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集锦(干货)
笔者行医三十年来,平时喜对名老中医所介绍的一些用 药经验,特别是由三味组成的“角药”运用经验,在临床上反 复去验证,这样做既可充实自己的中医药理论水平。又可提 高治疗效果。现将其中部分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整 理成文,以供同道参考。
1 仙鹤草 连翘 何首乌 此三味为谢海洲老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组 “角药”。谢老认为该病有原发、继发两种,继发者易治,原发 者难疗,究其病证,无非阴阳两类;审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临证治疗,除辨阴阳,分虚实外,尚需注意标本缓急。一般来 说,出血为主者,急当凉血止血以治标;而出血缓解后,则当 益气养血滋阴以固本。凉血止血之剂甚多,谢老习用者以犀 角地黄汤为最。然犀角价昂而难得,故常以水牛角或玳瑁代 之。其他如连翘、白茅根、侧柏叶、栀子、连翘、黄芩、黄柏、地 榆、茜草等皆可随证加入。益气养血之剂。仍以归脾为佳。而滋阴则常以一贯煎或三才封髓丹加减。它如玉竹、黄精、 龟板胶、何酋乌、红枣、鸡血藤、仙鹤草等均可选用。然上述 药物中,仙鹤草、连翘、何首乌三药为必用之品。仙鹤草,性 味苦平而涩,功在强壮止血。某些地区称为脱力草,用治脱 力劳伤。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含仙鹤草索有促进凝血的作 用,可使凝血时间加快,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连翘,苦而微 寒,为清热解毒之品 功可清解风热,又为疮家圣药。李东 垣谓之“散诸经血结气聚”;朱丹溪云其“除脾胃湿热,治中部 血证以为之使”。其凉血散血止血作用,意在其中。现代药 理研究,认为其尚含维生紊 P(即路丁),能保持毛细血管的 抵抗力,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有保护肝脏及抗感染之作 用。何首乌仍补肝肾益精血之品。《开元本草》云其:“益血 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李时 珍谓其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 上”。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所含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 是脑髓的主要成分。同时为血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的重要原 料。并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及发育,同中医之养血益精生髓 功用相互印证。以上三药对血小板之升高均有促进作用,经临床应用,确有效验。
2 生地黄 赤芍 丹皮 此三味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皮肤病 专家朱仁康研究员所创的一组“角药”。他说:“余治皮肤病, 惯用生地,药景既大(多在3O g以上),使用范围亦广,常为同 道们所瞩目。”问日:“生地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甘苦而 寒,有清热凉血,养阴润燥作用,历代沿用至今。您善用此药 治疗皮肤病,其理何在?其经验可授之乎?”余日:“因考虑到 疮疡皮肤病血热所致者颇多,故喜用生地作为凉血清热的主 药。临床上凡遇血热证者,除重用生地外,常与丹皮、赤芍二 药配伍,收效颇为满意。”问日;“配丹皮、赤芍又有何妙用 哉?”余日:“有热当清乃为常法,但热与营血交结,情况就复 杂了。虽然《素问·调经论》有'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 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之论,但是热乃温之甚,血遇热失其 度而妄行,或邪热煎熬营血而滞涩。故在重用生地的同时, 配丹皮、赤芍既可加强凉血清热的作用,又能活血散血,以防 火热煎熬,营血瘀滞。此即取叶天士热入血分'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血’之意”。…朱老这一观点可体现在他自拟经验 方中,如皮炎汤(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 翘、淡竹叶、生甘草)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主治药物性 皮炎,接触性皮炎;凉血清肺饮(生地、丹皮、赤芍、生黄芩、知 母、生石膏、桑白皮、枇杷叶、生甘草)功用:清肺胃经热,主治 痤疮、酒齄鼻;凉血除湿汤(生地、丹皮、赤芍、忍冬藤、苦参、 白藓皮、地肤子、稀莶草、海桐皮、六一散、二妙丸)功用:凉血 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性湿疹等,多能应手而愈。
