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膝上练功的几个小细节

记忆力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你对什么感兴趣它就能帮你记住些什么,你要是不感兴趣它转头就给你忘掉。

比方讲,有的人特善于记住别人的名字,过耳不忘,一场酒局下来,无论人多人少,主人介绍完了,他也就记下来了。所以大多情况下他都是酒桌上的活跃分子。咱很佩服这样的人。

咱就不行了,这方面很欠缺,有好些个朋友的朋友哪怕在一块儿已经吃过三五次饭了,都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有时候自己都觉着尴尬的很,特别是在人家一口就叫出我名字的时候。所以我的朋友不太多,参加酒局应酬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其实咱的记忆力也并不是很差的,比如咱能记住人家讲话时的行为特征,有时候甚至余光扫一下就能记下了,而且很久都不会忘记。可能是咱从小就喜欢运动的原因吧,对身体语言比较敏感,自然也就比较在意别人的行为举止,夸张点儿说几乎是“过目不忘”。

1、足大趾与二趾的作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足大趾与二趾的趾肚有相连相合之意,但趾节后面却又有相开之意。多体会。

从经络上来说,足大趾外侧走的是脾经,足二趾走的是胃经,脾经胃经相表里形成一个回环。

足大趾内侧头走的是肝经,它与二趾相连的地方有个穴位叫“行间”。就是从这里要有撑开之意(且是向足背方向的趾骨处裂开。)

2、距骨的作用——

连接足跟骨与踝骨,如翻板,进行劲力传输,而后练成滚轴状,镶嵌在足骨与踝骨之间。

3、足舟骨的作用——

加上前面的一组碶骨,形成弹簧圈作用,在足跟骨与距骨与踝骨连轴正反立圆圈旋转时,起到缓冲助力的作用,以使前脚掌足趾劲力通过挤压的方式传导至小腿骨上去。

如果足跟与足趾再形成扭矩,则能螺旋缠转,形成缠丝劲。

4、膝窝弹簧劲习练——足踝练出弹簧劲以后,再来压缩膝窝。

设右半高弓箭步,右腿在前,左腿在后。

重心踩在前后足连线的后三分之一处。左前脚掌偏内侧着力,足踝弯向前折,小腿胫腓骨向大拇趾方向作水平状倾斜。小腿肚上部分与足大趾说上话,倾斜的角度就差不多了。

心意随即放在大腿骨上,感觉大腿骨在小腿向前下倾斜的基础上再竖直起来,一直竖到左胯骨外上缘。

此时,由足至胯骨的结构基本上搭好了。

先把左胯骨以上的左半身用胸腰腹折叠的方式,折叠在左胯骨上缘。此时重心可前移至两足连线之间的前足后三分之一处。

再把心意放在膝窝内,用意挑起膝窝内肌筋(腘肌及腘绳肌、跖肌),向后崩弹。【这里的窍要是,当膝窝内肌筋崩弹起来再回去的瞬间,不要让它完全回去,而是半道上接着再给它弹出来。仔细体会就是崩弹起来再缩着压回去】

用功时久,膝窝内就不会出现“死弯”了,而是像安装了一小节弹力十足的弹簧圈似的。心意就放在弹簧圈上崩弹压缩,膝关节其它地方就不会受力也不会随意使劲了。

零部件制成了,再继续用功,心意再变——

膝窝内往上走的主要是腘绳肌(由股二头肌和半键肌半膜肌组成),它们与小腿上的腓肠肌相接于胫腓骨头上端。

腓肠肌有两头,分别起于股骨内外髁。在它的的深面还有一块肌肉叫比目鱼肌,是起自胫腓骨内侧上端。

这里还有一条不起眼的细长肌肉叫跖肌的,起自股骨外上髁腓肠肌外侧头上缘,行走于腓肠肌和比目鱼之间。按现代运动解剖学说,它的作用不大,部分人甚至退化到没有了。

膝窝内还有一条肌筋叫腘肌的,起于股骨外侧髁的外侧上缘,在膝窝深处行至胫骨头内侧上端,与比目鱼肌腱相连。。

从现代运动解剖学角度慢慢了解这些肌肉的起止走向作用,就会发现小腿至足的肌筋多是从股骨(即大腿骨)内外髁开始的;而股骨(大腿骨)上的肌筋多是从盆骨坐骨股骨上端往下行走,连接于胫腓骨头内外侧上端。它们在膝关节周围有一个上下交错的起、止点。

咱们练功就是利用这个交错。

先把意放在大腿肌筋与胫腓骨内外两侧的连接处,心意指挥它们继续下行,穿过小腿肌筋,引申至足踝足底。

再把意换到小腿肌筋在大腿骨内外髁上的连接处,心意指挥它们沿着大腿后侧肌筋反向上行,一直延展至坐骨髋骨。

用功时久,慢慢地就会发觉小腿肌筋上的意劲实际上是由大腿肌筋牵动的。

而大腿上肌筋意劲则是由小腿上肌筋牵动的。

整个儿是颠倒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