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去世在前,宁国府翻尸盗骨,扒灰在后,辈分反了

题:秦可卿去世在前,宁国府翻尸盗骨扒灰在后,辈分反了!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前言

上一回说书,姜子已经说过了,《红楼梦》等于“怀金悼玉”四个字,整部书不过是咏叹一人,亦是感怀一事,无论是贾府和林府,所谓的业经五世,都是障眼法。
就好比书中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夫妻可以是冤家,可以是冤孽相逢;而孩子投胎到你这里来,也可以是仇家来报仇的,可以是冤孽相逢。
兄弟可以是凶敌,嫡妻可以是敌妻,父子母女也未必是真正的一家人。又如廊下二爷贾芸说的:“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辈分、血缘都可以是假的。
解读《红楼梦》,这个思路跟眼界要打开,千万不要局限于此。毕竟,书中的任务设定,只是为了情节服务的,大部分人物的家世,都不过是人物本身的背景板,所谓“背书”,是人物原型的补充。

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贾珍和秦可卿的那点事儿,作者在原著原文中说得非常清楚,扒灰和贾珍有关。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远远地听见焦大的醉骂,就问王熙凤,什么是扒灰呢?一曰、爬行灰上则膝污,即以扒灰为污媳;二曰、镀锡为纸钱,庙里烧香落锡灰,扒灰只为偷锡来。
很多人觉得,行文至此,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焦大说的都是真事,秦可卿就是因为这件事被曝光了,才没脸活下去,所以,在天香楼上吊自杀了。

却不知,故事其实是翻过来的。秦可卿去世在前,宁国府古坟中翻尸盗骨扒灰在后,辈分反了!
《红楼梦》故事里,看似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前,大梦一场,见到了警幻仙姑为金陵十二钗所作的谶语,其实,薄命司便是埋香冢,仙册便是墓志铭,是花神死后,翻过筋斗来的作者,回忆了这一场大梦。
《红楼梦》作者特意让贾雨村进“智通寺”,不过是为警示世人,表面文章皆是假语村言,一切都是翻过来的。智通寺老僧既聋且昏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亦是翻过来的,林之孝夫妻天聋地哑都是翻过来的。
行文至此,想必很多人早已疑惑不解了,宁国府什么时候到古坟中翻尸盗骨了呢?

姜子说过,荣国府在前,是西子之西府,是林府,是明崇祯朝,所谓二玉合传,木石前盟;宁国府在后,是东施之东府,是薛府,是清康熙朝,所谓二宝合传,金玉良缘。
《红楼梦》故事里,王夫人提起林黛玉的病,贾宝玉说了一味药的价钱,王夫人不信,王熙凤作证,提起薛蟠给薛宝钗配药,专门找他寻珍珠,定要头上带过的。
宝玉又道:“太太想,这不过是将就呢。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阿弥陀佛,不当家花花的!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看官听说,贾宝玉是绛洞花王,晴雯是芙蓉花神,林黛玉是退位的花神,是草木之人,住在有凤来仪,而薛宝钗吃的冷香丸,用的就是百花之蕊,万木之汁,还要麟髓之醅,凤乳之麯,翻尸盗骨之寓,包袱在此。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写的正是古坟里的林黛玉,贾珍把宁国府翻过来,以及如丧考妣,都是荣源宁演的隐喻。
秦可卿未嫁之前,正是贾府之源,秦可卿是女版宝玉,隐射的是被满清占领的明朝都城,事实上,不是秦可卿嫁给贾蓉之后才去世,而是秦可卿去世了,才有贾珍当选现任族长这一事。
《红楼梦》故事里,贾珍这个贾府族长,比贾母整整低了两个辈分,作者又偏说秦可卿去世合族痛哭,下一辈的尤其哀伤,秦可卿的下一辈是谁?其实,秦可卿何尝不是另一个贾母呢?
而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的焦大,便是逼死崇祯的李自成,焦大送秦钟,确实是坏差事,隐喻李自成葬送了自秦朝以来的汉人基业。遗簪与更衣,秦可卿上吊之文,皆是崇祯上吊情景。所谓宁国府扒灰,扒的是前朝宗庙里的骨灰。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