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舒伯特回归自我,李斯特“褪去”浮华——记张昊辰2021独奏音乐会
一场音乐会,
充满了对时代的回望,
对古典文化的致敬,
还有对音乐意义的探索,
在张昊辰个人在对今年音乐会作品的解读中,好像小张老师特别喜欢用“对话”这个词(更或是一种巧妙的音乐对比),让乐迷们耳目一新。舒伯特与李斯特的音乐对比,让今年的主题更为突出鲜明。在4月17号的见面会中,小张老师更加详细的为大家解读了这一场“对话”的亮点之处。
有关音乐会的构想
*以下文字为张昊辰4月17日江苏南京施坦威艺术中心访谈记录,部分文字表述有调整。
01
李斯特:“超技”≠“炫技”
首先,因为今年是李斯特诞辰210周年,剧院与演出方问我能不能弹一些李斯特的作品,所以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超技”练习曲的全套,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它是李斯特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作为所谓的“炫技大师”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钢琴技巧史上的集大成之作,但我觉得更关键的是,它同样也是李斯特钢琴艺术语言的代表。
其实李斯特其实被过度谈论了,作为那个年代的一个光鲜亮丽的演奏明星,(大家)都在谈论他如何炫技,好像“技巧”是他的标签,但实际上李斯特恰恰是想把“技巧”当做一种手段,来达到“超越技巧”的更高的目标。他的“超技”练习曲听起来好像是“超级的技巧”,但是我想把它解读成为“超越技巧”,它并不只是(单纯的)练习曲,而是它能够通过钢琴的这种技巧,达到更深一层次的目的。
我们去看李斯特的很多的作品,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会经常改编各种各样的作品,比如改编舒伯特的很多艺术歌曲,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不仅是改编已故的作曲家的作品,他也改编自己的作品,而且经常把自己的作品翻来覆去的改动,但是从来不改动他们的主题、旋律、和声、结构等内容,他只是改动里面的技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比如说“超技”练习曲,他15岁就开始写了,我们可以看到他15岁《鬼火》的原稿,一模一样的和声,一模一样的旋律,但是初稿的时候演奏出来却像是一首儿歌一样,然后在十多年二十多年过程中,反复的改动里面的织体、技巧,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听到的《鬼火》,他的其他的几首超技练习曲也在做一模一样的改编。“改编”对于李斯特来讲,就是如何让能够乐器挖掘出最为无限的想象力,而不仅仅(局限)是音乐中的和声、旋律等元素。这是才是他最特别的地方。
他并不是以一个纯音乐的立场去创作他的音乐,所以他不会轻易改编一首曲目的和声或旋律,所以我们听到的所有改编曲,其主题是一模一样的,他改动的就是里面的织体和技巧,仅此而已。因为他的重心是在音乐之外的地方,而不是在音乐本身,说白了就是他想让这个乐器激发听众的想象力。这才是李斯特在音乐史上无可取代的意义所在。他是第一位把音乐之外的人文想象、诗意的情怀、灵感等元素代入到音乐之中,让音乐试图去唤起这些内容、呈现这些内容。
我也希望通过他的“超技”练习曲给大家呈现的是这样一种体验,在我看来这样才是真正李斯特的追求,不是追求技巧能够多么的“吓人”,而是说他在乐器上面通过这些技巧手段,开发出来的音响景观,是多么的能够令人神往。
02
舒伯特:“内省”&与“私密”
其实选舒伯特的作品,是因为我在思考上半场用什么跟李斯特搭配,我就想到了舒伯特,倒不是两个人都叫弗朗兹。有一点很巧合,就是李斯特第一次创作“超技”练习曲时是1826年,我上半场演奏的这首舒伯特的G大调奏鸣曲也是创作于1826年,然后两年之后他就去世了。所以上下半场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年,但是风格却截然不同,大家可以更多体会到一种音乐上的反差和对比。
我选择舒伯特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音乐、性格跟命运跟李斯特都是截然相反、极端对立的。舒伯特不像李斯特那样光鲜荣耀,像明星一样,舒伯特的一生除却很小一部分维也纳音乐圈知道他,基本上可以算是默默无闻的。他死前还在给很多出版商写信问可不可以出版他的乐谱,但是出版商都没有给他回复,所以这种跟李斯特完全相反的命运肯定也会影响到艺术家本人的心境。因为李斯特是一位明星,所以他想到的总是会有观众,他的曲子总是有很强的观众感,他知道我这样弹是给一堆人听的;但舒伯特可能相反是一个“自言自语”的作曲家,他可能只作给自己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想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我觉得这是自然的一种周围的情境决定的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所以,如果说李斯特是一个“公众”的,那么舒伯特就是一个“私人”的。
我上半场选择这首舒伯特D894(G大调钢琴奏鸣曲),在我看来又是舒伯特最“私人”的一部伟大的钢琴奏鸣曲,因为说到舒伯特所谓的默默无闻,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因素,就是他是在古典乐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历史的阴影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他比莫扎特、贝多芬出生的都晚,但是却跟贝多芬几乎同一时期去世的(贝多芬1770.12--1827.03,舒伯特1797.01--1828.11),所以他面对着维也纳三杰的一种艺术影响,但他其实有是一个在自身的艺术语汇当中,又是属于浪漫派的,他是最早的一代浪漫派的代表,所以他一生都在这种古典与浪漫的两种风格中徘徊,特别是贝多芬的古典带给他的影响。
