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44 名士虞卿:为朋友,视名利如粪土

虞卿,战国名士,为人洒脱,才能出众,赵孝成王在位期间,曾担任过赵国的国相。

(图:影视剧中的虞卿)

虞卿第一次见赵孝成王,潇洒得简直掉渣。他脚踏草鞋,肩搭雨伞,径直走进王宫面见赵孝成王。还好赵孝成王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特别迂腐、特别讲究的人,要不然虞卿那副模样,恐怕当场就被轰出去了。不过,虞卿如此模样,或许也是在考验赵孝成王亦未可知。

不管怎样,虞卿总算与赵孝成王相见了。一番交谈下来,赵孝成王对虞卿的印象极佳,临别时赐虞卿黄金百镒,白璧一双;等到赵孝成王第二次见到虞卿,便封虞卿为赵国上卿,位同国相。

当初商鞅前往秦国应聘,前后跑了三趟,才被秦孝公任用。虞卿仅见赵孝成王两次,便被封为上卿,可见虞卿的才能该是如何出众。当然,这样比较不科学,我们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那么,虞卿的实际才能如何呢?

据史料记载:在长平之战初期,秦将王龁多次打败廉颇,赵国损失了几员战将。因此,赵孝成王召来楼昌和虞卿计议说:“我军初战不利,都尉战死,我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战,你们看怎么样?”

楼昌主张向秦国议和,对此,虞卿并不反对。但就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与秦国议和的问题上,虞卿考虑得更加深远。

他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但是否和谈的主动权控制在秦国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要击败赵国军队呢?还是不要呢?”

赵孝成王回答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了,肯定是想要击败赵军。”

(图:虞卿舌战楼缓)

既然秦国的意图是击败赵国,那么,在战场形势有利于秦国的情况下,赵国提出议和,秦国怎会轻易接受?所以,虞卿认为:赵国应该派出使臣带上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楚、魏两国贪图贵重珍宝,一定会接纳赵国的使臣。如此一来,秦国听说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必定会怀疑赵国试图联合天下诸侯抗秦,从而感到恐慌。这样,和谈才能进行。

求和谈判,必须有足够的筹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和谈前夕,作战的双方反而会投入更多的兵力,战斗反而会更加激烈。虞卿的主张,可谓暗合这一谈判原则。但遗憾的是,赵孝成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后,便派郑朱先行到秦国去运作联系。

秦国接纳了郑朱,赵孝成王又召见虞卿,问道:“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见了郑朱,您认为怎么样?”

虞卿说:“大王的和谈不会成功,赵军必定被击败。郑朱是个显贵之人,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会把此事向天下诸侯大肆宣传。于是楚、魏两国误以为赵国已经向秦国求和,就不会再出兵救援大王。秦国知道天下诸侯不救援大王,那么和谈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

后来事态的发展,正如虞卿所料。应侯范雎果然把郑朱来到秦国求和这件事,向前来祝贺秦国获胜的诸侯使臣们大力宣传,却不与赵国和谈。赵国因而错失天下诸侯的援助,赵军在长平大败,邯郸被围,为天下所耻笑。

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准备派赵郝赴秦国订立和约,允以割让六个县。

虞卿问赵孝成王,秦国进攻赵国,是因为疲倦了自行撤退呢?还是余力尚能进攻,由于钟爱赵王而不再进兵了呢?

