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会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当下还需要学诗吗?

林语堂说过,“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的的确确,在太多数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诗的位置是无法撼动的,真可谓,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

孔夫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在中国历史上,人的成长教育与诗歌关系之密切。

甚至可以这样说,诗歌,除了对于个人而言传递微妙感受、抒发性灵之情外,还在规范伦理、教化人性、慰藉人心方面,起到了与西方宗教近似的作用。

诗歌,教导了中国人一种人生观,那就是如何看待宇宙、世界、自然、生活与同类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仁爱、悲悯之情怀。

一、古人为什么要学诗?

在《论语》中,记述孔子谈诗的话至少有八段之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诗教”这一概念的人。《阳货》(九)子曰: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学生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养成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事奉父母,远则可以用诗中的道理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还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话现在听起来,似乎说得有点极端,但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却是一点也没有说错。

首先,诗关乎风化。在春秋战国时代,假如你不学《诗经》的话,你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那是一个讲究“情动于中而发(言)于外”的年代。那时,学《诗经》可不是一种闲情逸致,而是生活的必需。打仗前,要诵诗以明志;敬酒,要歌咏以言情;哪怕是报国求官,也要用诗来委婉表达。

《列女传》中就记载了管仲小妾的一段故事。

宁戚想求见齐桓公,但一介平民面见国君谈何容易,只得先做家仆。一天,宁戚预先等在东门外,待齐桓公外出时,他击打着牛角唱悲伤的歌儿。齐桓公诧异地派管仲去询问一下,宁戚唱道:“浩浩乎白水!”管仲一头雾水,一连想了五天,都没有想明白宁戚在唱什么。

管仲的妾小婧,看到管仲面有忧色,问明缘由后,笑着说:“人家已经说明白了啊,可惜您不知道哦,古有《白水》之诗。诗云:'浩浩白水,鲦鲦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立,从我焉如。’宁戚这是想要当官报效国家啊!”。

那真是一个诗的美好时代,那时诗就是生活,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诗只是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古代帝王出游时身边带着的人,交际或外交用的,全部都是《诗经》中的语言。

比如,在描述心灵困境时他们会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雅·小宛》);在信誓旦旦时他们会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在思念时会他们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郑风·子衿》);在恐惧时亦知: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将仲子》)……其简练,其凝重,千古传诵。

其次,诗教针对的是人心的教化,礼教针对的是对人行为的教化。孔子终其一生,都极为重视诗教、礼教。诗教和礼教合二为一,就是“文质彬彬”,文是外表,质是内涵,表里合一,敦厚从容,则是“彬彬”。

老祖宗们认为,学“礼”是学习如何管理我们的行为;学“诗”是学习如何管理我们的性情、管理我们的心灵,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管理好自己的性情、情感、性格、心态,不仅可以少得病,而且可以活得好,还能活得美。

通过学诗,可以扩大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知道怎么委婉地表达自己,可以知道怎么恰如其分地抒情,这叫“兴”。《诗经》有三种特定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就是直抒胸臆,比如要表达“我爱你”这个概念,可以用一系列排比铺垫:一月我爱你,二月我爱你,一年十二月,月月我爱你。这就是赋。

“比”,就是打比方,比方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最后的效果。学不好诗、语言表达不到位,也一样会出问题。

最后是“兴”。 “兴”就是不直接说,先说别的事,然后由此景此事引发出自己的情感,或一种情愫。先有诗境,即生诗心。

“兴”的大量运用,把《诗经》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雅致、深沉、含蓄,深长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二、诗的演化,见证了上下五千年的繁华与落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雎》中,一只关雎,一座沙洲,一排荇菜,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子,便轻易嗅到了爱情的滋味,如水诗韵。

《击鼓》中,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纵然相离,永世不弃;《桃夭》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经》中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就能吟出动人乐章。

《诗经》之后是《离骚》。蕙、兰、芷、蘅在诗中摇曳招展,清香逸远,像是美人眉梢的痣一点,并不张扬,却已集结了千丝情万缕思,让人忍不住想采撷一朵,那怦怦的心跳,已泄露了心灵极力掩饰的秘密。

《离骚》之后是汉诗。刘邦吟一首《大风歌》,项羽便和一首《垓下歌》;一曲《上邪》,最能解为何爱到深处,唯有以死句读;《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与焦仲卿分别之时,五里一徘徊,生不能相守,便相约黄泉,爱,从来都是这般摄人心魄。

