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烛能燃即是诗

——刘光军《半烛堂吟稿(续集)》序

郑万才

都说萍水相逢总是缘,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真可谓无处不相逢。虽然这种相逢,往往只是网络上的,彼此都不曾谋面,但又是那么的熟悉。网络,把天涯海角的人,聚在了一起。随着网络的发展,诗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方便,千里万里之间,只需一键,一瞬便可到达。

从我写诗词开始,便接触了网络,或者说我是一个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诗人,亲眼目睹了网络的几次变革,而每一次变革,都会催生一大批有水平的诗人出来。博客的出现,催生了一大批诗人,大家通过博客的交流,博客圈子的交流,逐渐成长了起来。论坛的出现,又催生了一大批有水平的诗人。还有通过QQ,QQ群的交流,又成长了一大批诗人。不管是博客,论坛,还是QQ,都有一个时代性。最近几年微信的出现,微信群的出现,自媒体的崛起,又代表一个时代似的催生了一大批诗人。

认识刘光军兄,正是在网络上,确切地说,是在论坛上。应该是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时候各种文学论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我正好在知名刊物《诗选刊》所属的诗选刊论坛主持该论坛的诗词板块。也就是在这个论坛上,相识了刘光军兄。从那时起,他的七言绝句就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论坛逐渐消沉,很多论坛逐渐关闭,人们开始玩QQ群,也就渐渐淡出了论坛。随着微信的出现,很多论坛上曾经的老朋友,又相聚在了微信里。相隔多年后,我和其他相逢的诗人一样,和刘光军兄又在微信群里相逢了。同时在一个群里,一个社里,或者多个群里。这可能就是一种缘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缘分吧!就像是他在《悬空寺行吟》里说的一样,“但来俱是前缘客,轻去原非醉饮翁。”相逢,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友情。

刘光军兄是一个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普普通通,甚至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培育着,奉献着。他就像一支蜡烛一样,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像是灯塔上的一盏灯,为别人引着路,哪怕是风是雨,都坚持着,都无怨言,纵使是直到熄灭,都无悔。

如今学习诗词,已不再像仕宦文学时代那样,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纯属爱好,爱好诗词这个文体。当然,也传承着这个生命力最强的文体。

要说起来,刘光军兄算是一个老诗人了吧!这里所说的老,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写诗词的时间,少说也有十几年了吧!这次他将出版的这本诗词集,是他继《半烛堂吟稿》后的第二本诗词集。他取半烛,我想这和他的职业有关系。显然,他是把自己比喻成了半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的,教师这个职业,是伟大的。这也如他的诗词一样,没有惊人的语言,也不需要惊人的语言,同样可以写出很好的诗词来。

刘光军兄的诗词,总是那么清新流畅,不故作姿态。多用白描手法写成,极少用典。虽是教师,却不掉书袋。内容上,几乎涉及了方方面面,题材是宽泛的。形式上,绝句律诗,词曲古风,可谓是应有尽有。在用韵上,新旧韵都在用。当然,新旧韵都用,这和诗词用韵的“双轨制”不无关系。这是个诗词用韵交替的时代,无论你选择用新韵还是旧韵,只要一首诗词里只用一个标准,不新旧韵混杂在一起,都是可以的。刘光军兄的诗词,总体来说,七言绝句应该是最佳的,往往七言绝句作得好的人,大多数都有诗词天分。或者说我比较喜欢,推崇他的七言绝句吧!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只擅长一种体裁。其实,能把一种体裁写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可喜的是,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不是已到穷途末路。

他是一个已经从教过三四十年的人民教师,他在《从教37年感怀》一诗中写到:“岁开六秩莫言迟,育化当从物外知。久处山林人欲静,半生行过不看时。”可见他整整教了37年的书,按照60岁退休来计算的话,也就是23岁投入教育事业,直到退休。这样的一个人民教师,是可敬的。

知人论诗,识人看世。我想,他的两首“鹧鸪天”的词,可能就是他的心声吧!当然也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吧!

其一为:

《鹧鸪天·戊戌感怀》:

悟得黉门教化方,讲台三尺亮天光。非图名利行言教,但使仁心立课堂。 书白板,读佳章,丹心化雨润家乡。百年但得千山秀,一派葱茏出栋梁。

其一为:

《鹧鸪天·临近退休感赋》:

半世不曾离校园,酸甜苦乐正无边。有情桃李能几树,无意青丝鬓已斑。 拈粉笔,解疑难,身心似烛短还燃。倾囊须向千人授,何惧秋深红叶残。

这是一个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植根于校园的教师。从黑发青春,坚持到了白鬓斑斓。只为了“百年但得千山秀,一派葱茏出栋梁。”一生都“拈粉笔,解疑难,身心似烛短还燃。倾囊须向千人授,何惧秋深红叶残。”这样的精神,是可贵的。这样的人,是可敬的。我想,他的诗词,自然也是可读的。

刘光军兄的优秀诗词有很多。比如《过冀尚书暮感赋》:“志存凛凛帝王家,寂寞荒丘落日斜。身后功名东逝水,朝朝看尽浪淘沙。”比如《搓衣板》:“貌似琵琶没有弦,从容拨动水塘边。崚嶒傲骨消磨尽,圆滑原来不值钱。”比如《乡愁》:“近岁心情半似哀,江南冷雨又相催。乡思时结归途远,愁到浓深解不开。”我想,有机会读到他这本诗词集的读者,可以去找到更多的比如吧!在此,我就不多列举了。就像他在《读王瑾诗作有感(新韵)》中说的一样,“随吟总似不经意,偏又生出妙句来。”

当已退休了的他,我想今后便可“回头且向幽中去,垂钓直钩滏水边。”(《赠雷鸣》)去大自然中一定会发现,“碧穹海甸知几许,游是湖鱼艳是花。”(《草海吟》)怡情于天地之间,享受着诗意的画境,我们相信,他一定会“心在烟云蘼翳处,归来笔下自嵯峨。”(《戊戌春暮携诸君同游溢泉湖有记二》)的。

人生有缘,与诗词有缘,与万事万物有缘,不管是任何形式的缘,都是一种无形的馈赠。他用半烛精神,照亮了人生,也照亮了别人。我相信,在诗词的生涯中,这半支蜡烛还会燃出更加靓丽的火光来。

匆匆以就,率意而为,是友谊,就权作序吧!

郑万才

2021年2月18日

刘光军

笔名青奴,河北邯郸人。邯郸教育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中国狼社成员、上海华夏诗歌新天地学会副主席,民刊《华夏诗歌新天地》副主编,太行诗社副社长,《太行文苑》副主编, 作品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星星诗词》发表。出版有《半烛堂吟稿》。

刘光军专辑:

郑万才

1977年生,云南彝良人,网名狂野孤狼,号三迤狂客。中华诗词论坛云南分论坛创始人。狼社创社人。历任中国诗词、诗选刊、中华诗词等十余家论坛首席版主、总版主,中华诗词论坛高级管理员学术部副部长,中国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现为中诗协研究会副会长,狼社社长,《千家诗词》主编及多家诗词组织顾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