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总结:“整”字的涵义

该总结一下了:我们到现在已经做过七次试验了。这七个试验总的来讲是为了使大家了解到内家拳一个“整”字的涵义。通过以前的试验,现在你一出拳只要按规矩做到位,虽然你的小臂、胸大肌都是松软的,可是你的胳膊已和身体成为一个整体,胳膊和腋窝拳感很强。这时你的体重完全能在拳上表现出来:一出拳,你这一百多斤已经在拳上了。同时别忘了:即出拳,一定有出拳速度。这是第一个速度。出拳时胯有收有放,使身体转动,这个转动又产生一个速度,则应把出拳和身体转动这两个速度叠加起来形成一个合速度。站在原地打拳时就是这个合速度。你也可以试一下,没有出拳速度时,手臂直着或弯曲着,只是猛地转动身体,这种转动快得似乎是在抖动,这时拳仍有打击效果。如果出拳时上步,肯定身体前进,这又产生一个速度。再把这个速度加到所出的拳上去,这三个速度叠加形成一个合速度,就是用这个速度和身体的质量去产生打击的动能。

确实有练习过好多年的爱好武术的朋友到我这儿来学拳和改拳,我发现有些人的确非常用功,对武术绝对是真心爱好,但是由于方法不得当,指导思想不明确,苦练了多年虽然身体是练得强健了,但是确实是不正和不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总觉得自己练得不够漂亮,自己都觉得散。我这人还真是没有门派的观念,尽管动作外形各异,套路中的连接安排各有不同,但追求应当是一致的。对于内家拳来说,“整”是个追求。

   什么是整,简单的说就是要把身体前进的速度、身体扭转的速度、出拳的速度都加到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合速度。关键是这三个速度真的加在了一起,才能称为“整”。另外要努力把每个分速度都提高到自己的极限,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另一个追求是“正”,这将另文叙述。

有些朋友不是练习整,而是追求一种表面的形态整。下面我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前脚迈出,后脚跟进向前迈一步。如果我们把前脚落地的声音称为“咚”,后脚落地的声音称为“嗒”。当你发力出拳时,在“咚”时拳已经到位,经完成打击;跟步越快,你身体的平衡控制得越好,使下一个动作能更及时产生。可确实有不少朋友是在“嗒”时出拳到位,似乎看着很整齐、干脆,可是把身体前进的速度损失了,当然这样做也简单,便于身体的调整和控制。这种和“嗒”同时完成的出拳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不少书上写“手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利用三个速度加起来形成的合速度与身体的质量产生的动能进行打击,这个物理概念很清楚,也是能发挥出是最大动能,所以显示出很强大的威力。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所谓内家拳的“内劲”。

还应当说明的是:你上步出拳都能按规矩、按要求做到位时,一定有较好的打击效果。但是你确实有使不上劲的感觉,像小臂、胸大肌,这些肌肉都是松驰的,这就是平常人们讲的“用意不用力”。

真的能一想就出来打击效果吗?那是不可能的。你所感觉松驰的肌肉,都是与你这个动作不相关的肌肉,若真的让它们也紧张起来只会影响你速度的发挥,而与你这个动作相关的肌肉都是在努力地工作着。有些朋友也确实把这个“意”理解为意念,似乎一想,打击的效果就出来了,因为这是祖宗说的。我们的先人对拳研究的非常透彻,动作和方法也非常完美,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科学发展程度及文字表达方法,不可能表达得那样精辟透彻,就好像八卦的“乾三连、坤六断”,当时不可能解释成是二进制的计数方法,更不可能说成这就是形成计算机最基本的理论。

我请大家做了那么多试验,写了那么多话才讲完一个“整”字,还不清楚朋友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领会了,当然要是面对面的讲,或用音像制品,一边说,一边比划,要比写的容易理解的多。

以上是整的试验,以后再写正的试验,包括三体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