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理都很对,为啥孩子却不听?

2021/07/12

作者 | 张娟娟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山东烟台

答疑解惑,举例论证

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写作业时经常精力会不集中,不是去喝水,就是去上卫生间,一会又想吃水果,不是抠手就是抠作业本。
这是某一次和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小问题,让妈妈们焦虑不已,甚至还会质疑自己:“我明明已经用了肯定法呀!可孩子依然不听,要么当时听进去了,过一会又开始了。”
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说得都对,孩子心里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不听呢?
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如果失去了公平原则,提议也好,说教也罢,都是不好用的。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写作业时不吃东西,那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是否一边吃一边做呢?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写作业时不要看手机,那我们有没有碗没刷,饭没做,却在那看手机,甚至为了追剧不想做饭,给娃点外卖的时候呢?
父母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阵我发现女儿写作业总是走神,她不是在玩东西,只是发呆,原本她就是个慢节奏的性子,再发发呆完成作业的时间只会拖得更晚。
我很着急,于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尝试着问她:“宝贝,今天剩了一张卷子呀?哦,计时60分钟,你觉得你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吗?”
女儿苦着脸说:“不太能!”
这时,我拿了一本厚厚的书,给女儿看了一眼说:“你觉得妈妈手里的这本书,一小时能看多少?”
女儿想了想说:“大约一半吧!”
我看她接了我的话,就引导她道:“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一起计时,我看书,你写卷子,看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自己的事情,你赢了可以得20元家庭币!”(家庭币是我们家一个可以兑换相应项目的设置)
女儿顿时兴趣盎然,于是,我们就开始各做各的事情。
我一直非常认真地在桌边看书,偶尔发现娃在那愣神,我也装作没看到,只不过会用力翻一下书,女儿扫了我一眼,看到我读得很认真也很快,马上反应过来,专心做题,仅四十分钟就把一张卷子做完了。
这次肯定是她胜了,她如愿得到了家庭币,还因战胜了妈妈感到很兴奋。

换位思考,深度分析

借着刚才的例子,我想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写作业时不断收到大人的提醒,比如:“你低头了”、“你玩笔了”、“你又走神了”、“你又抠手了”这种提醒只能停止当次行为,效果持续不了一分钟,而且让孩子很反感。

好比你在做饭,先生在旁边提醒:“你又把刀用混了,你把菜洒了,你做饭还看什么手机?”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你提要求:“这个作业你必须在二十分钟做完”。尽管你的口气足够温和,我想他依然是被动的。

这个又好比我们在做饭,先生过来说:“你要在二十分钟内把饭做好。”我们肯定是不情愿的。
但如果换成“你看这样好不好,二十分钟你做完饭,我二十分钟把家里的地板搞干净。”我们立刻觉得心里很舒服,因为这个很公平。

如果我们和孩子共同约定做事,当孩子观察到我们也是在用心专注地完成事情的时候,就会自觉向我们学习。

当然,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接电话、看手机,那就不要这样做了,因为会起反作用。同样,也不应该要求孩子非常专注地做事。
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先做到,再提要求。不然家长只单方面提要求,娃就算做了也是被动的、无效的、让人心烦的。
又好比周末大家都在休息,先生只顾自己玩游戏,还要求我们去做饭,尽管我们做了,但是会有怨气,因为这个有失公平。
可如果,先生自觉放下手机,在一旁帮我们打下手,时不时和我们逗笑一嘴,这顿饭就是有温度的,是不是做得很愉悦?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做出的饭菜也更加美味可口。
我身为两个娃的妈妈有时候实在没时间,看书陪娃的方法我只用了两三次,之后,我又把我看书改成做某项家务。
我家的方法总是不断更新,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平,我这样要求她的同时,也同样这样要求我自己。我们通过学习,也知道了孩子是个单独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那什么是尊重呢?我感觉公平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遵守制度,相互制约

另外,关于家庭币制度,有一个小伙伴问我:“我也设置了家庭币,孩子也和你家的一样大,为啥我家的就是不感兴趣呢?”
其实家庭币的设立,对孩子和大人都是有约束的。
其实设置的兑换项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娃感兴趣的,并且是能限制她做的事情,像是玩手机,玩电脑;
2.一旦设置家庭币,只能严格采用兑换模式,不能通过别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得到。
比如当你在忙的时候,暂时顾不到孩子,如果你这时对他说“你去玩半小时电脑吧!”这样就会破坏规则。孩子是很聪明的,当他知道不用兑换也能得到,那对他而言家庭币就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任何规矩都要双方严格遵守,同样,如果你做不到,也就不要再设置了。

所有的方法都是要由父母要积极配合参与的,是双方的约束,如果你只想约束孩子,自己不去重视,不去执行,那任何方法都不管用。

如果能把公平原则考虑进去,做个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小规则,我再去和娃提要求时,我们的孩子会更喜欢更配合,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虽然孩子们很少会提公平两个字,可其实他们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我们在要求他们的同时,有考虑到公平吗?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