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夏代玉器課題綱要

  • 夏代~夏時期~夏文化

  • 夏代聚落型態,由龍山文化晚期的多中心、對抗式佈侷轉變為二里頭文化階段的單中心、凝聚式的佈侷。

  • 湯作夏社等等傳統史學的研究還撲朔迷離,在紀年範圍未釐清之前,將二里頭文化前後這個時間段,廣義的稱為「夏時期」,屬性稱為「夏文化」不至於離譜。

  • 史記·殷本紀):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

  • 社稷」是中國古代君主的祭壇。「社」指土地神,「稷」指作物之神~后稷。

  • 在二里頭文化二~~三期間(距今約3600年前後),文化發展繁榮持續,看不出夏~商兩個王朝更替的興廢現象

  • 工匠沒有更換,工藝技術沒有突飛猛進。

  • 新的社會思維需求潛移文化內涵,默化精神層面會物化形象。

  • 商代出現新型態的玉雕作品不足為奇。

  • 虎方,應是從夏以來活動於漢淮一帶強盛的崇虎之土著民族。

第一章:晉南地區:

第一節:陶寺文化:

  • 陶寺文化因1978年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是一支分佈於晉南地區的龍山時代考古學文化。

  • 陶寺文化族屬的爭論重點集中在唐堯虞舜上,主要有唐堯說、有虞氏說和堯舜說等三種主流觀點。

  • 晉南地區在堯舜禹時代族群關係錯綜複雜,陶唐氏、有虞氏、夏後氏、周族以及其他族群分佈其間。

  • 陶寺文化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年代約在公元前2300~2100年;中期年代約在公元前2100~2000年,晚期年代約在公元前2000~1900年

  • 陶寺文化早期,陶寺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建造了早期小城,屬於都邑文化性質。小城外東南部,有排列有序、等級分明的墓地已清理出大、中、小各類墓葬1000多座,包括隨葬鼉鼓、特磬等高規格禮器的王級大墓。

  • 陶寺文化早期為:非當地固有文化的自然延續發展,以新文化因素為主體、並融合了當地廟底溝二期文化部分文化因素的外來文化。

  • 文化因素受到了來自東方河北、山東等地甚至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影響。

  • 陶寺文化中期新建大城和中期小城,面積達280萬平方米以上。早期小城毀棄於早期偏晚階段。

  • ⅡM22崇尚玉器、漆器和彩繪陶器,其喪葬習俗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 河南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下接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分佈範圍位於晉西南與豫西西部,北與陶寺文化地域相鄰;

  • 三里橋類型在陶寺文化中期(陶寺三期)扮演重要角色,還受到來自北方晉中地區文化的影響。

  • 陶寺中期文化的形成並不是由早期文化自然發展,而是南、北兩個外來文化介入的結果。

  • 陶寺文化晚期分佈範圍擴展至臨汾盆地的廣大地區。其年代與禹、啟時期甚至太康、少康時期相對應或接近。

  • 陶寺文化晚期也發生了城垣被廢棄,宮殿、墓葬和具有觀象授時功能的大型建築被毀壞。只有來自敵對異族邦國的侵入、報復、破壞等異常行動才有可能出現毀城垣、廢宮殿、拆宗廟、擾陵墓等暴力行為。

  • 早期與中期之間、中期與晚期之間皆發生了大變異,有明顯暴力傾向。

  • 對於陶寺文化的激烈現象有學者認為堯舜時代包括禹時期,在今河南、陜西、山西三省相鄰的豫西、陜東、晉南地區,先後形成了以堯、舜、禹為首的區域聯盟。根據《韓非子.說疑》云: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封,此四王者,人臣之弒其君者也。其時“禪讓”並不真實存在。權利皆來源於征伐。

  • 也有學者以堯舜都實行薄葬,而陶寺文化與之相反,統治者的大墓都實行厚葬,認為遺址的早期及中期(距今約4600~4200年),其實是黃帝及帝嚳之都

第二節:下靳村墓地:

