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城里话鲁迅

那年的深秋时节,我与太太来到了江南名城——绍兴,拜访了鲁迅先生的故里,领略了这座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风土人情。

没来绍兴之前,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似乎是比较肤浅的,只知道鲁迅,兰亭书法,绍兴黄酒。还有小桥流水,乌篷船,乌蓬去处是人家,是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更是诗话。来到 绍兴之后,才见其“庐山真面目”。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90年,越国即在此建都,至今已有2500年城建历史。2500年的风云际会,薪火传承,为绍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古代有开国之祖大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小书圣王羲之、王献之,大诗人谢灵运、陆游……。在近代,绍兴也是群星璀璨,留下了十分辉煌的篇章。一代伟人周恩来,文学巨匠鲁迅,鉴湖女侠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等许多名贤,无不名垂青史,为人敬仰。

如把绍兴的名人比喻满天星斗,那最亮的一颗当数鲁迅。鲁迅先生的作品让全世界认识了古城绍兴,让无数人对绍兴独特的文化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我也是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长大的,从小学至中学,甚至大学教材都有他的作品。百草园、三味书屋、长庆寺、土谷寺、咸亨酒店、恒济当等景点都是从他的作品中了解到的。在鲁迅先生的故里,可以体验到少年鲁迅生活、玩乐、就学、拜师、听长妈妈讲长毛故事、典当,以及“孔乙己”、“阿q”、“祥林嫂”诸人物活动的场境,还可以品尝鲁迅先生笔下涉及到的风味特产。

我们来绍兴,看景很重要,体验鲁迅先生笔下的美食更重要。到吃中午饭时间,古镇里到处是甜甜的饭香,闻到这淡淡的香味儿我们肚里的馋虫早按捺不住。出客栈,不远处就开了家“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大概去绍兴的人都会光顾,我们也不例外,怀着好奇的心情想去体验一下孔乙己生活和茴香豆的味道。一杯老酒一碗茴香豆在现代人眼里是多么的平常,然而在孔乙己的年代,这是不很平常的东西。孔乙己经常欠帐,这是科举制度造成的。现在科举制度消灭了,但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科举制度呢?现代的制度是否会造就新的孔乙己呢?美食之美在于味道,但千里迢迢跑来百年咸亨,即使坐在长条的凳上,那意境就让人回味,菜如何倒在其次了。老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是绍兴最正宗的一家,据说鲁迅书里的孔乙己真来过。小咸亨的太雕确实不错,不过是看着好,菜的口味却差也。

绍兴黄酒久负盛名,很醇很醇的,比一般的黄酒好象更浓,喝一口,甜甜的,让人欲醉不能。酒是很深的文化所酿成的。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改进他的酿造工艺,同样也不断体味着酒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喝着绍兴酒,我仿佛也成了很有文化的人。我的酒量有限,没喝几两,脸色也红润了,脚步也飘飘然了,说话也滔滔不绝了。但愿酒给人的是一种踏实,是一种坦然,是一种酿制后的淳朴。

鲁迅先生的笔下很少谈及绍兴的古典园林,其实绍兴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其知名度、观赏性、知识性要高于江南一般的私家园林。如山麓园林兰亭,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东晋王羲之曾邀约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于此,行修禊之礼。王羲之将这次雅集中诸人所作之诗汇为一集,并作《兰亭集序》,兰亭由此成为书法圣地。由于时间紧,我没有去兰亭,实为遗憾!也好为下次去绍兴有一个借口。沈氏园离鲁迅故里较近,我们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从鲁迅故里步行十多分钟就到。沈氏园是陆游和小婉也游荡过的园子,南宋才子诗人陆游题于沈园石壁的《钗头凤》词,才唱完的“红酥手,黄滕酒”,隔夜的窗下断肠却道是“世情薄,人情恶”,有如那朵断肠花的紫色,开在滴了泪水的雕花木窗下,这江南的风一吹,便把柔弱的两个人儿,吹得断了那段寸肠肝裂的情。

鲁迅是一个“世故老人”,他在世时间不长,五十多岁就英年早逝。但阅历丰富,看起来总显得十分苍老。他自幼历经事变,懂得人世辛酸以及炎凉的世态,由自卑与自尊两种心理所凝集,变得十分敏感,所以他虽不十分欢喜“世故老人”的称谓,却也只能自己承认的。

