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玫瑰花
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疏调解郁汤》系列的第五期。我们就从疏调解郁汤的第五味药玫瑰花继续给大家介绍了。
玫瑰性味甘、微苦,温。归经归肝、脾经。
玫瑰花是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玫瑰花始载于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历代本草如《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正义》《本草再新》等均有所收载。玫瑰花具有行气活血、开窍化淤、疏肝醒脾的功效,现主产于山东、甘肃、安徽、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

玫瑰名称考证:
《二如亭群芳谱》曰:“一名徘徊花”。《广群芳谱》花谱:“玫瑰一名徘徊花”。有关玫瑰花的名称,古书记载较少,这两本均有“徘徊花”之名。到了近代,祖国医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医药书籍大量出现,玫瑰花的有关名称更加丰富。《浙江中药手册》注:别名:“红玫瑰,笔头花(杭州),湖花(嘉兴)”。《河北药材》注:“别名:赤蔷薇花”。《山东中草药手册》注:别名:“刺玫,刺玫菊(青岛、烟台)、刺玫塔(昌维)”。《安徽中草药》注:别名:“红玫瑰、红花刺木苔”。《河北中草药》注:别名:“玫瑰”。《现代实用中药》注:“异名赤蔷薇”。基源考证古代本草记载的玫瑰花来自蔷薇科,如《广群芳谱》花谱:“灌生细叶多刺类蔷薇,茎短花亦类蔷薇,色淡紫者蒂黄蕊瓣,白娇紫色芬馥有香有色,入茶入酒入蜜,栽亦肥土长加浇灌,性好最忌人溺,溺浇即萎。燕中有黄花者稍小于紫,嵩山深处有碧色者。”《本草纲目拾遗》曰:有紫、白二种,紫者入血分,白者入气分,茎有刺,叶如月季而多锯齿,高者三四尺,其花色紫,入药用花瓣,勿见火。
《浙江中药手册》注:本品为蔷薇科玫瑰的花朵,栽培落叶小灌木,枝间多刺,高1米。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夏开重瓣红色花,单生或成数朵,花梗短,有绒毛,花托似壶有刺,果实扁球形,砖红色,其花有特殊香气。
《河北药材》注:属蔷薇科,为小灌木。自生于山野,茎直立,高2~3尺,枝间多刺,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有锯齿,叶柄有托叶,夏季开紫红色花,有香味,花落后结长圆形果实。
《山东中草药手册》注:玫瑰,蔷薇科。落叶直立灌木,茎丛生,多分枝,表面灰褐色,密生绒毛,刚毛及皮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边缘有细锯齿,在总叶柄基部有2片叶状托叶,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梢,紫色至深红色;花萼5片,两面均有灰白色绒毛,外面还有多数棕色圆头腺毛;花瓣多数,单瓣或重瓣,香气很浓;雄、雌蕊多数,包于圆球状的花托内,花期5~6月。
美丽的玫瑰花亦是国医大师张震的“疏调解郁汤”中的常用药物,其气味甘香,芬芳袭人,有柔肝散郁、行气活血、芳香开窍之效。常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满闷、乳房胀痛、气滞胃痛等。玫瑰花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所含挥发油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挥发油类化合物主要为芳樟醇、香茅醇、3-甲基己烷、4,5-二甲基辛烷、2-甲基庚烷等。
玫瑰花具体运用小提示:
1、玫瑰花总提取物局部应用可增加微动脉的血流速度,其作用与丹参相似但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心肌供血,具有扩张血管之作用,对心肌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2、玫瑰花水煎剂具有一定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玫瑰花提取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白血病病毒和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有抗病毒作用。
3、玫瑰花有一定的解毒和利胆作用,其挥发油可促进胆汁分泌,对改善肝炎恢复期及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期的症状有一定效果。
4、玫瑰花所含儿茶精类物质可用于放射病的综合治疗,并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5、玫瑰花含有高效抗氧化成分,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对衰老组织和细胞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6、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玫瑰花能够改善导致氧化应激的异常糖代谢,减少和糖尿病相关的自由基产生,并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减少与该病有关的氧化应激。该实验研究为玫瑰花用于治疗糖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美丽的春城昆明,说起玫瑰花,除了用作花卉装饰,作为药材入药之外,它还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在彩云之南各式各样的美食中都有出镜,要说最有名的,那就应该是“玫瑰鲜花饼”了,伴着玫瑰花的香味道扑鼻而来,露出粘腻微湿的馅料,咬上一口外酥里润,身心都能十分满足!除此之外还有玫瑰糖、玫瑰花茶、甚至玫瑰宴等等。可谓是把玫瑰花在美食领域发挥到了极致。
玫瑰可能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花卉之一了,或许是因为玫瑰开的热情而奔放,这种花朵被人们赋予了一种爱情的意义。每到情人节或是各种节日纪念日,总是少不了它们的出现,最终一种世界通用的表达爱意的花卉。
不过除了爱情,玫瑰在东西方文明中也还有其他含义,在我国,玫瑰则因其枝茎带刺,被认为是刺客、侠客的象征。
而在西方则把玫瑰花当作严守秘密的象征,做客时看到主人家桌子上方画有玫瑰,就明白在这桌上所谈的一切均不可外传,于是有了Sub rosa,“在玫瑰花底下”这个拉丁成语。英语的under the rose则是源自德语unter der Rosen,古代德国的宴会厅、会议室以及酒店餐厅,天花板上常画有或刻有玫瑰花,用来提醒与会者守口如瓶,严守秘密,不要把玫瑰花下的言行透露出去。
据说这是起源于罗马神话中的荷鲁斯(Horus)撞见美女——爱的女神“维纳斯”偷情的情事,她儿子丘比特为了帮自己的母亲保有名节,于是给了荷鲁斯一朵玫瑰,请他守口如瓶,荷鲁斯收了玫瑰于是缄默不语,成为“沉默之神”,这就是under the rose之所以为守口如瓶的由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