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疏义:地榆、地榆炭
地榆,出《神农本草经》,载“味苦,微寒。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十二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名医别录》继而补充说“止脓血,诸瘘,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自古解《本经》者不在少数,精华迭出,明代《神农本草经疏》有草木香气,讲:“妇人乳痓痛者,厥阴肝经有热,以致血分热壅所致也。七情伤于带脉,故带下也。五漏者,阳明大肠湿热伤血病也。血热则肿而作痛。恶肉者,亦血热极则瘀,故肿而成恶肉也。伤则出血,血出必发热而作痛,金疮是也。脓血不止,皆血热所致。诸瘘恶疮,莫不由血热所生。苦寒能凉血泄热,热散则血活肿消,故并主如上诸疾也。性行而带补,味兼甘酸,故补绝伤及产后内塞也。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治肠风者,皆善祛湿热之功也。沉寒入下焦,故多主下部湿热诸病。”法象学之用,诚为典范,值得品味。
现代,地榆作为一类新型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药物引起较大的关注,地榆中含有丰富的鞣质、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其中鞣质的含量最为丰富。相关的临床试验也表明其具有恢复外周血象,提高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水平,可促进骨髓造血微循环以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地榆升白片被广泛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或者不明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等。地榆还有抗炎、抗菌、抗过敏、抗氧化等作用,外用可修护受损皮肤。有效成分鞣质作用于黏膜、创面溃疡,既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为不溶解的保护膜,覆盖患面, 预防细菌侵袭;又能抑制分泌细胞的分泌,减少局部炎症渗出。地榆的有效成分维生素A类物质还可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创面和溃疡愈合。动物实验证明可地榆抑制紫外线B导致的大鼠皮肤光损伤,临床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则对带状疱疹、日光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均有显著疗效。
地榆炭,以地榆做炭入药为用,在清代时期蔚然成风,甚为壮观,但清代之前则不见地榆做炭使用。据笔者查阅,1695年张璐《本经逢原》载“去梢,酒拌,炒黑用”,之后直至1887年张秉成《本草便读》又载“至其治崩者,亦由血为热妄逼而行所致,当炙黑用之”,这期间再如《本草从新》、《本草求真》、《本草撮要》等本草专著所收录地榆止血为用,无不是炒炭为用。相反,略早于张璐,约1667年明代李中梓《本草通玄》中却提到“多以生用,勿见火”。再如,日本稻生宣义《炮炙全书》、伊豫专安《中国药物学大纲》中也记载说“宜生用,见火无功”。而今的中药学类著作大多遵循清代医家的药用经验,认为止血宜炭用。地榆炭,单独分列独立成一条可见于《本草害利》,该书记载其用途为“味苦寒,入肝、大肠二经。止血痢肠风,除带下五漏,善主下焦血症,兼去湿热”,炮制方法为“二八月采,似柳根,外黑里红,取上截切片炒黑用”。
地榆、地榆炭止血之用区别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炭制前后的地榆成分肯定存在变化。地榆中大量的钙以草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通过制炭过程的高温可释放出可溶性钙离子。现代有研究数据表明地榆经制炭后钙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由1.6μg/g增加至5.8μg/g。同时,炒炭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炭素。钙离子、碳素的增加,似乎可以说明地榆炭比地榆有着更好的止血效果,但已有的研究结果也有不支持这一结论者,认为炒炭与否对止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也有结果表明地榆止血以生品为宜。生品中鞣质含量为6.9%左右,制炭后仅含1.24%,炭制过程中使地榆鞣质等止血成分减少,会减弱止血作用。因此,地榆止血是否有必要炭制是一个值得反省的问题。即便是炭制,炭制工艺也是一个颇值得考量的问题。但直到目前为止,却不曾见中医圈对此有比较权威的声明。
备注:地榆基原
1)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 L.
2)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ü et Li
法古用今,传承本草
求真务实,尊重历史
VX:bijing7788123
(地榆)
(地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