3 麻黄 生石膏怀山药 此三味系原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刘惠民老中医治疗感冒、 流感时应用的一组“角药”。刘老认为:中医所称之伤寒,在 多种情况下乃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感冒、流感自 应属于这一广义的伤寒范畴中。因之他对感冒、流感的辨证 治疗,多遵循《内经》、《难经》,取法《伤寒论》,按六经病证进 行辨证,并根据《内经》“伤于风者,阳先受之”的论述。采用治 三阳经病的方法(以治太阳经病为主,根据见证间或应用治 少阳或阳明经病的方法),以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等方剂为主方。结合临床见证,化裁应用。主张早期解表,更重表里双解,认为此类疾病 早期不仅限于表证,而且多数病例常兼见不同程度的里热。因之,解表清里同时并行,以奏表里双解之效。处方用药除 麻、桂等解表药外,多喜用石膏、知母等清里之药,实践证明, 每有良效。然而,刘老在用解表清里重剂的同时,也非常重 视脾胃之气,强调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汗液滋生之源。故在 应用麻黄、石膏等解表清量药的同时,常配伍应用怀山药。山药既可养阴,又可健脾益胃以防石膏寒凉太过而伤及脾 胃∞]。可见该组“角药”是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刘老对表里双解法的应用达到了认证精确、 胆识过人的境地。如 1957年,毛泽东同志患感冒,发热多日 不退,延医数人而不效。省委推荐刘老赴诊。刘老诊后,认 为外感日久,表未解而里蕴热,急需表里双解,采用大青龙汤 重剂加减,一剂热退病除 。
4 地榆 贯众 白头翁 上三味为山东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张志远先生治疗崩 漏的一组“角药”。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患,临床所见 以气虚不摄、血失故道、血热妄行者为多,特别是因于热邪迫 血妄行而致的,更属屡见不鲜。处理此证,将重点放在血热 妄行这一类型上,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具有针对性药物。实 践中,既采用历代文献所收录名方,也注重疗效明显的药物, 如田三七、蒲黄、小蓟、紫草、早莲草、阿胶、生地黄、黄芩、侧 柏叶、丹皮、鸡冠花、赤芍、茜草等,最富有心得而效果十分彰 著者,则首推地榆、贯众、白头翁。三味药物,皆为苦寒之品, 有凉血作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 草纲目》,言有治崩之力,验之临床,效果确切。它们在止血 方面的区别是,地榆味酸偏于收敛;贯众苦寒,侧重清热解 毒;白头翁祛瘀生新,兼消积聚。三药配伍,不仅能清热泄 火,且有“涩以固脱”和祛瘀生新,相辅相成的功用。用量可 视人与病二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用15~30 g,最大量可用 至50 g,每日1剂,连服5剂。出血若停,减去 1/2用量,再服 3~5剂以巩固之。此组“角药”对血热妄行之崩漏,不仅治 标,也可治本,主要是取其凉血作用,使血“遇寒则凝”,裨“妄 出自息”而达到治愈目的 。
5 鱼腥草生黄芩野荞麦根 上三味药是原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杨继荪主任医师用于 治疗痰热咳嗽基本方中的一组“角药”。杨老认为,无论是外 感新起之咳嗽,或是新感引动宿痰呈急性发作之咳嗽,因表 邪不解,邪循经人里,郁而化热,引起咳嗽,痰多,痰质粘,痰 色白或黄等证。强调痰因热成,重视痰与热之问存在因果关 系,结合自己多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以清热解毒 法为主,治疗痰热咳嗽。其基本方由鱼腥草、黄芩、野养麦根 各3O g,桔梗6 g,前胡9 g,浙贝母 l2 g,杏仁9 g,姜半夏9 g, 枇杷叶9 g组成,该方重用鱼腥草、生黄芩、野养麦根,杨老喜 称为“清肺三斧头”;合以桔梗、前胡,一升一降,宣降肺气;浙 贝母、杏仁清热化痰,降气止咳;姜半夏、枇杷叶下气化痰,且 均有和胃降逆之功。本方以大剂量清热解毒药为君药,其中 “黄芩治肺热”是明代医家李时珍的亲身经历体会。《本草纲目》有:“因感冒咳既久,遍服……诸药,月余益剧。思李东垣 治肺热。以一味黄芩汤泻肺经气分之火,遂用片芩一两。水煎 顿服。次日身热尽退,痰咳皆愈”的记载,杨老则在此基础上, 增加鱼腥草、野养麦根各3o g,清泄肺热,治疗痰热咳嗽用之 皆效。它不仅对外感咳嗽疗效显著,对内伤咳嗽,只要予以 局部、整体兼顾,在此组“角药”的基础上加味,寒热清补并 施,用之亦多能获得明显疗效(内部资料:浙江省中医药继续 教育项目《当代浙江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特点》1998年1 月)。