再然后,便是魏晋风骨了。曹操对酒当歌,阮籍咏怀,左思咏史,陶渊明饮酒咏菊,他们在诗中亦歌亦狂,后人在只言片语中深深沉醉。

诗至盛唐。梦回大唐,邂逅的尽是风流才子。初唐的王勃,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元稹,晚唐的杜牧、李商隐,尽在诗歌中出尽了彩。

战场之上的角鼓征鸣,黄沙中的凛冽寒风,明月下的葡萄美酒,夜深后的声声芦管,皆在唐诗中,开成一朵朵雍容华贵的牡丹。在诗的花园中,任谁都抵不过它的芳华。

唐诗丰腴、繁彩、浑雅。一首唐诗,是一帧小景,字字描摹,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清灵静逸。“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像是呢喃,轻易间便撩动了相思;“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无法安眠,念及的是多情红颜。她们像是执拗的孩子,明知相思无益,依旧泪流满面。

宋诗瘦硬、幽冷、透彻。一首宋诗,便是一个故事,淡淡的,浅浅的,初读略觉酸涩,慢慢品咂,便深觉其中意味。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简单却深含哲理。

诗至元,始走下坡路,散曲应运而生。至清,古诗终完美谢幕。古诗中的美,靠着后人的想象,给渐渐久远的它们,涂一涂婉媚的口红。

现代诗,已不拘泥于格式,参差落错,如同美人弹奏的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徐志摩轻轻挥手,再别了康桥;林徽因是人间万古四月天;席慕蓉盛装站成一棵树的姿势,永远守候在心上人必经的路旁。

三、在当下还需要学诗吗?

在当下,人们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旋涡中,时代在飞速运转的同时,人们精神的危机感,却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加强烈。原本就具有某种宗教功用的诗歌,此时恰好可以起到填补信仰情感真空的作用。

在我们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盛、温饱基本不成问题的时代,精神的匮乏与需求愈显突出,灵魂的引领与提升日趋急迫。而诗歌,能使我们超尘脱俗,境界高远。因为,与其他各种文学样式相比,惟有诗歌是超越性的,高于尘世的,那些由强烈饱满的情愫所渲染而成的美妙绝伦意境,可以使我们灵魂出窍,暂时忘却烦恼与痛苦;可以安慰我们破碎的心灵,让我们抚平激烈拼搏竞争中碰触的累累伤痕。

我国古代少年儿童的启蒙读本《三字经》中说:“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于是,出现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为学童编注的诗歌优秀读本,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的说法流传至今。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教育现象。

“诗教”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的生活变得有诗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是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之上。”当下,人们最缺少的,是一种有诗意的生活,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一种洋溢着幸福感的生活。

而诗歌,具有救赎灵魂、反观现实、正视自身、慰藉苦难心灵、成就真实自我的功能。拥有诗意的生活,我们在寻找家园感的路上,才不会走的太远。诗词歌赋,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

“诗教”应该传承,应该发扬光大。因为,没有别的方式可以取代诗歌的功能。诗歌是要经过反复吟诵以至背诵才能品味的,是“快餐文化”、“网上浏览”无法达到的。读者在深度阅读及反复吟诵之后,自己可以感悟到诗的妙处。而当读者一旦领会到诗的妙处,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深切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起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吟咏传统深厚,源远流长。21世纪的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令人目不暇接,当各种挡不住的诱惑扑面而来的时候,中国古典诗词却依然以其幽深隽永的意境美、九曲环回的情感美、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和无穷韵味,令国人荡气回肠。

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在紧张的旅途劳顿之中,感受诗词的空灵蕴藉,体味诗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感悟,定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于是,一种感触油然而生——那是时光抹不去的足以穿透古今的“诗意”。笔者并非说人人都要去学诗写诗,而是鼓励人人都要试着去领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发现美的能力,人人都能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之上。

每一个民族都是有诗歌传统的,在这传统里,我们发现,“诗教”往往具有某种神圣的光环,往往能见出一个民族或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往往能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前进的勇气,唤醒一种崇高或清洁的精神。

当代社会正处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时代,国人或沉醉于网络传播的粗浅娱乐文化,或倾心于西方的主张解构传统的后现代文化,疏离甚至否定高雅厚重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此,我们应该勇敢地担负起传播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意”陶冶和润滑生活,以心灵接纳和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份足以感动人类和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