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中有两个笔画很重要,它该怎么写?古人是这么说的 !
在书法中,草书是一个既要遵循法度,又要表现人的性情的书体,草书的法度体现在传承上,有点画的、也有字形的,而性情则是书写者个人在书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那么,草书的法度到底有没有讲究,对于一些点画有没有要求?
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姜夔,著有《续书谱》,共分十八条,分别对书法中的用笔、各体书法都有论述,可谓是临池心得,也是学习之法。他在对草书中的变化、规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述时是这么说的:
他说,草书中的变化是必须的,变化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是根本,异是运用,所有的变化并不是没有规矩而任意而为之的,应当合乎书法中、尤其是草书中的基本法度。王羲之写了那么多相同的、重复的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而王羲之却没有超越这些法度,这就是古人的高妙之处。
由此我们知道,草书在书写时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法度规矩去写,并不是'胡乱'地把字写'潦草'就是草书了,这些规矩、法度是从何而来?它是前人所创造的书写方法和要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学习书法就必须要去临摹,以此来规范自己的书写行为。
唐人以前的草书,大都是字字独立,偶有连带时也就是两个字的连带,如果草书中字与字连带太多则为病态,假如真的需要连带时,在除了点画的重笔外,它们之间的连带应当是轻笔所成。正如'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
直画应当理解为平直的笔画,既可以是横画,也可以是竖画,姜夔提出'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的说法,是指一个字中多个平直的笔画不宜过多,如三个横画,或是两个竖画,如果多了,字就会显得无神无彩。
在草书书法中,我们从前人对它们的归纳总结中发现,它虽然不像楷书那样,一笔一画地去书写,但是它更强调的是草书的法度,就像'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那样的用笔方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