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阅卷报告
高考作文题公布之后,网络上不断出现了对作文题本身的分析。某种意义上,这些分析是对作文题的写作思考。
1.立德树人成为凸显的作文考试目标之后
从2017年起,“立德树人”成为凸显的作文考试目标。2017年全国卷I的“中国关键词”、2018年的“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都是要求展示中国形象,表达理想信念和青年的责任担当;2019年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则要求从某中学学生的角度,表达对当前青少年劳动素养缺失的反思,目的是要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这一“任务指令”。
今年的作文题出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普遍叫好。经历过高考的中老年公民尤其认同这一题目,感觉它承载了较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又不乏现代价值的融通(他们并不了解题目的技术失误和考生写作的艰难)。这也反映出考试中心的设计者在谋求政治任务与文化素养、学科素养的兼容。
今年的作文材料和作文提示,赋予考生较大的立意空间,但从作文表现来看,存在罔顾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语境的现象,找不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的价值对接点,让人啼笑皆非。一些考生的答卷表现出无个性、虚假意识和强制阐释,需要老师能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注重思想的个性和思辨与信念的平衡。
2.套作、古今脱节与不恰当引用
考生作文的一个触目的现象是陡增大量套作。很多考生罔顾材料,不去分析材料的语境内涵,只是抽取材料中的一个话头,就抽象的议论“爱国(主义)”“奉献”“谦虚”“青年与国家”“平凡与伟大”“宽容”“成功”甚至“科技创新”。其中有些观念是符合材料含义的,比如“宽容”,它显然来自“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容”,有些则只是与材料沾边甚至完全无关。
套作的特点是主题脱离材料意涵而另构语境生成,或者完全没有语境借题发挥。比如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容”包含着对鲍叔能够察纳雅言,对管仲能够以德报怨、知人善任这些具体内涵,而“宽容”的意义也表现为彼此成就、实现霸业等历史政治意义。而抽象的论“宽容”多从道德修养、理解他人、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论。
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套作?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有些考生忽视了材料中“围绕材料展开讨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些提示,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当做了传统的供材料话题作文;二是对材料及其历史语境和现代启示无所感触、无法展开讨论,只好冒险套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忘记了自己——自己的“感触”、思考、体验等。(本博观点)
古今脱节的现象也反映出类似的写作困境。由于没有读过《史记·管仲晏婴列传》《论语》《左传》《国语》和《管子》等历史文献,也不能把握三人的精神品质在哪些方面有现代价值,只能强制联系和人为提升,比如由齐桓公的“大局为重”想到黄文秀的“胸怀贫困山区人民”、李文亮“身染重疴而心系患者”,或者把鲍叔的“甘居其下”推导为出于“爱国情怀”(汉儒有过这种意识形态阐释),而后在文末发出爱国倡议。
古今脱节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套作,或不得已的部分套作,大多数考生除了材料并无相关历史知识和文化积累(甚至材料中孔子评价管仲一语因为不懂而基本失效),无法“围绕材料加以讨论”,只能凭借考前准备的“感动中国人物”“抗疫”等素材来拼凑和发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评论者(明眼人)会表示“这个题目其实难写”的原因所在吧。
其实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考生完全不必强行联系现实。题目本来要求“围绕材料展开讨论”,在读书会上宣读发言稿,最适当的内容表现是在历史长河中领悟古人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个别考生或引《管晏列传》论管鲍之交,或引唐太宗魏征之君臣佳话比附齐桓公之重用管仲,或以庞涓妒孙膑反衬鲍叔牙知人,远比大多数考生背诵黄文秀樊锦诗等事迹来得充实和生动。
不恰当引用的现象在今年的阅卷中也特别醒目。引用如果准确而恰当,本来可以体现作者的语文素养和思想深度,而不恰当的引用只会徒增反感。今年考生在引用上不恰当,具体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完全脱离语境,引用的名言警句与前后文或主题不搭界,造成意思的断裂,主题的偏离,比如论说鲍叔“甘居人下”的品德时,突然来一句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论齐桓公胸怀大局时,用鲁迅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来升华。另一种是来自金句网站的一些心灵鸡汤似的假警句,如“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这用来形容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大为怀,合适吗?
一线报告: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考生写得怎么样?
3.呼唤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发展和完善人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运用到阅读、日常交流和写作等生活各方面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或“情境交际性”)作文的“硬核”就是批判性思维。因为一个有效的交际过程包括澄清问题、识别理由、正确推导、评估价值等因素,而这些正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议题。
以批判性思维来衡量,学生写“套作”就属于“无视问题的谬误”。材料要你讨论“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容”,你却泛泛的“论宽容”,便是无视问题所在了。又比如,很多考生写并列式的三个分论点,前后无关,横向发散,很多老师不知道错在哪里,听之任之不加纠正,从而成为年年屡见的现象。如果掌握了批判性思维原理,就能指出这是“主张的谬误”中的“不一致的谬误”,其中往往还含有别的谬误,比如在主张中使用比喻句的“含混笼统的谬误”,把不同概念当同一概念使用的“混淆概念的谬误”(比如将“宽容”置换为“不拘小节”)等。
这还只涉及问题的谬误和主张的谬误,如果以理由的谬误和推理的谬误原则来衡量,可以说,很多考生的文章彰显不出这种写作能力,甚至存在很多错漏的地方。中学语文老师具备批判性思维系统训练能力,并能在学生中开展这项训练,还是很重要的。
批判性思维明确写入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批判性思维”只是作为一个身份未定的形式概念被偶然提及,并不能预示批判性思维会在短期内得到应有的重视。
4.高考作文的转机
结合今年全国卷的几套作文试题、作为命题指南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湖南考生对全国卷I的考场反应来看,湖南的高考作文也让人看到些许转机。
首先是“评价体系”阐明了“一核”(考试目标)与“四层”(考试内容)、“四翼”(考试方法)的动态关系。从作文考试的角度看,考试形式将日渐贴合于内容,从而能够真正成为“内容的形式”,比如今年全国卷II的作文题“带你走近——”,就让“主持词”的形式与“文化认同”“审美情感”等内容有机统一起来,这样的写作也能有效的实现“一核”中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等多个目标。
全国卷I的形式和内容还略有割裂之感,因为读书会的发言稿形式要承载的是读书的心得体会,但材料内容却与考生阅读贫乏的事实形成矛盾,因而这一情境设定变得虚幻,发言稿的应用功能也大打折扣,考生不得不把读书报告写成传统的“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的议论文。但读书会的虚拟情境仍有现实意义,它强化了写作与阅读的密切关系以及个人觉悟与核心价值的辩证关系,对未来的作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其次,从考生的考场反应来看,今年的作文尽管同质化问题依然严重,但材料所提供的多元立意选择和主题毕竟产生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多种行文方式。事实上,今年写出一类卷(2.18%)的考生,基本上能够结合丰富的课外阅读,“围绕材料展开讨论”或者吻合历史语境加以讨论,行文比较活泼;特别是写出57分以上优秀卷的少量考生,往往读过《史记》《论语》《管子》等经典篇目,论述起来纵横捭阖、元气饱满,具有个性,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