6 土茯苓 板蓝根 生甘草 上三味药物为湖北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所创制的“朱氏 乙肝散”中的~组“角药”。虽然目前中西医对该病尚缺乏特 效药,但朱老对乙肝的认识,治疗原则,方药的筛选,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在全国中医界有较高的声誉。朱老认为乙肝系 湿热疫毒所致,治疗乙肝要求“本”。乙肝的“本”就是乙肝病 程中最显露、最突出的症;而证又是病机的核心表现,因此按 当时的病机施治也是治“本”。乙肝治疗求“本”,还应包括因 人治宜,因时治宜,因地制宜等因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 题需要明白,那就是湿热疫毒遏阻中焦症,既可见于西医所 称的大三阳、小三阳、活动性乙肝、慢性迁延性乙肝,还可见 于无症状携带者。其治疗原则:清化湿热疫毒,少佐活血疏 肝。方用朱氏乙肝散。药由土茯苓、板蓝根、茵陈、黄芩、丹 参、大黄、藿香、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组成。方中土茯苓 甘、淡、平,无毒,入肝经,是化湿利湿之要药。湿从尿出,湿 从水化,湿去热孤,俾湿热分消,病毒亦可化解或潜消。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的粗黄酮类成分有解毒、抗肿瘤、抗脂 质过氧化和利尿作用,这些都与中医中药治疗湿热疫毒中阻 症并行不悖;板蓝根味苦,性寒,是中医历代治疗时行疫病、 疫毒内伏血分之要药。本品有较好的解毒、清热、散结之功 效,而治疗病毒性疾病和乙肝湿热疫毒中阻证,自应当以主 药应用。板蓝根治疗乙肝还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单骑独战, 单味研末与服(或佐以1/6的甘草同用),2O多年来,屡试不 爽。故敢为来者言。所以,朱氏乙肝散运用 2O多年七次易其 方,而土茯苓、板蓝根、甘草三药始终不变,其制方之义,也在 于此。
“角药”配伍是以三味药物为组合单位的一种药物配伍方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以及药物自身性味功用限制,单味药或两味药有时不能适用临证需要,以三味药组成的角药配伍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配伍形式,姜良铎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解表药物组成角药,常取得良好疗效。
姜良铎教授师承于全国著名老中医董建华、郭谦亨、张学文三位老先生,他继承导师的临床用药经验,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思路独特,用药轻灵,配伍巧妙,善用角药。姜老师指出:“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三味药的配伍,呈三足鼎立之势,互为辅助,符合临床实际”。现将姜良铎教授临床应用解表角药经验叙述如下。
紫苏叶、荆芥、防风
紫苏叶辛温能散寒邪,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解肌发表。气香上行善通鼻窍而清头目,其解郁行滞而不破气,温胃醒脾而不燥热,善疗胸脘胀满,呕恶纳差之证。
荆芥清香轻扬,药性平和。其辛散而疏风,宣肺邪以达皮毛;微温而不燥,开毛窍以发汗解表。
防风性浮升散,善行全身,长于祛风解表,又能散湿,为治外风之通用之品,还有祛风止痒之功,祛风解痉之效。 紫苏叶、荆芥、防风均属辛温解表之品。紫苏叶味辛入肺,色紫入血,外散皮毛,内舒胸膈,解郁利气;荆芥轻扬走肌表,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长于发散上焦风寒,又入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性善升浮走表,性温而润,为治风祛湿之要药。三药相须为用,共凑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之效。
常用量:紫苏叶6克~12克、荆芥6克~10克,防风5克~10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辛温发散,为风寒感冒首选之药。若患者无汗紫苏叶用量为12克;风寒挟湿紫苏叶用量改为6克,防风亦改为6克。
薄荷、蝉蜕、连翘
薄荷味辛宣散,清凉散热,其性透泄,可疏散风热,解表透疹。其性上行,功善清利头目,通窍止痛,兼入肝经,能助肝之疏泄条达,疏肝解郁。
蝉蜕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脏风热,宣肺疗音哑,宣散透发风热毒邪,透疹止痒,有明目退翳之功,又可凉肝熄风而止痉。
连翘轻清上浮,透表达里,性寒善清心火,解散上焦之热,可宣畅气血,拔毒外达。