  • 山西臨汾下靳村位於臨汾市西南約10公里處,東南距陶寺遺址約25公里,西隔汾河與呂梁山相望,南、北為平坦開闊的臨汾盆地,海拔高度450米。

  • 1997年,山西臨汾堯廟鄉下靳村一磚廠在村北取土時發現了大片墓地。1998年8月,在20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下靳考古隊共清理墓葬480座。

  • 下靳村墓地的墓葬形制、墓向以及墓與墓之間常作橫向排列等方面與陶寺墓地相一致。

  • 下靳村墓地時代相當於陶寺文化早期或略晚。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前2000年之間。

  • 玉石器多置於棺內人骨周圍,石鉞多橫置於人架腿骨之上,石璧多套在人骨手臂上。

  • 整體級別可能較陶寺墓地要低。

第三節:清涼寺~坡頭遺址

  • 清涼寺新石器時代墓地位於山西省最南端的芮城縣東北部,背依東西橫亙的中條山脈,向南遠眺黃河,與河南靈寶隔河相望,海拔約620米。現存面積約15萬平方米。

  • 墓葬區位於清涼院的東北側,到2004年底,發掘的近2000平方米範圍內,共清理出262座墓葬;至2005年初冬,累計清理史前墓葬355座。所有墓葬皆為土坑豎穴,第二至第四期墓主皆頭向西側的山梁

  • 根據墓葬之間的打破關係,可分為四期。第一期沒有發現任何隨葬品;第二期的種類主要是鉞、多孔刀和璧、環等;第三期的大型墓,如M52:玉琮,M100:玉牙璧,M87:玉虎頭,M29:玉環,M146:凸緣六邊形器、雙孔石刀、玉梳形器,M150:玉方璧,M155雙聯復合玉璧;第四期除個別墓內隨葬玉器外,一般僅有人骨。

  • 清涼寺墓地M4、M54、M82玉璧疊加在一起套於手臂上。

  • 第三、四期墓葬被不同程度地盜擾。

  • 第一階段主要是小型平民墓;第二階段墓葬的規模相對較大的貴族墓;大型墓的主人與第一階段小型墓的主人不是同一個群體。第三階段只有零星發現的平民小墓。

  • 清涼寺墓地的使用年代應不晚於廟底溝二期文化晚期。

  • 清涼寺玉器與江漢平原的後石家河文化,環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海岱地區的山東龍山文化,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關係密切。

  • 中條山內迄今還有歷代通行的小路,其中的一條小路就在清涼寺墓地之北的山間峽谷中。

  • 中條山北側就是著名的鹽湖~解池,清涼寺大型墓主人,生前可能就是負責解鹽外銷的專門機構派駐人員。

  • 坡頭遺址位於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岸坡頭遺址西側為清涼寺遺址,中間格著一條南北向的沖溝。伴出廟底溝二期到龍山文化陶片。

  • 清涼寺東面的坡頭村遺址區一帶,可能是中條山南麓負責食鹽遠銷中原的一個關鍵地點,而清涼寺第二階段大型墓,或許就是該機構成員死後的墓地。

第二章:陜北地區:

  • 石峁遺址地處中國黃土高原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洞川溝附近的山梁上,面積約90萬平方米。

  • 發現了保存完整的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部分構成的石砌城垣。城內密集分佈著大量宮殿建築、房址、墓葬、祭壇、手工業作坊等龍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遺跡。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

  • 考古學界普遍認為,石峁與陶寺,齊家,在年代與內涵上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繫。

  • 石峁遺存存在著兩組時代略有早晚的文化遺物,一組年代接近寨峁二期遺存,屬於龍山晚期,另一組時代晚於龍山晚期。

  • 石峁遺存的整體年代應該不早於客省莊二期文化,晚期因素已進入夏紀年範圍。

  • 石峁與陶寺均發現有暴力現象。城牆附近有兩處集中埋放人頭,每處都是二十四個人頭這兩處集中發現的頭骨可能與城牆修建時的奠基、避邪、厭勝或祭祀活動有關。

  • 王巍認為由於石峁玉器缺乏年代明確的共存器物,關於石峁玉器的年代還有待於通過今後的發掘和研究來解決,並提出以石峁玉器為代表的文化遺存极有可能也是商文化玉器的重要淵源之一。

