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哈佛大学先后将案例教学方法引入并应用于法学和医学的教育当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功。1908年,随着哈佛商学院的成立,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100年之后的今天,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哈佛大学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基础知识课仅占很小的比例。在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都使用案例教学,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来完成。商学院的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学院的学生两年中要学习100-140个案例。这种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得哈佛大学商学院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全球工商领域高级管理人员,哈佛也因此被人称为商人、主管、总经理的西点军校。
在我国,案例教学等词汇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却发展得异常迅速,全国已经形成了案例开发和案例研究的热潮。或许对很多教师来说,案例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我们深入思考却不难发现它在教师培训当中的“雏形”,比如各种公开课、示范课、教研会以及许多新进教师的说课等。如果能对案例教学加以深入研究,对其他国家和其他领域的先进经验予以借鉴,那么案例教学势必会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一、案例教学涵义
案例,就是对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甚至是冲突和矛盾的实际情景的描述。通过教师将这种实际情景引入课堂,带领、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甚至大胆探索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案例当中的矛盾,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把握和理解。所以,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也是一种启发式的、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而案例教学则试图通过对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将个人的思维上升成集体的智慧。
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不再单纯的只是提供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观察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案例教学中,学生最重要的收获不仅来自于教师,更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讨论而激发出的思维的碰撞会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加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自信心和决策、管理以及协调能力,甚至是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案例教学又是一种能极大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这种创造性的表达和思维的开阔,又会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案例的认识和体会,最终形成一种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
二、案例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把握能力,而且对培训教师的创新精神、知识深化等专业化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同的:首先,知识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去更新和完善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所授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这要求培养教师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其次,学生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是不同的,即便讲授相同的知识,不同班级,相同班级的不同学生,掌握和理解能力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又需要有对课堂极强的把握和掌控能力;再次,每次课程学生提出的疑问也不尽相同,教师不仅需要熟悉掌握课程内容和体系,更要有极强的应变和反应能力。借助于案例,教师不仅可以深化其所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讨论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进而增强教师本身面对问题的自信心。教师也更多地从讲台前走到了学生背后,变成了课堂讨论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也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参与的主体,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多地换位思考并对教学进行反思。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单纯的讲授是课堂的主题,很少有教师去反思学生的诉求,比如:学生希望我以哪种方式讲授?学生是否明白所授知识如何应用?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惑和不解?而案例教学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师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空间。当教师从台前走到了学生中间,去倾听和观察学生的所学、所惑、所思、所感,我们必定会对我们的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三)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教师的理论运用能力。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理论运用能力的考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内容,而且要牢固掌握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还要学会将二者有效结合。而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师大多直接来自高校毕业生,很少有参与过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双师型”人才,所以很多教师由于缺少相关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关行业的背景经历,导致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少实践,这不仅成为了教师个人能力提高的瓶颈,也是传统教学难以逾越的鸿沟。案例教学一方面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另一方面思考和应对案例的过程本身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像专家型教师一样去思维的实践机会,通过培养教师专业、理性、客观的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案例教学可以促使教师灵活而深入的掌握理论。很多人认为,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悖的:案例的具体性、特殊性势必会导致其所传递的理论知识单一性、片面性,这破坏了理论知识的连续和完整。其实不然,案例教学在19世纪七十年代运用之初,真正的目的就在于一些研究者认为案例可以成为传递理论概念、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当时哈佛法学院的第一主任兰格德(Langdel,C)认为,虽然研究案例肯定会使学生对先前的判例有更深的认识,但是它也会促使学生对理论运用的方式、原因等做更深入的思考,只有仔细分析那些重要案例中所作出的最终判决的原因,才能辨别出法律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准则。 案例完全可以有效形象的展示有关理论,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是那样处理,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分析而不是那样分析,一旦我们揭示出了隐含在案例当中的基本原理,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原理去解释和分析其他的问题,然而新的问题与原问题相比又有着不同变化,这无疑给我们理论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案例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有对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更要有剥丝抽茧、洞察本质的智慧。
案例教学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要熟悉案例,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更要能够驾驭和引导课堂,充当好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教师更像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演员,他把课堂变为舞台,投注了全部的热情来讲课,这种热情也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案例教学的教师还是控制课堂的导演。每一节课就如同一场电影,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的任务,还要让尽量多的同学发言,就要严格控制课堂,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对同学的提示如春风化雨,最后的总结如水到渠成。教师还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鼓励和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敢于接纳批评和反驳,创造师生之间平等的学习氛围,最终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三、案例教学的进程安排
(一)案例准备
1、教师首先要精心挑选案例,案例不仅要能充分展示所授课程内容,而且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2、教师要仔细研读案例,找出案例的关键点所在,并理清案例的分析思路,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对案例形成严密的分析逻辑。
3、事先了解学生对案例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把握,并设想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观点碰撞,考虑是否需要教师扮演其他角色来激发学生讨论,从而启发学生思维。
4、形成基本的组织教学的教案。包括教师打算如何组织教学,以及设计了哪些问题来引导教学等。
(二)案例导入。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教师可以跟学生交流案例的灵感来源、撰写案例时的感受、轶事和趣闻;如果是引用他人的案例,则可以说明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案例试图达到的目标,案例讨论步骤以及所要花费的时间。
(三)案例讨论。一般的案例讨论无外乎下面几个步骤:案例阅读、讨论疑难点、提供备择方案、讨论方案的实施。在学生阅读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提问的形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无外乎两种:一类是引导性的问题,比如:你认为案例中的某某人需要怎么做?另一类是非引导性的问题,比如:对于这个案例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讨论案例的疑难点也是案例讨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往往需要花时间甄别案例中的矛盾所在,或者做出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备择方案。有时候,学生提出的备择方案可能多达十几种,这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排除那些不切实际、难以操作的方案;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案之间的优劣,选择成功性较大的方案,进而减少备择方案的数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和分析,备择方案的数目可能已经减少到2-4个了,这时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将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可行性写在黑板上,最终师生共同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根据所选择的最佳方案,讨论方案实施的步骤,甚至可以大胆设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碍,又该如何解决,等等。
(四)案例总结。案例总结是提炼升华案例当中所包含的理论内容和知识点,可以由教师甚至是学生来完成。总结不仅包括对所讨论内容的强化,也包括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有时也可以对后续案例予以提示。
整个案例教学的环节,考察和锻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应变和反应能力、启发和沟通能力、甚至是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使教师成为一个出色的“教”者,更能使其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者、“思”者、“行”者。
四、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协调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虽然案例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使用案例教学法,有一些内在逻辑极强,需要严密推理和论证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其使用案例教学的空间非常有限。理论的讲授是教学当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我们需要综合考察课程、甚至是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的特点,适时的、合理的安排案例教学的内容。
(二)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一些教师和学生难以克服和摆脱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观念,所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主动和强势,从案例的描述和引导、问题的设置、分析的展开到结论的得出、理论的总结、时间的把握都由教师掌控,这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习惯听命于教师,有的学生担心犯错出丑,有的学生对理论知识把握不准、甚至是学会了却不会应用等,也从另外一个方面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需要教师从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就竭力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进而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三)案例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下面这些困扰:案例匮乏,由于缺少专门从事案例编写和修改工作的教师,所以我们的案例大多是参考或者照搬照抄国外和国内广泛使用的案例,这些案例要么在中国当代缺乏适用性,要么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而且主要案例集中在传统专业和学科,对网络时代的信息产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涉及不多。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去编写顺应时代发展、新学科新领域、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精准体现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教学案例。
(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