说到浪漫派,我们可以想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那是他最为天然的一种题材,也是他确立了艺术歌曲在后来音乐史上的地位,所以我们在他的很多奏鸣曲里面,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二元体制,一方面有最为歌唱的、纯致质朴的、旋律性的、浪漫性的舒伯特,一方面我们又能看到他在维也纳三杰的影响下,试图模仿、学习古典时期最为成熟的作曲技法(那种戏剧对比、弘大结构等),我们能看到这两种元素都在舒伯特的奏鸣曲中出现,所以你说这些奏鸣曲真的非常“个人”吗?未必!我们一方面看到很舒伯特的一面,又一方面看到可以作为“贝多芬的继承者”或者被影响者的一面。但只有这个D894里面,我个人认为他是在完全做他自己,这里面几乎没有很多古典音乐时期的影响,而就是舒伯特自己的一种音乐表达,用他最适合的旋律线条、最天然的一种心境,基本上没有什么戏剧冲突的作品。舒伯特天然的特性就是非常“内省”的、非常“私密”的,而在这部作品中,全篇都是这样的心境,虽然有一些戏剧性的段落,但是跟他其他的奏鸣曲相比,的确会少很多。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比较特别的地方。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这部作品的原因,因为在我看来,它最能够代表舒伯特在钢琴作品中最独特的精神气质。
有关乐迷提问的部分,在这里转载了一段微博乐迷的文字,有关辩证的哲思,古典乐迷总会给人带来惊喜。人在忘我的时候,也是最自我的时候。
有关音乐会现场
结合着张昊辰前一天见面会的解读,江苏大剧院的音乐现场充满了学术的气息,如此创意的曲目设置,无论是曲目学习还是音乐欣赏,对于专业师生来讲都属超高水准,因此,现场带着乐谱聆听演奏的观众比比皆是。所以以下乐评也仅仅是笔者个人观点,还有太多话题,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第一首舒伯特的C小调小快板(D.915)就是一道开胃小菜,虽然是小快板,但是张弛有度的音乐处理,奠定了整场音乐会的基调,就是放轻松,专心致志的投入到自我欣赏之中。
既然在前面说了,舒伯特的作品更加私密化,所以张昊辰在演奏G大调钢琴奏鸣曲D849过程中,也加入了一点点的处理,比如第一乐章更加精准的节奏处理和多层次音色叠加,第二乐章恰到好处的小装饰音过渡,如此静谧悠扬,恬适有度;在第三乐章处理的部分,给3/4拍的节奏带来了一种紧张局促的气氛(笔者个人解读)。正如张昊辰所说,李斯特试图用“技巧”的标签来为大家展现音乐的更多可能性,那么张昊辰也成功的用他“音色”的特质牵引观众展开无限的遐想。
在下半场重头戏开始之前,剧院方先后四次提示大家曲目之间不要鼓掌。其实有关乐章之间不鼓掌的规矩,笔者认为仅仅只是东西方对待艺术态度的一种文化差异,我们既然接受了西方的音乐文化,也要尊重这种文化礼仪。剧院方的友情提示,笔者大胆的猜想一下也是昊辰独具匠心的设计,他想呈现的是一部完整音乐作品,而不是12首独立的“超技”练习曲。在演奏过程中,也再一次印证了我的猜想,昊辰将12首作品做了分类,在每一首的结尾都做了衔接处理,比如第一首《序曲》与前两首作品是衔接比较紧密的,而第四首《玛捷帕》又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诸如此类转折之处,他给大家多留了一些转换思维的时间,他在第十一首《夜之和谐》与十二首《追雪》是无缝衔接的,有乐迷说这是从黑夜到黎明的意境了。观众反馈最多的,则是最后的一首《追雪》,与此前演奏的呈现方式全然不同,那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一点也没有寒冷的感觉,惟有追逐雪的快乐和空洞无边的激情。所以,65分钟的下半场曲目,在精心的布局下一气呵成,听众并没有感到一丝疲惫之意。
回顾整场音乐会的重心,张昊辰为李斯特“褪去”了浮华的外衣,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一个想用钢琴说话的作曲家李斯特,之前的“超级”版本大多富丽堂皇,让人闻之却步,这一次的演绎让观众把更多注意力转移到音乐想象中去,现场氛围好的不得了,时而无端的静谧,全情的投入,这种感动——是一种凝望历史——为当时所谓“炫技”明星的良苦用心而感动。
图片来源江苏大剧院官方微博
有关乐迷
好久没有认认真真的写文章了,也好久没有跟乐迷朋友们见面了,南京的乐迷氛围非常好,观众素质颇高,几乎满座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异响发生,这足以看出这场音乐会在南京乐迷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乐迷送的礼物也是非常用心的,有最近喜欢的书,有昊辰视频访谈背景中出现的小兔子同品牌玩具,还有特别写意的一颗小石头,这类别出心裁的礼物,也是与昊辰在音乐交流之中的独特心意吧!
昨天有几位小乐迷说,感觉昊辰现在是大明星了,他应该是属于大家的,感觉我们不应该以一己私利过分打扰他了,只要安静的听他的音乐就很幸福了。这种乐迷的感言让人听了着实感动,其实这不就是见面会中所说的:所谓的忘我,也是一种奉献,人在忘我的时候,也是最自我的时候。昊辰在音乐中用“忘我”来呈现完美意境,乐迷则用“忘我”的精神成全昊辰的音乐,这种良性的循环,也是我们最理想的状态了吧!
所以,辰思者作为乐迷的平台,期待听到更多乐迷的声音,2021的巡演刚刚开启,“对话”依然在继续!累计16所城市,点击下方链接千万不要再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