55-60岁之间的工人获得70%的工资;60岁以上的工人享有正常的退休金。法国政府支付了约90%的费用,欧盟委员会负担了部分费用。

在具有宏观经济条件和政府措施出台的有利条件后,在重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钢铁企业。在企业层面,钢铁企业要从关注销量转向关注价值,要专注于产品差异化和细分市场,这是至关重要的。奥钢联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公司已经从一个典型的传统钢铁企业转变为一个“非典型钢铁企业”,其产品不只是钢材,还包括钢铁技术和生产资料。其产品主要关注于汽车、铁路、飞机和能源工业等领域的高端市场,如优质薄板、轨道、轴承钢等。

除了专注于内部调整外,个别钢铁企业还可以对经济和社会的变化给予适当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连铸工艺在技术领域代表了一个大趋势,西欧的一些钢铁企业安装了这种新引进的工艺,在效率和成本管理方面,他们比同行们走得更远更快。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智能制造和其他颠覆性技术正日益受到钢铁行业的关注,而智能钢厂正在建设或开始生产。据报道,高度自动化、完全数字化的连铸生产线正在建立起来的,研究中心也在致力于开发更轻、更耐腐蚀、更高强度的钢。宏观层面,比如共享经济,也必将对整个社会和钢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拥抱大趋势,研究它们,并将它们与工业联系起来,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勇敢尝试并接受由大趋势所代表的新事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