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开笔之困
开笔,重拾写作也。
近日参加了一个读书沙龙与几位读友共谈读书方法和心得,大家在赏析品评,引经据典之时,不免提及写作。众皆表示,开卷似易,开笔却难。我亦深有同感,然时觉读书之乐,读书之精,积累之多而不用于写作,学不致用,岂不失为人生憾事。
我打小喜欢阅读,无论是啃宏篇巨制的所谓“大部头”,还是精致优雅的散文小品,在欣赏涤荡心灵之余,心中总生羡慕之情,觉得什么时候能厚积薄发,写出一些同样精彩的作品以飨读者,岂不美哉?然想法稍纵即逝,总是被自己以能力不足否定,又被自己的懒惰所累,终究也未有几篇像样的铅字“豆腐块”见诸于世。
参加读书会后的几天里,不知何故,写作的话题时时萦绕耳畔,记挂心间。一有闲暇,便不由构思谋篇,想以什么来命题立意,怎样组织结构,如何遣词造句,篇幅几何?许多构思时时脑海涌现。一日午夜,突觉心旷神怡,思如泉涌,必欲起身记之而后快,如将各种灵感意象糖葫芦一样穿起来以防忘记和丢失。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开笔也是如此。我想依学校教育,我们每个人写作约始于小学三年级,读书至高中、大学,光是日记,作文,摘录也写了十余年之久,那时老师命题,自己完成,不论质量如何,但动手是必然的。可是为何读书愈多,文化愈高却视写作为畏途,不能拔笔了呢?个中原因,值的深思。
开笔之困,我以为原因有二,其一为“自吓自”,即勇气不足,因为读书多,与先贤及当世杰出人才交流共鸣多,觉得自己能力之不足,见识之浅薄,开笔写作,似有“班门弄斧”之嫌,恐写得不好让人贻笑大方,这种不自信我常常有,又常常觉的应弃之如敝履,否则易束手束脚,畏首畏尾,何时能拔开写作之笔呢?遂又想自己年已不惑,何不趁耳聪目明之时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呢?且我以为只要敢写总比不写的好,有开笔之勇气敢于“亮相”本就超越了一般人,不是有句话吗,“心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会迈出通往梦想的第一步。
开笔之困,另一原因,我以为在于突破“框架化”、“程式化”的思路。曾记得读初、高中时,每学几篇语文课文,中间就会夹有几页关于如何写作的教授内容等,比如:如何列提纲,记叙文、议论文的要素,散文的创作,还有其他文体的写法,不一而足。这些学习曾经给我汲取了诸多营养,为提高写作水平增色不少,然现提及,不是否认以上写作方法,而是不囿于既定的框架,也不刻意于固定的程式,写作不像数学套公式那样,而是要灵活多变,讲究写出“意味”来,即追求“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写作应归于自然状态,有人问:“你会说话吗?”,答曰:“会”,“会即会写作”,写作就是把熟悉的事、身边的事,所见、所思、所想以文字形式表达并稍加润色而已。如此说法,将写作通俗化,仿佛人人会说话,人人即会写作一样,如此想法,又何生开笔之难?
我以为,一个人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后,就要多书写,因为只有写才会写,而只有会写才能写好。
毕竟,每一个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热爱文字的人,都心生过一个关于写作的梦,记录生命生活的点滴与感悟,享受分享与被分享的快乐,岂不为人生一大幸事。广大文友们,让我们以阅读为经,写作为纬,一起拔开手中那支生花妙笔来书写人生吧……
(作者简介: 席国隆 系繁城镇东峪村人,就职于县环境保护局,从事文秘工作,县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