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排毒”月,出汗问题却如玄学般困扰!

五方九如呦呦有客 今天
夏季,最大的困扰就是“出汗”问题。
《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一年四季中,就这个季节可以“无厌于日”“使气得泄”了。于是在衣服越穿越少终于盖不住身上肥肉的同学们,也终于勇敢的走进健身房,和pang友们一起挥汗如雨了。
但是这种大汗淋漓真的好吗?
医生说:不出汗不行,出汗太多也不行。

为什么夏季一定要出汗?

中医认为,夏天不要讨厌太阳,要借助夏天这味天然的良药,把一整个冬天的寒湿通过出汗的形式排出去。只有夏季,皮肤凑理开泄,这些陈年汗湿才能排出去。过了这个季节,大门就关上了。于是到了秋冬,大门一关,这些个陈年汗湿,加上夏季新增的湿热都纠结在你的体内。秋冬不但不能滋补,而且还有与体内的寒热做斗争。

出汗太多为什么不好?

俗话说“血汗同源”,《灵枢》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如果治疗的话是忌汗的,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
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失。这个时候急救可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药店也有卖的,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很快就能改变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

气虚导致的汗多

中医认为“气固体表”,能“摄血摄汗液”,气足,则像磁铁一样吸引住汗液,让它不往外泄,气虚,则失去牵引力,汗液止不住地往外流。所谓出“虚汗”,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来说,气虚源于身体状况差,像先天不足、或后天过度劳累、久病、反复吃药损伤身体等,都会导致气虚。而这类人的表现也比较典型,除了猛出汗,还常常感觉疲倦、懒言,比较安静,这类人,适合夏季服用一些人参补气。或者用玉屏风散解决(服用药物前请咨询中医)。
玉屏风散只有三味小药,黄芪、白术、防风。前两味都是补脾肺之气的,防风有抵御风邪侵扰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就是帮助那些很容易感冒的、表气虚的人,在体表之外树起一个有保护作用的“屏风”,一来能防止过多地出汗,防止阳气再被消耗,二来提高身体的御风抗寒能力,也就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湿热的汗多

一种是湿热,出了汗手很热,同时会伴有头困身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脉濡数等。由于湿热蕴蒸,皮肤毛孔舒张,逼迫汗液外泄,而出现多汗。
这种可以用二妙丸调理。
苍术和黄柏是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经过科学配伍之后,可以将体内的湿热、燥气去除掉,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可让湿疹等逐渐消除了。因为其是纯中药制作而成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放心服用。(孕妇小儿禁用)

寒湿引起的汗多

有些人体内积聚着陈年寒湿,就会出冷汗,尤其是手脚,出汗后手脚冰凉冰凉的,
这种问题可以用理中丸来调理。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成分也很简单,就是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但是效果却很好, 它可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给身体增加温度的同时又不会上火。适合长期慢慢调养身体用。

“一夏无病三分虚”

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你的身体运转基本正常,夏天出汗后也需要补一下的。中医讲:汗血同源,汗为心液,出汗太多会伤心会伤血。
要用酸甘化阴的方法来滋阴养血。当我们的津液大量流失时,单纯的喝水是不行的,中医有一个理论叫做“酸甘化阴”,就是说酸味的食物与甘味的食物一起煮,就会转化为滋补阴血之物了。
酸甘化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酸梅汤,白天出太多汗,晚上喝一杯酸梅汤可以把流失的津液补回来,酸酸甜甜的酸梅汤,老少皆宜,是夏天最消暑的饮品,而且平衡肝胆,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五方九如精制

四季酸梅汤 

夏日特供新鲜熬制

健脾养肝 助消化

酸甘入阴 除热润燥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

对于出汗严重者,补回来还有一个方法,那就要用到方子了,药王孙思邈的一个方子,专门为夏天出汗太多的人打造,叫做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生脉饮不仅可以夏季家中常备,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用。尤其是现代都市人需要说很多话的医生和教师这种职业,都可以常备,每天晚上喝两支,可以补充白天对阴液的消耗,睡眠也会好一些。
(0)

相关推荐