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赏析
原诗: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赏析:
首句“飞来山上千寻塔”,起句平常,也可说是半句话,因为只是说了个偏正短语,表意不明。题目是“登飞来峰”而不言“登”,也算十分标新立异了。飞来山,有人说是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传说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也有人说是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的山。其实无所谓了,让我说,也许只是作者的虚拟,随便哪座山,我就叫它“飞来山”,或“飞来峰”,有何不可?但是学生背此诗,容易把题目中的“飞来峰”和本句中的“飞来山”混淆。为了言塔高,用一个长度单位来说,可以说是很理性了,这是硬邦邦的理科思维。古代一寻是八尺,合2.67米,千寻即是2670米,人工造的塔在宋代就这么高,是当代迪拜塔828米的三倍还多,应该是不可能的。推断是一个习见的夸张,我们现在不是唱“万丈高楼平地起”吗?
次句“闻说鸡鸣见日升”,和上句合起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本句是说,当我登上塔时,就能看到传说中“天鸡啼日”的景象了。《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句子。这里就是用了一个典故。上下两句合起来就一个意思:塔高!
对于这么高的塔,王安石是一定要登上去的。他在此后四年所写的《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由此,我也想到一个人物,就是后来追随王安石的章惇。有次他和苏轼到了一个深谷前,章说可以到对面崖壁上写字,苏表示为难。章就撩袍拽藤荡了过去,在崖壁题了字又荡了回来。苏轼对章惇说:“你以后一定会杀人。”
某国有一个泥瓦匠当上了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他说:“当总理和泥瓦匠有什么区别?”他想了想说:“站在高处不头晕。”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也是半句。语意比较明白。“浮云”也算是用了典故。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我们现在也说“神马都是浮云”。总之是极其看不上某些人,直把他们当“浮云”了。关键的是,这里的“不畏”二字,可谓二字盖住全篇。上两句,那么高的山,那么高的塔,因为“不畏”,所以敢登。这两句,也是因为登上最高层,所以才“不畏”浮云。王安石有著名的“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里边也含有“不畏”。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和上句合起来,意思才算明朗。这句道出了上句的原因。因为我站在最高层,所以不怕云彩遮挡我的眼睛,为什么?因为它们在我的脚下!根本就挡不住我。这两句这么安排,显得稍有波澜。先提出一个论断:不畏浮云遮望眼,然后再给以解释:自缘身在最高层。反过来,则效果不好。
全诗在艺术上没有大的可称道的地方,所以钱钟书的《宋诗选注》没有选这首。惟一可圈点的就是它的中心:表现了北宋一个改革家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精神,如果走向极端,就有可能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忠告。
对于王安石的评价,蔡东藩的观点可资借鉴:新法非必不可行,安石非必不能行新法,误在未审国情,独执己见,但知理财之末迹,而未知理财之本原耳。当安石知鄞时,略行新法,邑人称便,即哓哓然曰:“我宰天下有余。”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执政非长吏之任也。天下方交相诟病,而安石愈觉自是,黜陟予夺,任所欲为。……夫朝廷举措,关系天下安危,而顾可以矫情立异行之乎?我姑勿论安石之法,已先当诛安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