三药伍用,薄荷轻清芳香,辛凉行散,能表散风热,清利头目,清热解毒,透疹止疼;蝉蜕味甘性寒,疏风清热,透发瘾疹,且轻清升散,善透温邪疫毒;连翘升浮宣散,透表以祛风热毒邪,达里而清上焦毒热,使湿热毒邪外达肌表。
常用量:薄荷3克~6克、蝉蜕3克~6克、连翘15克~30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临床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可加大连翘用量为30克;用于麻疹、痘疹初发,如透发不畅者薄荷用量为4克,蝉蜕为3克,连翘15克,取其轻清宣透,清热解毒之法。
藿香、佩兰、苏叶
藿香辛能解表散邪,芳香宽中,醒脾清肺,其发表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香窜而不耗气,能和中止呕,解郁行滞,理气止痛。
佩兰辛平发散,药力平和,疏散表邪而解暑,芬芳清香,善化湿邪,能化湿醒脾而和中。
紫苏叶功用同上。
三药均味辛,芳香化湿,藿香、紫苏能解表散寒,理气和中,藿香香燥之性较强,长于解表化湿止呕;紫苏则偏于辛散,发汗散寒的功效较强,擅治风寒表证,理气安胎止呕。佩兰性平,发表之力不如藿香、紫苏,但长于化湿悦脾,理气开胃。三药相须为用,共奏散寒解表,化湿解暑之功。
常用量:藿香6克~10克,佩兰6克~10克,紫苏10克~12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或夏令伤暑,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满、呕恶等症。
桑叶、薄荷、荆芥
桑叶甘寒质清,甘寒益阴,入肺经又能清肺润燥,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善清肺止咳,常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所致的发热,咳嗽,口渴等症,又为清肝明目要药。
薄荷、荆芥药性同上。
三药皆入肺、肝二经,桑叶疏散之力较强,善清肺润燥,清肝经风热,兼能凉血止血;薄荷性味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偏入气分;荆芥辛温,袪风力胜,偏入血分。桑叶疏风清热,薄荷与荆芥相配,一气一血,可增强桑叶疏风清热,解表发汗,而无伤阴耗气之虑。
常用量:桑叶10克~15克,薄荷3克~6克,荆芥6克~10克。
用药体会:桑叶临床多选用冬桑叶为佳,其质轻气清,味苦不甚,寒而不剧,带有甘香之味,甘寒清润,清中有补;桑叶30克入煎剂能止阴虚盗汗;或桑叶3克研极细末,麦麸煎汤分两次冲服,止自汗盗汗。现代药理研究,桑叶有降血糖,降低血脂,桑叶中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释放的调节因素,并能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对糖尿病引起的外感,燥咳疗效甚佳。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热,为辛凉解表剂中最能宣散表邪,发汗之药。薄荷用于解表药中量不宜超过10克,以6克为宜,如用量偏大,病人可周身汗出,触之皮肤发凉;用于肝郁气滞者,薄荷用量为3克左右,取其轻清发散,疏肝解郁之功。荆芥辛散疏风,善疏散在表之风邪,散血分之风热,风毒。温而不燥,性质平和,既能散风寒,又可散风热。风寒偏重者,荆芥用量倍于薄荷,风热偏盛者,薄荷用量大于荆芥。姜老师每每告诫:“临床用药要详其病因,熟练每一味药的特性,巧妙配伍,药量该轻则轻,该重则重,方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白僵蚕、蝉蜕、牛蒡子
白僵蚕可解散风热、化痰散结,可平肝熄风、镇惊解痉,味辛入肺经,散风散毒,对温邪感染最为适宜,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首推本品为“时行温病之要药”。
蝉蜕性味功用同上。
牛蒡子味苦能清火,辛能疏风,清中能透,清肺利咽,袪痰止咳,用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肺热咯痰等。
三药伍用,僵蚕疏风散热,化痰散结,解痉,活络通痹;蝉蜕凉散风热,宣肺窍,利咽喉,退翳,解痉;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豁痰消肿。三药合用,相得益彰。僵蚕袪风化痰,蝉蜕疏风清热,二药皆升浮之品,纯走气分,用此旨在升发三焦清阳之气;牛蒡子使热邪下行,疏通里滞。三药共奏辛凉宣泄,升清降浊之效。
常用量:僵蚕6克~10克,蝉蜕3克~6克,牛蒡子10克~15克。
用药心得:此角药姜老师用于治疗瘟疫初起,热郁腠里,毒热深重,表里俱实之证。临床用于头面肿大,咽喉肿痛,胸闷腹痛等。治疗麻疹此角药用量多在3克左右,取“轻可袪实”之理。用于治疗高热僵蚕用量为10克~15克、蝉蜕10克、牛蒡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