  • 新華遺址距東南邊的石峁遺址約30公里。玉器坑K1出土了36件精美玉器,有刃器物刃部朝下,無刃者體薄一側朝下。

  • 新華遺存年代當在公元前2150~1900年之間。與石峁遺存屬於同一族群創造的物質文化。

  • 龍山時代晚期至夏代在陝北地區乃至河套地區範圍內,形成的一個高度發達玉器的消費中心。有學者認為,石峁玉器可能為居住西北地區夏代和夏代某方國的遺物。

  • 蘆山峁玉器器形和遺址內涵,多數學者傾向於是龍山時代遺物,其文化面貌更多呈現出與關中地區同類遺存的聯繫。

第三章:新砦遺址二期:

  • 花地嘴城址是1992年對洛汭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的一處大型夏代早期文化遺址。

  • 位於河南省鞏義市站街鎮北瑤灣村南面的黃土原上,東、南遠望猴山等嵩山餘脈,西臨伊洛河,北為斷崖,遠眺黃河。

  • 海拔高度為90~110米,遺址總面積有35萬平方米左右,發掘面積1250平方米。

  • 由四條環壕圍成,分佈城門、夯土遺跡、房址、陶窯遺址、祭祀坑、窖穴、墓葬、灰坑等。

  • 出土玉器、石器等遺物

第四章:二里頭文化:

  • 夏王朝是以湖北、河南大部及山西南部地區古居民為主體、聯合周邊其他地區的居民所創立的。

  • 當長江中游後石家河文化主體北遷並將文化中心定在二里頭附近之後,二里頭文化得到迅速發展。

  • 二里頭文化以豫中、豫西南為中心向四周擴張,至二里頭文化三、四期之時才達到全盛,反過來擴展至江漢地區

  • 二里頭文化是由豫西地區的王灣三期文化煤山類型新砦期遺存發展而來,而其終極來源在長江中游地區。

  • 新砦遺址二期(即新砦期,包含早、晚兩段)上接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下連二里頭文化一期。

  • 發現於中原地區河南、河北、山西、陜西。

  • 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將夏代起始年代暫定為公元前2070年

  • 中國原始公社解體後,進入階級社會,夏王朝是第一個奴隸制度國家(BC2070-1600),歷十四世,十七王,共四百餘年。

  • 二里頭文化南傳的路線有兩條:

  • 西線從南陽盆地過隨棗走廊進入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地區,再分東、西兩路,西路從江漢平原西部溯江而上經三峽向西到達川西成都平原,或南過長江進入湘西的澧水和沅水流域;東路從江漢平原東部地區順江東下至九江再轉入贛江流域和鄱陽湖地區,或南渡長江沿幕阜山西麓、洞庭湖東岸進入湘江流域。

  • 東線從淮河上游的豫南過淮河進入安徽江淮地區,再東過長江進入寧鎮地區和太湖流域,再南傳至浙江地區。

  • 二里頭文化從西線大規模南傳應該始自二里頭三期,至遲到二里頭四期,二里頭文化已經占據了江漢平原地區。

  • 太湖流域馬橋文化出土二里頭因素遺物遺存的年代被斷代為二里頭二期

  • 二里頭文化在與商的競爭中失敗,其遺民必有一部分從中原南遷(被動遷徙),加上已在南方的二里頭文化先民(主動擴張)在商人南下的壓力下又被迫向長江以南和長江上游等地遷徙。

  • 二里頭遺址的兵器已經具有實用兵器和禮儀兵器之分。

  • 二里頭文化的傳統特別是禮制層面的代表物如陶鬶、玉璋等似乎有超常的生命力。

  • 二里頭文化的實用兵器仍以石斧鉞、鏃為代表的劈砍和遠射兵器為大宗,屬於以石器為主的石兵系統

  • 二里頭遺址所出的銅質和玉質的禮儀兵器說明二里頭文化是同時期文化中水平最高的。

  • 真正將冶銅技術用於製造兵器的是二里頭遺址的先民,他們不僅製造銅鏃,更製造出超越其他文化的較复雜的銅鉞、銅戈和銅戰斧,顯示出他們對製造銅兵器技術的壟斷。

  • 二里頭三期始銅器數量增多、容器爵開始出現,到二里頭文化四期斝、盉、鼎等銅容器出現。

  • 到二里崗下層和上層時期二里頭遺址全面衰變,淪為一般聚落。

夏時期:

  • 夏時期出土玉器遺址有:
    1.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晉中偏東;
    2.山西臨汾市下靳村墓地;晉中汾河東岸;
    3.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 ;晉南黃河北岸;
    4.陝西延安廬山峁;
    5.陝西榆林石峁遺址~~陜北。

  • 夏時期(距今約3800年)特色器物:
    1.玉骨組合簪。
    2.與玉環組合出土的齒狀銅環。
    3.方形環;尖角璜聯璧:六邊形凸領環;異形玉環。
    4.扉稜璜形玉珮。
    5.出現年代較早的尖首玉圭;平首玉圭;圓首玉石戈;凸領環形玉器。
    6.鑲嵌綠松石腕飾。
    7.單眼側面玉人頭像。
    8.斗笠狀渦漩紋玉器、陶器。
    9.綠松石與玉飾結合的龍形器。
    10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11.夏家店下層的斜口筒形刻紋臂飾;瑪瑙珠項飾;多角斷面玉髓玦。

  • 夏時期玉器特點:
    1.盛行玉戚;玉戚扉稜為ㄩ形底;扉稜經常結合神人側面輪廓。
    2.盛行柄形玉器;束腰部位上下多弦紋;頂部多委角。
    3.盛行牙璋;欄部凸齒由簡而繁,由不明顯至發達。
    4.玉戈尖部凸稜,援部平整;銅戈的凸稜則由尖至援,止於欄部。
    5.出現斜交菱格紋;弦紋;介字冠神人或獸面紋;羽冠紋;
    6.圭、鉞、斧等器物延續龍山時期打雙孔的習俗,其中一孔鑲嵌綠松石。
    7.玉/石璋有染黑的習慣。

  • 二里頭遺址墓葬雖然有較多的隨葬品,但規模不大,墓主的社會地位不是很高,出土的玉器以儀仗類玉器為主要特色,這些墓主的身份大都是普通貴族如高等級侍從一類,而不是高等級的貴族。

  • 王室玉器還沒有發現或還沒有被辨識出來。

綜論:

  • 二里頭遺址的石兵器和玉兵器己經分离,形成二元系統。

  • 玉、石兵器的分化到二里頭文化晚期更加明顯,石兵器以斧、鏃為主,或有戈、矛;而玉兵器基本形成以鉞、戈為主,配以多孔刀的玉兵系統。

  • 與二里頭文化相關的玉器傳統有: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紅山文化晚期;陶寺文化中晚期;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

  • 玉器的三種型態:
    1.沿用舊玉,或利用舊玉改製:玉琮、玉鉞、環形玉器、玉箍、筒形玉鐲、玉笄、玉環、玉璧、玉鐲、玉獸面等等。
    2.在舊有的基礎上發展新器類:玉戈、玉戚、玉圭、玉刀、柄形器、玉笄、指環、束腰玉管、多璜聯璧、綠松石片鑲嵌組合器物等等。
    3.新創的器類:牙璋、玉戈、渦漩狀玉器、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鑲嵌綠松石龍等等。

器型:

  • 玉器以圭、璋、斧、戚、鉞、七孔刀、戈為主。

  • 扉稜璜形玉珮;

  • 鑲嵌綠松石脕飾;

  • 單眼側面玉人頭像;

  • 斗笠狀渦漩紋玉器、陶器;

  • 綠松石與玉飾結合的龍形器;

  • 鑲嵌綠松石銅牌飾。

  • 夏家店下層的斜口筒形刻紋臂飾;瑪瑙珠項飾;多角斷面玉髓玦。

  • 二里頭中型墓中出土的玉鉞是不納柲的,應該是王權的象徵物。

  • 陶寺遺址出土玉骨組合簪是最早的步搖。

人面:

