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不会挑?其实你根本不用挑...
自从夫人换了新单位之后,我下班的时间便比她早了许多,于是,多数时候买菜做饭的艰巨任务就交给我了。
话说做饭炒菜本难不倒我,我甚至还有点喜欢做菜(话说我炒菜的水平至今也还可以),只是买菜择菜洗菜便是些个难题了,尤其是买菜,往往在菜场转悠半天,却不知买什么菜好,而且频有故事发生。
下班之后,我都是直接坐公交车到家附近的那个小菜场,一身行头(那时总是一身皮鞋西装公文包打扮)也很容易被人看出是上班族,而且还加上时不时改不过口飙出一口汉味普通话,让卖菜的爹爹婆婆煞是喜欢。
喜欢的理由有二:
一是我们这种所谓的“白领一族”(每月月光,薪水白领)买菜一般不会讲价,也不会挑来挑去的啰嗦,更不会盯着爹爹婆婆的秤瞄半天,交易过程短平快,付了钱提了菜就走。
二是对菜市行情不了解,也懒得了解,所以容易被糊弄。当然,糊弄人的菜伯伯、菜婆婆毕竟是少数,人家最多也只是想多赚几毛,我也确实遇到过几次,拎着4元一斤的丝瓜回家,被老婆训斥,因为前两天她买才3元一斤,失败。
吃了几次小亏,在老婆大人的指导下,我也慢慢学精明了,不是走到一家菜摊就直接买了,而是 询 价,多问了几家,发现还真是有差异,这家空心菜3元一把,斜对面那家才2.5元,高高兴兴拎着2.5元的空心菜回家,等老婆回来向她汇报战果。
可结果再次让人失望,解开一看,这捆空心菜的外面看上去都挺光鲜,里面却夹杂着不少老根老叶,甚至杂草混淆其中,一番折腾之后,丢弃了一半,再次宣告失败。
本着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精神,我开始周旋于这些爹爹婆婆之间,除了多问几家,还装着面无表情的侃价(虽然砍不下价,但给他传达一个信息:我是不会被轻易糊弄的!),一边拿起菜装模作样的翻来覆去的检查(虽然我看不出啥,但气势上不能输!),果然成绩有所体现,只是越发发现,这每次买菜的时间貌似用得太长了(牺牲效率,追求更高质量和更低成本,铁定会导致管理成本上升),以至于有几次老婆都已经回了家,饭菜居然还没端上桌,失职之极!惶恐之极!
再次总结,我想到了“品牌”这个词,想到了那些童叟无欺的良心店,无不是重视稳定客源(回头客),建立自己的牌子。
于是我开始搜集最近买菜的成功经历,记下给予我成功买菜经历的爹爹婆婆(这就叫遴选和评估供应商吧)。
一番分析之后,便选定了2-3家固定摊位作为我的定点采购点,每次去买菜就直奔过去,一来二去,渐渐面孔熟悉了,一看到我就主动问好、给你推荐,有时还送葱蒜,买菜的体验 so good,关键是买菜效率也提高了,且价格、质量有保证,终于给了我很大的宽慰。
虽说这买菜是小事,却也反应了简单的道理。
从菜贩角度来讲,有个稳定的客源,在那片狭小的竞争市场上,又能多一分销售额和利润。
只要能一如既往的保持稳定输出,给予客户良好体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就会在心里对你说:抓住我的心,其实并不难。
*今天没灵感,也没提前准备新文章,再偷个懒,发一篇十年前写的小文,换个标题继续,原文为《买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