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洪武屠湘”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久传不衰?

“洪武屠湘”究竟是什么回事?为什么久传不衰?

01“洪武屠湘”久传不衰

自明至清以及民国,湖南地区流传这么一个说法:洪武屠湘。而且这种说法在地方志和族谱中均有记载,如《叶氏谱》中称“洪武屠湘,未先白马之盟,却有红羊之劫,血流漂杵,鬼昼哭,十室一室居人,九室堆骨”。又《厚雅田王氏谱》中记载:“湖以南,丁洪武杀运,扫境空虚矣!”《吕氏宗谱》中记载:“洪武血洗,惠公由安仁奉调镇常”。《依湖邓氏族谱》中记载:“吾祖世籍豫章,丁封易代,迁来血洗,系千钧一发,绵一脉于千秋”。

这么多家谱记录, 而且是原文引用,说明“洪武屠湘”还是真有其事。可是,明史中为什么没有记录呢?这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按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杨璟为湖广平章(相当于一省之长),并封为营阳侯(道州侯)。永州一带虽有族谱记录杨璟要屠尽宁远城北十里居民,但是一个九十高龄的欧善堂,上门请降之后,宁远北境近十万居民性命保全,并未发生真的的“洪武屠湘”。其实中,必有误解。

02   历史上有两个“洪武”时期

梅语认为,朱元璋不可能在建立自己的王朝后,大开杀戒,伤残百姓,损害自己的江山。且正史中无记。问题是在于后人对“洪武”一词造成了错误的理解。

第一,“洪武屠湘,未先白马之盟,却有红羊之劫。”这里借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明“洪武屠湘”所指的真实含义。“白马之盟”是个比喻,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如果以后的江山不姓刘了,天下人要同心协力共击之。“未先白马之盟”,就说明“洪武屠湘”事件的发动者,还没有登基做皇帝。“红羊之劫”也是个比喻,指国家有难。“未先白马之盟,却有红羊之劫”的实际含义应该是,发动洪武屠湘的人,在自己还没人坐稳皇帝时,就发动了内乱。

第二,“丁洪武杀运”,这里的“丁”作“.遭遇;碰到”讲,如“丁忧”。那么“丁洪武杀运”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碰到了洪武帝被追杀,老百姓也被殃及”。

历史上有两个洪武时期。第一个即是朱元璋时代,从洪武元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68—1398)。第二个“洪武”时代指建文帝执政时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把建文元年至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建文王朝成为明朝之禁,谁也不敢提及,只能用“洪武”来替代。

梅语认为,“洪武屠湘”,实际指的是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后,在湖南一带重新建立了流亡朝廷,与朱棣争夺江山,结果遭到朱棣血洗湖南,后人遂称“洪武屠湘”。

03   “洪武屠湘”实指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

常宁、宁远等地的《奉氏族谱》载:”我竹源房启祖讳万十郎,字德远,生明初,千四祖次子。长子讳万八,字德良,从零陵袁十万。时明鼎虽定,即内乱忽生,永乐易建文之统纷争十余年。公当世乱,父早丧,兄远徙,茕茕孑立,少孤无依。依姑母于平田杨姓抚养,成人乃归梓里浆滩故里。”

邵阳《杨氏景公房谱源流序》载:“琳公洪武时,官翰林侍讲,迁太子傅,辅建文。燕兵入金陵,同建文逃奔武攸,潜迹椒岭。”

宁远下灌《李氏族谱》载:“我伯祖闻举公……生于元明改革之际,长洪武定鼎之日,处兵戈离乱之世,而抱亨屯出险之才,盖一时之伟人也。上(此处‘上’指明太祖朱元璋)见我祖锦绣中藏英华,外著如光风霁月,特赐乡举仕进。建文四年,职兼膳夫之任,垂绅搢笏,立朝数年……适因重修谱牒,爰照旧记,述其颠末……”这里写得清楚明白,李闻举在建文帝的新朝廷中“垂绅搢笏,立朝数年”——《闻举公序传》
在明初时期的宁远,后之新田县,今之三井乡洞心村龙池寺遗址走廊上,躺着很多古碑,其中《重建庙廊碑》。查“庙廊”一词只有唯一的一层意思,指朝廷!那么“ 重建庙廊碑”解读为“重建朝廷碑”。有了这碑文,说明建文帝在湖南有流亡朝廷,并一直与朱棣对抗。
在宁远的梅木塘的村谱中,有个更奇怪的问题,普中有“洪武三十七年”、“洪武四十三年”的记录。这个,更印证了建文的流亡朝廷被称作“洪武”朝。
根据上述碑刻、族普史料,“洪武屠湘”应理解为建文帝与永乐帝的纷争之战时,湖南被那些建文帝忠诚官兵和百姓遭到血洗。朱棣最终胜利后,这些是绝对不充许记入明史的。后人由于对“洪武”的二层含义不明白,一味的附会到了朱元璋身上,所以才会误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