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倾倒——翟永明的诗《在古代》赏析
翟永明的诗《在古代》赏析 文/林枫
偶然在网上读到川籍著名女诗人翟永明的新诗《在古代》,不禁为之倾倒!
读完此诗,我顿生一种酷夏季节,饮入一杯冰水,通体彻凉、舒泰的感觉;又有一种在瞬间离开现代文明社会的喧嚣躁动,穿越进入古代,和古人在“绿水醉倒”的“青山”间,“抱拳”相会;“并肩策马,走几十里地”“当耳环叮当作响,你微微一笑。/低头间,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然后互道“后会有期”!
在古代,由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相隔千里的亲友只能靠“鱼雁传书”——写信;而且,“并不知道,/我们下一次,/会在哪里见面。”去年的一滴相思泪,有可能今年才会到达收信人的手中。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于不知道“要写多少首诗?/才能变成崂山道士,穿过墙/穿过空气,/再穿过一杯竹叶青,”才能“抓住你”;“更多的时候,/他们头破血流,倒地不起。”
现在呢?有电脑、手机,可以发邮件,写短信或直接用手机拨号联系。那些“五笔字型”符号会在“蓝色屏幕”上,忠诚的“站起来,为你奔跑。”“在天上飞来飞去,/群星满天跑。”以电光火石般的速度,为你传递信息。这些文字信息,还具有“发送上万种味道,/它灌入了某个人的体香,/当某个部位颤抖,全世界都颤抖”——令你激动的功能!更多的时候,这些冰冷的字符会像“停泊在天上的某处,/我并不关心。”它们“碰到你,就象碰到疼处,/它们象无数的补丁,去堵截/一个蓝色屏幕。/它们并不歇斯底里。”
在这里,无论是古代信息传递方面的优雅多情和困难尴尬,还是现代科技的方便迅捷和冰冷无味的功利性,在诗人的笔下得到形象、幽默和冷静地表达。
在诗的艺术结构上,整首诗七段,四段写“古代”,三段写“现在”。每隔一段都是用“在古代”和“现在”起头,今古对比清晰,像一组组的对比强烈的蒙太奇镜头,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在语言的节奏和诗的意境上,“古代”段,优雅舒缓明澈;“现在”段意象纷乱跳跃浮躁,形成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鲜明对比。
这样的艺术手法相当不容易控制,而翟永明却做到了!
于是,我们从中发现一个悖论:古代,虽然交通通信落后,但古人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经历千山万水的时空考验后,那情,更像一杯陈年老酒,香醇浓郁!而在科技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即便相隔天涯海角,一封电邮,一个短信和一通电话,即可联系。网络使世界变小,人际距离仿佛近如咫尺,而心灵情感却淡薄,甚至于虚伪。
有论者说:诗歌有可能是慢的艺术。世界充满悖论,最近的路有时恰恰是最远的路,而最远的路却可能最快抵达目的地。
现代科技文明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都是快,“快”是现代的特征。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翟永明这首寻找古代精神源头的怀旧返乡诗,试图给我们医治诗歌创作上狂躁的“现代”病。
2012年11月28日
于昆明文瑞书屋
附:
《在古代》
诗/翟永明
在古代,我只能这样。
给你写信,并不知道,
我们下一次,
会在哪里见面。
现在,我往你的邮箱,
灌满了群星,
它们都是五笔字形。
它们站起来,为你奔跑。
它们停泊在天上的某处,
我并不关心。
在古代,青山严格地存在,
当绿水醉倒在他的脚下,
我们只不过抱一抱拳,彼此
就知道后会有期。
现在,你在天上飞来飞去,
群星满天跑。
碰到你,就象碰到疼处,
它们象无数的补丁,去堵截
一个蓝色屏幕。
它们并不歇斯底里。
在古代,人们要写多少首诗?
才能变成崂山道士,穿过墙
穿过空气,
再穿过一杯竹叶青,
抓住你。
更多的时候,
他们头破血流,倒地不起。
现在,你正拨一个手机号码。
它发送上万种味道,
它灌入了某个人的体香,
当某个部位颤抖,全世界都颤抖
在古代,我们并不这样。
我们只是并肩策马,走几十里地,
当耳环叮当作响,你微微一笑。
低头间,我们又走了几十里地。
编辑:苍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