看过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赞词。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鲁迅先生的精神是永远不屈不挠,不自满,不自馁。鲁迅先生的精神能以不死,那就靠后起者也能死而后已的继续努力。我崇拜鲁迅先生,他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他的许多文章我都熟读了很多遍,其中犹以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记忆深刻,也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0)

相关推荐

  • 绍兴鲁迅故里(1)

    绍兴鲁迅故里(1)

  • 绍兴——鲁迅故里

    从沈园漫步出来,不远处就是鲁迅故里.一条不长的街道上分布着鲁迅祖屋.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在其中)和鲁迅纪念馆.先放几张街景吧. 多乎哉,不多也.我才知道茴香豆居然就是胡豆.

  • 浙江篇:绍兴寻踪(五)

    以前曾教过语文,至今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那段精彩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

  • 林壬栋║圆梦文集《知行合一绍兴行》

    圆梦工坊一场"知行合一绍兴行",从大禹到现代,从知行合一思想到学生社会实践,从王羲之到鲁迅,从三味书屋到乌篷船,上下五千年,时间跨度之长,横跨学科之广,采风范围之大,写作题材之多, ...

  • 绍兴鲁迅故里(2)

    绍兴鲁迅故里(2)

  • 怀古绍兴,跟着课本去旅行(叶平)

    浙江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古即为旅游胜地,素以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乡而闻名,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鲁迅故里.沈园陆游.兰亭王羲之- ...

  • 张广祥 | 绍兴游(上)

    [往期回读] 棋人棋事 扬州的"喊魂" 阴阳损 我亲历的一件医患故事 无法替换的经典记忆 绍兴游(上) 江苏省丁沟中学   张广祥 一年一次暑假,似乎总该出去走走. 去年黄山,今年 ...

  • “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鲁迅究竟想了几层?

    “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鲁迅究竟想了几层?

  • 绍兴七日 | 感受鲁迅

    雷声视角 前 言 古城绍兴,历史悠久,建城2500周年,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古城绍兴,名人辈出,毛泽东盛赞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众多的名人故居. ...

  • 相传绍兴城里飞来一座山,山上这座塔千年来守护着全绍兴人...

    来源丨月老 绍兴古城里的三座小山 撑起了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 府山,贵气而文雅 蕺山,坚韧有力 塔山,则充满传奇 BY 城西航拍小能手.暮春草.我是东北人 塔山,历史上曾有飞来山.怪山.龟山.宝林山 ...

  • 散文《绍兴归来话沈园》外一首 王礼民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1.散文<绍兴归来话沈园>外一首 王礼民 那年6月初,去宁波参加一个会议,路过绍兴,有幸去了一次沈园.沈园地处绍兴 ...

  • 陈振林旅行散文《北京城里寻鲁迅》刊《荆州日报》2019年7月25日

    木木文字 北京城里寻鲁迅 陈振林 去过好几次北京城,我进了故宫,登了长城,拜了天坛,游了颐和园,转了什刹海,还到史铁生先生的地坛公园去过,但是,我总觉得还缺少一点什么味道. 我想起了先生,鲁迅先生.鲁 ...

  • 陈振林旅行散文:北京城里寻鲁迅

    木木文字 北京城里寻鲁迅 陈振林 去过好几次北京城,我进了故宫,登了长城,拜了天坛,游了颐和园,转了什刹海,还到史铁生先生的地坛公园去过,但是,我总觉得还缺少一点什么味道. 我想起了先生,鲁迅先生.鲁 ...

  • 新知|民国时期绍兴有个鲁迅镇

    在绍兴有诸多以"鲁迅"命名的地名,如鲁迅路.鲁迅中学.鲁迅文化广场等.民国时期,在鲁迅故居一带就曾设立过一个鲁迅镇.鲁迅镇缘何设置,何时撤销?笔者对此进行了考证. 学界争议不断 1 ...

  • 原来,这些绍兴美食是鲁迅舌尖的乡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饮食往往寄托了旅人最浓的乡愁.从绍兴走出去的鲁迅,1927年在广州时,曾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深情地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 ...

  • 三国城里话英雄

                三国城里话英雄           文/郭文华 "三国城",坐落在风景旖旎的无锡军嶂山麓,风景秀美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