赵孝成王说:“秦国想灭掉赵国已是不遗余力,现在当然是因为疲倦了才退去。”

虞卿说:“秦国用全部力量来进攻它不能得手的赵国,疲倦了才退去;那么大王您又把它力所不能夺取的地盘献上,实际上帮助秦国来进攻自己。明年秦国再来攻打赵国,大王您就没救了。”

赵孝成王被虞卿这么一说,心里犹豫,尚未拿定主意,恰在此时,楼缓来到赵国。

楼缓原本是赵国人,在赵武灵王时期当过赵国的大臣,后来投奔秦国,实际上成为了秦国的高级间谍。但当时的赵孝成王并不知情,他见到楼缓,就与其商议与秦国议和之事。

楼缓代表秦国利益而来,自然主张赵国赶紧割地求和。

他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互相征战,最终得利的却是其他诸侯国。现在赵国不如马上割地给秦国,一方面安慰了秦国,一方面使各国疑心秦、赵之间已达成默契,不敢再算计赵国。不然的话,各国将借着秦国的怒气,趁着赵国的疲惫不堪,群起而瓜分。赵国就要灭亡,还谈得上什么对付秦国!

楼缓的主张表面上看好像有道理,但赵国如果按照楼缓的话去做,不仅会向天下诸侯暴露赵国的怯懦,引起天下诸侯的猜疑,也无法满足秦国的贪婪之心。因此,虞卿赶紧又去求见赵孝成王,指出楼缓阴谋诡计的危害。

接着,虞卿提出自己的主张,与其向秦国割地求和,不如拿这些土地去贿赂齐国。他认为,齐国是秦国的世代仇家,齐王一定不会等到赵国使臣告辞就会答应出兵。因此,赵国虽然割地给齐国,却可以从进攻秦国得到补偿,而且,赵国这样做,也向天下表明,赵国尚有所作为。

虞卿最后说:“大王如果以此先发制人,那么大兵还未开到边境,就会看到秦国派出使臣带着丰厚礼物,反而来向您讲和。那时再答应秦国的讲和要求,韩国、魏国知道了,一定会对赵国刮目相看,于是大王您一举而与三国结下友好,和秦国交涉也就主动了。”

赵孝成王这次终于听从了虞卿的建议,派虞卿去见齐王,与齐国商议联合对付秦国。虞卿尚未回国,秦国果然已经派使者来到赵国了。楼缓见此情形,只好逃离赵国。赵王因此封给虞卿一座城市。

以上两事,足见虞卿之才能。他不仅对形势洞若观火、预判准确,而且心思慎密、谋划周全。然而,令人颇感诧异的是,虞卿如此睿智,竟然也曾意气用事,为了朋友,宁愿放弃赵国相位,把功名利禄当粪土。

(图:虞卿救魏齐)

此事与范雎有关。范雎本是魏国人,在魏国国相魏齐门下做事。有一次,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有才华,便赐给范雎美食与珍宝。须贾回到魏国后,向魏齐打小报告。魏齐怀疑范雎出卖了魏国的国家利益,因此下令群殴范雎,把范雎打得半死后扔到茅坑里,让宾客在范雎身上拉屎撒尿。

范雎侥幸不死,辗转来到秦国,成了秦国的丞相。秦昭襄王听说自己的丞相曾经所受的屈辱后,想为范雎报仇雪恨。此时,魏齐已经被范雎逼得逃离魏国,躲在平原君赵胜家里。于是,秦昭襄王便诱骗赵胜去秦国,把他扣留,然后派使臣对赵孝成王说:“不得到魏齐的人头,我决不放你的弟弟赵胜出关。”

赵孝成王为了从秦国赎回平原君,派兵前往捉拿魏齐。魏齐无可奈何,走投无路,只好去找虞卿。

当时,虞卿已经是赵国的卿相,功名利禄唾手可得,但当魏齐找上门来请求救助时,他竟二话不说,扔下赵国相印,义无反顾地陪同魏齐一起逃往魏国,想借助信陵君魏无忌的帮忙逃去楚国。

他们逃到魏国,信陵君也十分为难,没有立即与他们见面。魏齐非常悲愤,想当初他也是堂堂的一国之相,如今却被迫东躲西藏,于是便自杀了。

虞卿辞相救魏齐,虽然最后以魏齐自杀收场,但此事足见虞卿为人之洒脱,对朋友之肝胆。真名士,够风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