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1. 棕榈酸与棕榈油酸
很多人将棕榈酸与棕榈油酸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是不同的。棕榈酸又叫十六烷酸,是一种饱和脂肪酸;而棕榈油酸是由16个碳原子组成且不饱和双键位于甲基端第七个碳原子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 n-7)。
天然存在的棕榈油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如下图所示。
2. 棕榈油酸的来源
棕榈油酸为非必需脂肪酸, 可以通过机体自身代谢产生, 必要时也可从膳食中补充。
顺式棕榈油酸在动植物油脂和鱼油中广泛存在,但含量丰富者并不多,其中澳洲坚果油含17%-30%的顺式棕榈油酸,沙棘果油含13%-42%,鱼肝油7%-20%,三文鱼6.0%,橄榄油1.4%。反式棕榈油酸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脂肪和乳制品中,也可以在部分氢化油中找到,但含量均不高。
在体内,硬脂酰辅酶 A 去饱和酶 1 (SCD-1)是催化合成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限速酶。人类顺式棕榈油酸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其次是脂肪组织中。最近的研究表明,食物中异油酸(C18:1 t11)可通过缩短链长而形成内源性反式棕榈油酸,转化率为17%。
3. 新型脂质激素
科学家们筛选了400多种脂肪酸, 结果表明棕榈油酸可在机体中充当脂质激素——具有激素样生物活性的脂质,它可能是“血清中唯一能够显著改变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变化的脂肪酸”, 是体内作为激素的第一脂肪酸,在近期文献中出现,这种脂质激素有一个新术语“脂肪因子”。在此之前, 所有已知的激素都是蛋白质或类固醇。
这种激素具有“瘦身”效果,是对抗炎症和血管老化的“奇兵”,对胰岛素抵抗以及二型糖尿病发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除此以外,棕榈油酸还有强化血管的代谢过程、缓解关节疼痛、预防某些类型癌症等保健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棕榈油酸也有一定副作用。例如, 在人体试验中发现,较高水平的棕榈油酸、甘油三酯与较高的体重指数与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因此在进行干预治疗时对其剂量应严格把控。
基于棕榈油酸的这些功能特性,国外已开发出棕榈油酸膳食补充剂等相关商品, 由于其在体内的代谢研究尚未完善, 对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仍未明确。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根据我国资源和人群健康状况,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 Wu Y.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palmitoleateproduction,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human health and sustainableindustry[J].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12, 51(4): 340-349.
[2] Cao H. Identification of a lipokine, a lipid hormone linking adiposetissue to systemic metabolism. Cell, 2008, 134: 933–944.
[3] Mozaffarian D. Trans-Palmitoleic acid, other dairy fat biomarkers,and incident diabetes: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 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97: 854–861.
[4] Ntambi JM. Regulation of stearoyl-CoA desaturases and role inmetabolism[J].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04, 43(2): 91-104.
[5] Jaudszus A. Trans Palmitoleic acid arises endogenously from dietaryvaccenic acid[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4, 99(3): 431-435.
稿件来源: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