  • 人面紋的特徵:單線紋;隱起淺浮雕,若有似

無;波浪紋為連續不斷

  • 介字冠;面紋兩邊有翼;有髮;帶耳環;暴牙;菱形額紋;鳥嘴朝上;有下頦線;蒜頭鼻;羽毛為相連的雙勾陰刻;爪有勁;腹胸用對稱C紋表示;脖下有凹漥寬弦紋。

  • 紋飾特徵:C紋;S紋;有頂飾;額紋川、格、ㄍ紋;下垂眼;卷渦鼻;弦紋;網格紋;紋飾對稱。

玉琮:

  • 清涼寺M52:1玉琮玉材與西南方的三星堆玉料可能有聯繫。

  • 玉料可能來自甘青地區。

環璧:

  • 陶寺M11:2與玉環組合出土的齒狀銅環。

  • 清涼寺坡頭遺址出土的環狀玉器璧比環多。

  • 清涼寺M150出土方形環;清涼寺M100出土尖角璜聯璧:清涼寺M146出土六邊形凸領環;清涼寺M100,神木石峁出土玉牙璧;廬山峁遺址出土異型玉環。

  • 陶寺遺址,下靳村遺址出土多璜聯環。

  • 下靳村M69:4石指環;指環從大汶口文化就開始流行,一般都打繫孔;良渚文化偶見,不打繫孔。

  • 陶寺遺址與清涼寺遺址都出土打繫孔的玉環。

  • 清涼寺M46、M54、M57、M82、M150、M275都發現玉環套在手骨上。

  • 清涼寺-坡頭遺址出土的環狀玉器璧比環多。

  • 多數的環外緣不圓。

玉戚:

  • 璧、戚類鉞始出現於二里頭三期。

  • 玉戚扉稜為ㄩ形底;扉稜經常結合神人側面輪廓。

柄形玉器:

  • 束腰部位上下多弦紋;頂部多委角。

牙璋:

  • 欄部凸齒由簡而繁,由不明顯至發達。

玉戈:

  • 二里頭三期戈的出現意義重大,說明戈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式兵器,並成為之後中國青銅文化的主宰兵器種類。

  • 二里頭遺址所出的玉戈共3件,均出於墓葬中。三期2件。

  • 尖部凸稜,援部平整;銅戈的凸稜則由尖至援,止於欄部。

  • 圓首玉石戈;

玉圭:

  • 圭起源於錛;人面圭一般瘦長,刃朝上。

  • 出現年代較早的尖首玉圭;平首玉圭;陶寺M17003玉圭白色玉料可能與小河沿玉料有關。

玉鏃:

  • 出現於二里頭二期,為寬葉短鋌式;

  • 三期所出的玉鏃為三棱體;

  • 二里崗下層所出的玉鏃為方柱體,玉鏃上還有柲痕;

  • 二里崗上層時期所出的玉鏃均為菱形體,兩翼鋒利,中脊突出。

  • 二里頭遺址所出的玉鏃均為深色青玉。

工藝:

  • 很可能陶寺遺址就是二里頭琢玉技藝的前身。

  • 圭、鉞、斧等器物延續龍山時期打雙孔的習俗,其中一孔鑲嵌綠松石。

  • 清涼寺遺址出土的玉玦缺口鑲嵌了綠松石。

  • 玉/石璋有染黑的習慣。

紋飾:

  • 器物一般光平,使用平行陰線或陽線,紋飾為鷹或獸面。

  • 出現斜交菱格紋;弦紋;介字冠神人或獸面紋;羽冠紋;

  • 花紋及人面雕法有良渚之風,獸面則有石家河之風。

  • 河南偃師縣二里頭遺址
    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斜薄刃)

第五章:夏家店下層文化:

  • 夏家店下層文化玉器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400年之間。從年代角度分析,部分已進入商王朝時期。

  • 而從玉器形制以及使用方式看,可能對商周玉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如紅瑪瑙珠等等。

  • 以赤峰市敖漢旗大甸子遺址出土器物為主。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該公眾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